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课内文言文阅读。(17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随从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合力
C.若入前为寿若:如果
D.范增数目项王目:眼睛,名词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①今者有小人之言B.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②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小题3】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大王来何操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小题4】《鸿门宴》的排座说明了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可看出项羽的自高自大B.可看出项羽对刘邦的尊重
C.可看出项羽对刘邦的认可D.可看出项羽的为人不忍
【小题5】填空。(每空1分,4分)
(1)在这段中主要表现了刘邦的什么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一句中的“河”指的是_____________,“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中的“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0-11-17 11:35: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4分,每小题2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小题1】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戮力攻秦 (合力) ②范增数项王 (眼睛)
击沛公于坐 (因此)    ④而听细说  (小人的谗言)
入前为寿 (你) ⑥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A.② ⑤B.① ②C.⑤ ⑥D.③ ④
【小题2】下列句中与“项王按剑而跽”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B.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拔剑切而啖之D.劳苦而功高如此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汉乾祐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义荐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初赴调,引对便殿。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从征并门,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帝益知其强干。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八年,仲宣为左谏议大夫。未几,召还,以本官度支。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其才干类此。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节选自《宋史·许仲宣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B.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C.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D.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祐,指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文中还有“显德”“开宝”等。
B.漕挽,“漕”指水路运输,“挽”指陆路运输。“漕”指水、陆运输,也指运输粮饷。
C.赐绯,赐给绯色官服。指官员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以示恩宠。
D.权,暂时代理官职。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仲宣才貌兼备,历仕数朝。后汉时年仅十八岁的他就考中进士及第;后周时历任数职;宋朝初年赴朝廷听候调遣,受到太祖赏识,被提拔任用。
B.许仲宣精明能干,政绩斐然。征伐并门和江南时,他负责钱财和粮食供应,能保障军需;曹彬需要数万件陶器给士兵做灯具,他能预先料到,如数交付。
C.许仲宣审时度势,决策果断。征讨交州,形势不利,他上奏请求罢兵;未得到朝廷答复就让军队分驻各州,打开国库赏赐士卒,并起草文书晓谕交州。
D.许仲宣处变不惊,颇有器量。在他与县令分掌县印时,县印丢失,上司下令逮捕县府所有小吏,且把县令及主簿的家人也投入狱中审问。县今听说后,仓皇失措,仲宣却泰然处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2)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同类题4

阅读《鸿门宴》选段,完成后面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实词,含义有误的一项是 (   )
A.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从B.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
C.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隔阂D.卮酒安足辞:推辞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座/恩所加,则思无喜以谬赏
B.击破沛公军/谁大王为此计者
C.项王按剑跽曰/夜,缒
D.夫秦王有虎狼心/ 亦以明死生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选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刘邦谢罪”“项王设宴”“范增举玦”和“项庄舞剑”“樊哙闯帐”“项羽嘉许”等事件,期间矛盾时缓时急,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B.樊哙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中,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但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理有节的,表现了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
C.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可见“留沛公与饮”是项羽精心策划的阴谋。
D.范增的政治观察力﹑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的致命弱点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这些都表明他不知己知彼,这就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小题4】翻译下列三个句子,注意关键字词、特殊句式的翻译。(7分)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