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二战后到上世纪60年代以农产品出口为主,是一个标准的农业社会,二十世纪70~80年代台湾接受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台湾大力发展制造业,同时向中国大陆投资并将制造业向大陆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台湾二十世纪70~80年代吸引美国制造业的主要优势是( )
A.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
C.市场广阔
D.劳动力廉价
【小题2】台湾向中国大陆最先转移的生产环节是( )
A.设计
B.加工
C.营销
D.售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16 02:09: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皖江城市带地理位置与范围略图和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情况。
(1)简述合肥成为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
(2)指出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的特点及有利影响。
(3)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指出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发展带来的影响。
同类题2
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相对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同类题3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题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 )
A.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B.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C.在产业转移过程中Ⅱ、Ⅲ类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D.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小题2】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 )
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C.与Ⅰ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甲、乙两类产业
D.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小题3】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技术
B.劳动力
C.市场
D.交通
同类题4
图甲与图乙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数量的分布,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是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是
________
。
(2)分析该镇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的主要原因。
(3)该镇的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
。
(4)该地的电子装配企业近年有向苏北和皖中转移的趋势,试分析这种转移产生的原因。
同类题5
在国际分工中,中国制造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获利最少的分工区间。低人力成本的优势丧失,企业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①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纺织业与高级服装设计
B.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
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
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
【小题3】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原因是
A.税收政策
B.土地成本
C.能源价格
D.劳动力价格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