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司封员外郎密阁校理丁君墓志铭
王安石
①朝奉郎、尚书司封员外郎、晋陵丁君卒。王某曰:“噫,吾僚也,方吾少时,辅我以仁义者。”乃哭吊其孤,祭焉而许以铭。越三月,君婿以状至,乃叙铭赴其葬
②君讳宝臣,字元珍,少与其兄宗臣皆以文行称乡里,号为“二丁”。景祐中,皆以进士起家。君为峡州军事判官,与庐陵欧阳公游相好也。又为淮南节度掌书记。或诬富人以博,州将,贵人也,猜而专,吏莫敢议,君独力争正其狱。又为杭州观察判官,举者兼州学教授,又用举者迁太子中充,知越州剡县。盖其始至,流大姓一人,而县遂,卒除弊兴利甚众,人至今言之。于是再迁为太常博士,移知端州。侬智高反,攻至其治所。君出战,能有所捕斩,然卒不胜,乃与其州人皆去而避之,免一官,徙黄州。会恩除太常丞,监湖州酒,又以大臣有解举者迁博士,知越州诸暨县。其治诸暨如剡,越人以君为循吏也。英宗即位,以尚书屯田员外郎编校秘阁书籍,遂为校理、同知太常礼院。
③君质直自守,接上下以恕。虽贫困,未尝言利,于朋友故旧,无所不尽。故其不幸废退,则人莫不怜,少进也,则皆为之喜。居无何,御史论君尝废矣,不当复用,遂出通判永州。世皆以咎言者,谓为不宜,夫驱未尝教之卒,临不可守之城,以战虎狼百倍之贼,议今之法,则独可守死尔,论古之道,则有不去以死,有去之以生。吏方操法以责士,则君之流离穷困几至老死,尚以得罪于言者,亦其理也。君以治平三年待阙于常州,于是再迁尚书司封员外郎,以四年四月四日卒,年五十八。
(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者兼州学教授  用:任用
B.流大姓一人,而县遂 治:遍及
C.免一官,徙黄州  坐:由……获罪
D.越人以君为循吏也 滋:更加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元珍任峡州军事判官时,与欧阳修交往甚密。担任淮南节度掌书记时,有人借赌博诬陷富人,依法处理了这个案件。
B.侬智高率叛军攻打丁元珍的官署,丁元珍虽亲自出战,但由于指挥不利,惨败而逃,因罪被免官,调任黄州。
C.丁元珍为人正直自守,待人宽容。他自己虽然生活贫困,但对朋友故交,乐意竭尽所有,因而深得人们爱戴。
D.丁元珍在英宗即位后,任过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因御史弹劾,被外放永州任职,后来才任尚书司封员外郎。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哭吊其孤,祭焉而许以铭。越三月,君婿以状至,乃叙铭赴其葬。
(2)故其不幸废退,则人莫不怜,少进也,则皆为之喜。
【小题4】丁元珍在为官上哪些方面值得肯定?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1-18 11:52: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人也远矣   出:超过
B.于其身也,则师焉   耻:羞耻
C.圣益圣,愚益   愚:愚蠢的人
D.士大夫之   族:一类
【小题2】就文言特殊句式看,下面与“句读之不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B.甚矣,汝之不慧
C.苛政猛于虎D.古之人不余欺也
【小题3】下面对这段文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段的层次结构是:总分总式
B.本段论述的观点是:批判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C.本段论述的角度是:从正面论证
D.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有:对比论证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三事忠告》二则  张养浩
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况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禁家人侵渔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讙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 ),未易( )言。有官君子,( )审择焉。
(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有是矣  训:斥责
B.况民之长,百责所丛     牧:治理
C.时度力,敝者葺之 相:观察
D.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也哉   愈:更好
【小题2】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 ),未易( )言。有官君子,( )审择焉。
A.之   与   而
B.者   与   其
C.之   所   其
D.者   所   而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小题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官如治家,凡事当如,而官府所司范围更广,责任更重,因此治官更应尽心。
B.管理若对家人侵吞牟利的”侵渔”行为不加禁止,那就会处处受制,祸生儿席。
C.前一则谈如何做事,后一则言如何做人,彰显出张养浩勤奋而淡泊的为官态度。
D.两则忠告观点鲜明,论证方法则有所区别,前者正反说理,后者重在反面论证。
【小题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
(2)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3)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梭棘矜,非锆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隶之人  氓隶:下层人民。
B.蹑足行伍之间 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豪俊:英雄豪杰。
D.致万乘之势 万乘:指天子。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余威震殊俗 不拘时,学于余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陵见其至诚,喟叹日
C.非向时之士也 事如此,此必
D.然秦区区之地 而蔺相如徒口舌为劳
【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中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文: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赢得的粮食跟着他。
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译文:那迁谪戍边的卒子们,不是用来抵抗九国部队的。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译文: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渊之别了。
D.-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译文: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了家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