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cm3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读南水北调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线工程水质比东线工程好
B.沿途需要提水,运营成本大
C.可以缓解太行山区缺水问题
D.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径流量
【小题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丹江口以上河段通航能力增强
B.武汉地区发生洪水的概率降低
C.汉江下游的水质问题引起关注
D.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得到缓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01 03:0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三个方案中,中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直辖市的政府所在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线调水的水源是______水库和______水库。
(2)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和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状况,我国实施了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跨流域调水工程,以缓解某些城市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3)国家提高了自来水的价格,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治理水污染的资金
B.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C.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D.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4)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额尔齐斯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的南坡。河谷次生林宛若一条绿色飘带,镶嵌在荒漠戈壁上,呈现一派“大漠水乡”的壮丽图景。受气候和人为干扰,河谷原生植物一度出现退化,一些旱生植物甚至沙生植物开始入侵。
(1)图示范围内额尔齐斯河水系呈不对称的“梳状”分布,北侧支流多,南侧支流少,试分析其原因。
(2)说明额尔齐斯河河谷地区原生植物面积萎缩对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乌伦古湖由于周边地区灌溉用水增加,导致湖面下降,湖区萎缩。当地人们挖穿了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引额尔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专家们纷纷表示赞同,请说明理由。
同类题3
(22分)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工人打开丹江口水库闸门正式放水。选择14时32分开,寓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长度1 432公里。
其工程主要包括: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郑州附近的穿黄工程、天津段和北京段的管涵工程。读下图,回答问题。
(1)分析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工程带来哪些影响?(12分)
(2)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工后,其在向华北地区调水的过程中具有哪些优势条件?(10分)
同类题4
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最大的支流,是一条国际河流,流域内众多的支流均从额尔齐斯河右岸汇入,形成典型的“梳状”水系。额尔齐斯河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很低。下图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系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额尔齐斯河水系呈“梳状”,主要是因为( )
A.右岸气温低,有结冰期
B.阿尔泰山阻挡西风
C.右岸地势平坦,降水多
D.阿尔泰山植被丰富
【小题2】提高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最合理的措施是( )
A.南水北调
B.北水南调
C.东水西调
D.西水东调
同类题5
2013年5月,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郑州段,有万只崖沙燕在此筑巢育雏,为了保护这些崖沙燕,工程暂时停工,“停工护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华北平原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
B.水生生物疯长
C.洪涝加剧
D.水土流失加剧
【小题2】“停工护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