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楚汉争霸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更立沛公为汉王,都南郑。四月,兵罢(戏下)。彼时汉王军霸上,兵十万。诸侯各就国,汉王亦之国,而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汉王从张良计,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汉王从之。
汉四年,项羽解而东归,汉王复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张良为之计:“韩信、彭越未有封地,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
五年,高祖会诸侯兵共击楚军,淮阴侯信亦助之,与项羽决胜垓下。信尝以兵数万东下井陉击赵,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喋血阏与,其锋不可当。
后乃背水而阵使人人自为战又出奇兵二千骑拔赵旗而立汉帜大破虏赵军威震诸将。当是时,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侯信将三十万自当之。信部将孔藂、陈贺分居左右。
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陈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
,
。
,
!”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羽直夜溃围,骑将灌婴追杀之东城,斩首八万,楚地略定。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大王不尊号,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乃即皇帝位。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问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列侯诸将皆言其情,无敢隐朕。”群臣所对不合高祖意。高祖曰:“
运筹决胜,吾不如子房;振国安民,吾不如萧何;战胜攻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言讫,复曰:“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后高祖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
,
,
!”令儿皆和习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乃背水而阵。使人人自为战。又出奇兵两千骑。拔赵旗而立汉帜。大破虏赵军。威震诸将。 |
B.后乃背水而阵。使人人自为战。又出奇兵。两千骑拔赵旗。而立汉帜大破虏赵军。威震诸将。 |
C.后乃背水而阵。使人人自为战。又出奇兵。两千骑拔赵旗而立汉帜。大破虏。赵军威震诸将。 |
D.后乃背水而阵。使人人自为战。又出奇兵两千骑。拔赵旗而立汉帜。大破虏。赵军威震诸将。 |
【小题2】下列对文中标方括号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下,同“麾下”,可称将帅本人,也可称将帅的部下。 |
B.古代称官职调动为“迁”,“迁”在文中指刘邦升任南郑。 |
C.阙,读如确,古代曲辞单位名称,一曲演奏终了为一阙。 |
D.筑,古代击弦乐器,形状像筝,颈细肩圆,用竹尺击打。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居霸上时有兵十万,如今项王只派区区三万人随从项王,说明项王已夺取汉王之兵。 |
B.汉王前往封地时烧毁栈道,告诉项羽自己没有野心。项王也因此没有了向东戒防的打算。 |
C.楚汉争霸中,刘邦从善如流,对张良、韩信等言听计从,最终也使他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
D.项王自起兵后未尝败北,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在垓下却被韩信“先合”“复趁”,最终大败。 |
【小题4】把文中画虚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陈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2)运筹决胜,吾不如子房;振国安民,吾不如萧何;战胜攻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小题5】补写文中加横线的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