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36.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请列举三条分界线:
(2)简要分析图中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3)图中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试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4)天津化学工业发达的原因之一是:附近有________ 油田和_______(名称)盐场。
并分析该盐场的形成条件。
(5)环渤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0-04-19 10:12: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与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工程沿线地区居民利用天然气作为能源,使煤炭的消费比例有所
,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
(2)从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对比关系说出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原因。
东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西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近年来,上海纺织业向新疆转移,这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同类题2
工业反哺农业是指工业发展到中后期阶段,工业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农村、农业发展以支持争保护,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产业化转型;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工农业协调发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路径,但在我国较难实现,擐主要的原因是
A.土地分散
B.农业科技水平低
C.农业投入少
D.农业劳动力不足
【小题2】工业反哺农业对我国人口的影响有
A.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人口迁出较多
B.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现象加剧
C.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加重
D.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增多
同类题3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各题。
甲地: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
乙地: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小题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小题2】关于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同类题4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B.为商业网点选址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小题2】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中,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借鉴意义的是( )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C.调整布局,将钢铁厂迁到沿海(如大连)
D.对老工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
同类题5
珠江三角洲面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是( )
①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基础设施很完善 ③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④珠江水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