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愍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愍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愍王出走。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自奋绝脰而死。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齐民喜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记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燕昭王日夜抚其人(顺从)
B.诸候齐王之骄暴(害怕)
C.分魏师以宋地(侵略)
D.齐王伐功能(夸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与乐毅谋伐齐不知有汉
B.宜及时攻取其边城自益去六月息者也
C.若而乘之利乘便
D.又欲劫之以兵耻学于师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乐毅“能而好贤”的一组是( )(3分)
①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  ②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
③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    ④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
⑤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⑥宽其赋敛,除其暴令
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⑤D.①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毅起先反对燕国对齐国发动战争,原因是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更何况强大的秦国不愿意支援燕国打蠃这场战争。
B.剧辛认为乐毅不应该在没有他国军队支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应该以占领边境城池为主要目的,这样会充实燕国的领土。
C.乐毅听说王蠋贤能,就下令军队不要骚扰王蠋,并派人前云相邀谋事,但王蠋最终还是因为乐毅的部下恶意相逼而自杀身亡。
D.荀况认为,天下如由无道之君把持,就生不如死,即便只想做一个普通百姓,也还是不能实现这一可怜愿望。
【小题5】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4分)
(2)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2-11-26 10:18: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子曰:“无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选自《孔子家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厄于陈蔡   厄:穷困,灾难。
B.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 赍:携带。
C.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悦:高兴。
D.其未得也,患弗得之 患:担忧,忧虑。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B.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C.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D.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回在做饭的时候,见到灰尘落入饭中,便把粘着灰尘的米粒捡出来吃了。
B.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便把颜回偷吃米饭的事报告给孔子,并讲了颜回的坏话。
C.孔子不偏信子贡的一面之词,用巧妙的方法做了调查研究,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D.颜回实事求是地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对颜回更加信任,孔子的弟子们对颜回更加敬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
(2)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
(3)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同“忌”,忌惮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参谋,谋士
C.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特别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拔剑切而啗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以其无礼于晋
C.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不如因善遇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自矜功伐而又“为人不忍”的西楚霸王乍见樊哙刚烈威猛之势,无端喜爱,不仅称其为“壮士”,而且赏给他酒和肉。
B.在司马迁的笔下,樊哙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足智多谋的智者。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