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皆以人重
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注释:①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②章、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③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若听茶声然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C.杂然相许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 、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01 03:48: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也。矩襁褓而孤,及长好学,颇爱文藻,有智数。高祖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以母忧去职。及受禅,迁给事郎,奏舍人事。炀帝即位,营建东都,矩职修府省,九旬就。时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帝令矩掌其事。矩知帝方勤远略,诸商胡至者,矩诱令言其国俗山川险易。撰《西域图记》三卷,入朝奏之。帝大悦,赐物五百段,每日引矩至御坐,亲问西方之事。矩盛言胡中多诸宝物,吐谷浑易可并吞。帝由是甘心,将通西域,四夷经略,咸以委之。转民部侍郎,未视事,迁黄门侍郎。帝复令矩往张掖,引致西蕃,至者十余国。大业三年,帝有事恒岳,咸来助祭。帝将巡河右,复令矩往敦煌。矩遣使说高昌王麹伯雅及伊吾吐屯设等,以厚利,导使入朝。及帝西巡,燕支山,高昌王、伊吾设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帝见而大悦。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帝谓矩有怀之略,进位银青光禄大夫。矩素勤谨,未尝忤物,又见天下方乱,恐为身祸,其待遇人,多过其所望,故虽至厮役,皆得其欢心。宇文化及帝位,矩为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封蔡国公,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隋代旧臣,遇之甚厚。建德败于武牢。群帅未知所属,曹旦长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徵等说旦及齐善行令归顺。旦等从之,乃令矩与徵、公淹领旦及八玺,举山东之地归于大唐。

(选自《隋书·裴矩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谓矩有怀之略 安抚B.及帝西巡,燕支山 驻扎
C.以厚利 诱惑D.破吐谷浑 竟然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矩为尚书右仆射
B.令矩与徵、公淹领旦及八玺   欲以生劫之
C.矩职修府省,九旬就 矩襁褓
D.曹无伤使人言项羽曰 帝有事恒岳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B.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C.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D.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既有幼年丧父的意思,又有父母双亡的意思,文中指父母双亡。
B.“母忧”,即母亲去世,又名“丁外艰”,旧制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
C.“河右”,古代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相当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一带。
D.“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人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精通西域事务。裴矩曾被派往张掖,管理与少数民族通商的事务。他非常熟悉西域的情况,并帅军打败吐谷浑,拓地数千里。
B.裴矩富有智谋。裴矩知道隋炀帝在谋划西域事务,就诱使来张掖的胡人讲述他们国家的风俗民情、山河地理,并撰写《西域图记》进献给朝廷。
C.裴矩勤勉谨慎。当时天下正大乱,裴矩怕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便极力善待他人,即使是干杂事的下人,他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
D.裴矩历仕多朝。隋高祖时他任给事郎,隋炀帝时任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宇文化及时被封为蔡国公,后又归顺大唐。
【小题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由是甘心,将通西域,四夷经略,咸以委之。
(2)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隋代旧臣,遇之甚厚。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夫人家传

刘树堂

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若男儿,他日必成伟器。”

②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于我,家计窘甚。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夫人综理筹运,可汰者汰之,可减者减之。有息之债,妆奁偿之。三年可敷用矣,五年有余蓄矣。夫人一日曰:“做女人须要脱女人气。”语奇甚,询之,夫人曰:“女人多见小有己,未识我行事何尔。”癸酉八月,先严由甘致仕,道出长安,疾劳交作。书至,夫人将分娩,代治装促驰往。冬仲迎养至保。侍奉三年如一日,先慈见背又复然。八弟树仁索捐花样,力不,夫人曰:“虽若有一缺,弱弟事借债亦须办,我易簪珥以佐之。”

③癸未三月,天津道,夫人偕行。秋,直东豫三省大水,天津众汇所归,无堤不险。力求抢护,未增料重赏不可。仆回取款,告夫人曰:“此举恐贻他日累。”夫人曰:“全郡几成泽国,犹计及此耶?”悉出私蓄以给之。不足,开官库以补之。各堤埝无一溃者,由夫人不吝重赀,靡不一以当百,而踊跃争先也。是冬,就食者众,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④惟其明大义,顾大局,得以公私无忝;而夫人劳心苦思,匪伊朝夕,气体阴受其伤,而忽不加察。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瀹灵府耳。”

注①鞅掌:事纷扰烦忙 ②瀹灵府:浸润心田。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先生几而起曰(________)    (2)妆奁偿(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力不(    ) A.追上,赶上    B.及,比得上 C.前后相接    D.趁机
(2)天津道(    )A.衡量,比较    B.权柄,权力    C.权宜,变通 D.代理官职
【小题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
【小题4】对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B.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C.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D.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小题5】第④段除总结夫人性格中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一面,还突出了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面。
【小题6】文章记载的夫人的言语富有个性,请任举两例加以评析。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送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以锦衣置玉盏其上。一日召漕使,且将用之酌劝。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宽厚。

公帅定武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拂之而作书如故。少顷间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吏笞之,亟呼视之曰:“勿较,渠已解持烛矣。”军中咸服其度量。

(注释)①韩魏公:韩琦,字稚圭,北宋大臣,官至宰相,封魏国公。②大名:古地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宋时在此设府。③定:即定州,在今河北省定县。韩琦曾外放到定州任军政长官。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士兵他(_____)(2)烛公须(_____)(3)而书如故(____)(4)呼视之(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公百金答之/穷予生之光阴疗梅也哉
B.且将酌酒劝客/能顺木
C.坐客皆愕/病瘘,隆伏行
D.耕者入中得/字幼孩
【小题3】翻译语句
(1)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
(2)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小题4】韩魏公的大度是通过哪两件事体现出来的?请用简明语言概括之。(15字以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钟羽正,字叔廉,益都人.万历八年进士.除滑县知县。甫弱冠,多惠政,征授礼科给事中。疏言朝讲不宜辍,张鲸不宜赦,不报。

   迁工科左给事中,出视宣府边务,哈剌慎老把都诸部挟增市赏二十七万有奇,羽正建议裁之。兵部左侍郎许守谦先抚宣府,以贿闻,羽正劾去之。又劾罢副总兵张充实等,而悉置诸侵 盗军资者于理。
二十年正月,偕同官李献可等请皇长子出阁豫教,帝怒,谪献可官。羽正以己实主议,谙与同谪,竟斥为民。杜门读书,士大夫往来其地,率辞不见.林居几三十年,光宗立,起太仆少卿。未至,进本寺卿。
天启二年,吏部将用为左副都御史,羽正辞曰:“冯公从吾佥院已久吾后入先之是长竞也西台何地可以是风有位乎?”乃受佥都御史而让从吾为副。甫入署,即言:“方从哲无谋鲜断, 似倭似欺,宜免其官秩,使为法受过,沈纮结内援,招权鄉,宜遄决其去群小多不悦。熊廷弼、王化费之狱,众议纷呶。羽正言:“向者开原、铁岭之罪不明,致失辽阳;辽阳之罪不明,致失广宁。朝廷疆土,堪几番败坏!”由是二人皆坐大辟。会朱童蒙以讲学击邹元标及从 吾,羽正言书院之设,实为京师首善劝,不当议禁,因自劾顷之,代从吾为左副都御史,俄改户部右侍郎,督仓场。
明年春,拜工部尚书。故事,奄人冬衣隔岁一给.是夏六月,群奄千余人请预给,蜂拥入署,碎公座,殴掾吏,肆骂而去。盖忌羽正者嗾奄使发难也。羽正疏闻,因求罢。诏司礼太监杖谪群奄,而谕羽正出视事。羽正求去益坚,因言:“今帑藏殚虚,九边壮士日夜荷戈寝甲,弗获一饱;庆陵工卒负重乘高,暴炎风赤日中,求佣钱不得;而独内官请乞,朝至夕从。此辈闻之,其谁不含愤?臣奉职不称,义当罢黜。”复三疏自引归。
逾年,逆党霍维华追理三案,言羽正委身门户,遂削夺。崇祯初,复官。久之,卒。赠太子太保。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九,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冯公从吾佥院已久/吾后入先之是长/竞也/西台何地/可以是风有位乎
B.冯公从吾佥院已久/吾后入/先之是长竞也/西台何地可以/是风有位乎
C.冯公从吾佥院已久/吾后入先之/是长竞也/西台何地/可以是风有位乎
D.冯么从吾佥脘已久/吾后入先之是长/竞也西台/何地可以/是风有位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15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脏阁序》有“等终军之弱冠”句。
B.“神”为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神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
C.“钟”就是自请辞去官职,类似的还有“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鋪故乡。它不同于“致仕”,“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的称呼。
D.“乞休”周代设置,为辅佐国君的官。与“太师” “太傅”合称“三公”。汉代沿袭周代官制,又设“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合称《东宫三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钟羽正年轻有为,担任滑县知县时多有惠政,很快就被提拨为礼科给事中;初为朝官就上疏大胆直言并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B.因“请皇子出阁豫教”一事而触怒皇帝后,钟羽正回到民间,闭门读书,不与士大夫交往,隐居近三十年才重被起用。
C.钟羽正忧国忧民,面对朝中群小劣迹,他敢于直言正言,因而遭到奸人的嫉恨与排挤,他只好“自劾乞修”。
D.朝中太监受人指使而借故闹事,时任工部尚书的钟羽正,刚正不阿,无私无畏,果断处置,使闹事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羽正以己实主议,请与同谪,竟斥为民。
(2)此辈闻之,其谁不含愤?臣奉职不称,义当罢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