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偭规矩而改错 (4)忳郁邑余侘傺兮   
(5)箱帘六七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7-12-21 10:07: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给季弟书
魏禧
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然不苟,颇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容”。吾弟之事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念吾弟然不苟介:耿直
B.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坐:因为
C.谏而不听,遂其人薄:接近
D.有愉色者必有容婉:和顺
【小题2】【小题3】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颇远大相期制府檄下,几捕系死
B.往时我督弟甚严句读不知
C.欲归弟畅言不足外人道也
D.岂无乐爱耶尔无忘乃父之志
【小题4】【小题5】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小题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2)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
(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同类题2

阅读《赤壁赋》语段,回答小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选自苏轼《赤壁赋》)
【小题1】对下面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 危:高
B.知不可乎得     骤:突然,引申为轻易
C.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向西
D.则天地不能以一瞬 曾:竟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扣舷歌之 ②吾尝跂望矣
B.①声呜呜然 ②今智乃反不能及
C.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 ②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D.①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小题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而今安在哉?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客有吹洞箫者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月明星稀”句,是因为由眼前的明月自然引起的联想,表现曹操当年建功立业的雄心,又为后文写曹操失败伏笔,先扬后抑。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的景物描写,采用铺陈排比手法,作者描写的情景不在眼前,而是写想象,写古战场情景。
C.客人关于英雄不再、生命短暂以及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的议论,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另一个方面。
D.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因此,他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齐宣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民也。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今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罟不入洿池 数:细密
B.然后从而刑之,是民也 罔:没有
C.故民之从之也      轻:容易
D.俯不足以妻子 畜:养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吾妻死年所手植也
B.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龟玉毁椟中
C.有仁人在位 激于义而死者也
D.今制民之产 其下圣人亦远矣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先阐述“王道之始”的做法,然后指出“王道”的根本措施,最后批评统治者的错误做法,从而阐述了他的治国之道。
B.乙文中孟子认为国君如果不能制恒产以养民,等百姓犯了罪再去处罚,这是“罔民”;并顺势劝导齐宣王要制民之产,安定民生。
C.孟子论辩时善于把握对方心理,连用数量词将宏伟蓝图生活化、具体化,极具诱惑力;同时用语短促有力,善用排比,气势恢宏。
D.孟子善用比喻论证,如选文中所用“非我也,兵也”以及“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等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而深刻。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南公某文所书皆建昌南城人。

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逆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②驵(zǎng):泛指经济人。③帑(tǎng):库房。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有钱而没者 (2)安可以此物公哉?
(3)买陶器欲转于北方  (4)妻子饥寒不
【小题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B.闻公欲以嫁女
C.请其矢,盛以锦囊D.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小题3】与例句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
A.竖子不足与谋B.乐夫天命复奚疑
C.持节送匈奴使者留在汉者D.见犯乃死,重负国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2)其驵舞秤权阴厚整。
【小题5】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汝 所 欲 酒 而 已 何 欺 寒 人 为
【小题6】下面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陈策买了一头不能加鞍使用的骡子,他的儿子与狡猾的市场经纪人商量,做手脚把骡子卖给了经过那里急需用马的官人。陈策知道后,追上官人,说明原因,取回骡子。
B.陈策只卖银器给买主,不卖给他罗绮,致使买主猜疑他舍不得卖。陈策向他解释,罗绮是长久抵押之物,质量已经很差,更不能卖给他作嫁女之用。陈策还验明银器是真银才卖。
C.危整仅买五斤鲍鱼,市场经纪人故意多秤卖鱼人的鱼给危整,让危整请他喝酒。危整知道后追几里让卖鱼人回来,付多得鲍鱼的钱。危整请市场经纪人喝酒,责备他不该这样做。
D.曾叔卿已把陶器交给那人,收了钱,当知道买主也像他先前那样打算把陶器运到北方易物时,他告诉买主自己是怕北方会有灾荒而不去的,让买主也不要去。陶器也不再卖给那人。
【小题7】用一个字概括文中所记的三个建昌南城人所具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