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王昆绳书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著书,肋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
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日月迅迈,惟各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注:褐甫:戴名世,字褐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笃而辞质     笃:深厚   
B.得归省视 省:问候
C.会合不可以期   期:期待
D.惟各勖励以慰索居 勖:勉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苞十月下旬至家     斧斤时入山林
B.团念古者庄周、陶潜徒 外无期功强近
C.穷经著书  去今之墓葬焉
D.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 今君亡赵走燕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2)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徨。
【小题4】文章是方苞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当时作者第二次落第,心情非常抑郁。文中作者向好友倾诉了哪些心情?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1-10 04:53: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拙效传
袁宏道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甚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乌贼鱼吐墨以自蔽  隐藏
B.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 到……去
C.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    买
D.一日至比舍,犬逐之  邻近亲近
【小题2】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
B.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
C.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
D.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
【小题3】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  )
①冬仆迷路   ②冬仆饮酒   ③冬仆推门   ④东仆市饼   ⑤戚仆缚薪   ⑥奎仆市帽
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
(2)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②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③,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与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①三王: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    ②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    ③浃和:和睦。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移袁州   刺:担任刺史
B.窃寄目所愿焉 偿:满足
C.愈既以未得观为叹 造:制造
D.词列三王之 次:次序、行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有瑰伟绝特称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B.言事斥守揭阳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江山之好,登望之乐 吾还也 
D.不辞而承公命    今其智反不能及
3.下列对文中黑体部分语句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A.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B.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C.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D.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
② 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③工既讫功,公与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白沙逸事
屈大均(清)
①白沙先生尝戴玉台巾,扶青玉杖,插花帽檐,往来山水之间,风流潇洒,油然自得。身在万物之中,而心出万物之外,斯乃造化之徒。可以神遇而不可以形迹窥者,所谓古之狂者非耶。王青萝云:“白沙之学,从孔颜之乐而得。”然乐有虚实,颜子之乐实,曾点之乐虚,白沙其得颜子之实者耶。
②白沙初应聘至广,车由城南至藩台,观者数千万人,图其貌者以百数十计,市井妇孺皆称为陈道统,其感人若是。其人身长八尺,面方而玉润,左脸有七黑子,如北斗状。耳长贴垂,两目炯然如星,望而知为非常人。洪觉山云:“先生生相甚异,颡中双颅隆然若辅弼,两耳旁各有黑子,左七类北斗,右六类南斗。噫,天之生有道君子,固皆有以异于人乎哉。”
③邓制府之于白沙,尝令本县月给白米一石,岁致僮仆二名。白沙辞之曰:“执事所称逋、野,诚隐逸士。如今日之赐,使逋、野受之,宜也。其不受,未见其让之过也。献章何敢自列于古之名流哉?献章无寸善可以及人,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未敢受赐于当道焉。自列于古之名流,其怠于自修亦甚矣。”李副使又欲为买园池,亦辞之,其介如此。
④嘉鱼李世卿,三从白沙,其始也居七月,继也一岁,又继则居二岁矣。某日,师弟子相与登高望远,追逐云月,赋诗饮酒以为欢。至于何物而为道,何物而为学,白沙不言。曰:“吾以待世卿之自得也。”世卿曰吾亦待吾自得之也白沙曰吾与世卿朝夕无所不言所未言者此心通塞往来之机生生化化之妙非见闻之所及者将以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非敢有爱于言也此白沙深于爱世卿者也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注】①白沙:陈献章,广东新会人,明代思想家。②孔颜:孔子与弟子颜渊的并称。③逋、野:林逋、魏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貌者以百数十计图:描画
B.左七北斗类:类别
C.岁僮仆二名致:给予
D.执事所逋、野称:赞扬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可以神遇而不可形迹窥者赋诗饮酒为欢
B.其怠自修亦甚矣固皆有以异人乎哉
C.面方玉润望知为非常人
D.天生有道君子吾以待世卿自得也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白沙先生风流潇洒、自然随性,只能通过精神感知的方法认识他。
B.白沙先生面相奇特,洪觉山因此发出有道君子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的感慨。
C.邓制府、李副使给了白沙先生一些生活上的帮助,先生诚恳地表示了谢意。
D.李世卿三次从学白沙先生,白沙先生在教授他时,很注重让世卿自我领悟。
【小题4】下列各句,句式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3分)
A.白沙先生尝戴玉台巾,扶青玉杖,插花帽檐,往来山水之间。
B.身在万物之中,而心出万物之外,斯乃造化之徒。
C.执事所称逋、野,诚隐逸士
D.如今日之赐,使逋、野受之,宜也。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世卿曰吾亦待吾自得之也白沙曰吾与世卿朝夕无所不言所未言者此心通塞往来之机生生化化之妙非见闻之所及者将以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非敢有爱于言也此白沙深于爱世卿者也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市井妇孺皆称为陈道统,其感人若是。(3分)
②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未敢受赐于当道焉。(3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明宗纪论
北宋 欧阳永叔
呜呼!自古世少而乱世多。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数百年,其可道者,数君而已,况于后世邪,况于五代邪!
予闻长老为予言:“明宗虽出夷狄,而为人纯质,宽仁爱人。”于五代君,有足称也。尝夜焚香仰天而祝曰:“臣本藩人,岂足治天下!世乱久矣,愿天早生圣人。”自初即位,减宫人、令官;废内藏库,四方所上物悉归之有司。广寿殿火灾,有司理之,请加丹雘,喟然叹曰:“天火戒我,岂宜增以侈邪!”岁尝旱,已而雪,暴坐庭中,诏武德司宫中无得扫雪,曰:“此天所以赐我也。”数问宰相冯道等民间疾苦,闻道等言谷帛贱,民无疾疫,则欣然曰:“吾何以堪之,当与公等作好事,以报上天。”吏有犯赃,辄置之死,曰:“ 此民之蠹也!” 以诏书褒廉吏孙岳等,以风示天下。其爱人恤物,盖亦有意于治矣。
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兵革粗息,年屡丰登,生民实赖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屡以非辜诛杀臣下。至于从荣父子之间,不能虑患为防,变起仓卒,卒陷之以大恶,帝亦由此饮恨而终……若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等之死,可谓上下相徇而毁誉乱真之敝矣。……凡为国者,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明宗纪》)
【注】①畋:打猎。②臣下:指下文任圜、安重诲等人。③“至于从荣”五句:李从荣为唐明宗的次子,封秦王。长兴四年十一月,明宗病重,从荣认为已死,怕别人争位,带兵入宫,被诬为弑父篡位,死于乱军中。明宗本有意传位于从荣,闻从荣死,亦悲痛而死。大恶:弑父弑君之罪。趁唐明宗病危之际,起兵夺帝位,虽被镇压,但造成日后皇室成员内斗的祸因。④上下相徇:群臣互相猜忌。⑤毁誉乱真:说好说坏都不符合实际。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自古世少而乱世多
A.安定B.治理C.医治D.整治
2减宫人、令官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五代君世言晋王将终也
B.天火戒我方其系燕父子
C.此天所以赐我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D.变起仓卒二败三胜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于后世邪,况于五代邪!
何况在后代的君主中呢!何况在五代的君主中呢!
B.数问宰相冯道等民间疾苦
(明宗)多次询问宰相冯道等关于百姓患病的痛苦。
C.以诏书褒廉吏孙岳等,以风示天下
(明宗)用诏书称赞廉吏孙岳等,来教化百姓。
D.生民实赖以休息
人民确实依赖(这些条件)来休养生息。
【小题4】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
【小题5】作者认为明宗的治国特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作答,并举例加以阐述。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指南录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B.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C.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D.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一般指免去原来的官职任命新的官职,也泛指授予官职。与《陈情表》(李密)“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除”意义相同。
B.路,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约相当于后世的“省”。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烽火扬州路”中的“路”意义相同。
C.缙绅,指高官显爵,缙,同“搢”,插。绅,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大带子。官员上朝经常把记事用的笏板插在腰带里,所以称高官为“缙绅”。
D.改元,改换年号,指新的皇帝即位。古代新的皇帝即位后都要改变原来用以纪年的年号,所改换的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点明时间后交代作者自己的官职、地位,意在说明在宋朝的高官身份,于是被推举作为“当国者”出使元营。
B.本文交代自己在国难当头之时辞去高官显位,挺身赴险,出使元营,记叙在元军营中据理抗争,不辱使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
C.本文记叙自己被元军扣留后隐忍行事而后又被驱逐回来,回来后向宋军统帅献计献策希望复兴国家,表现出坚定的报国志向。
D.这篇为诗集《指南录》所写的序言,记叙自己历尽艰险、九死一生的遭遇,句式长短相间,内容丰富,记叙描写,感人肺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