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太大变化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D.1990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之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快
【小题2】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的是
①矿产资源贫乏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导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08 01:37: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左图为中国山西省,右图为德国鲁尔工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山西和德国鲁尔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________。它们均拥有丰富的_______(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能源的优势地位逐渐被________和天然气所取代。
(2)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地区的部分重工业布局向港口城市靠近,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港口城市的________优势。
(3)从所给资料分析,与山西省相比,德国鲁尔区发展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4)借鉴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请你为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自治区局部图, N 城设立经济特区,该区雅丹地貌显著,拥有矿产、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优质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60%。
(1)说出M处河流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指出该地减少棉花主产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3)分析该自治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的方向。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图。
(1)唐中后期,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哪些优势。
(2)请你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
材料二 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表一 土地利用结构(%)
方案
耕地
经济林
生态林
草地
鱼塘
其他
A
62.3
22.5
10.6
2.8
1.6
0.2
B
22.6
16.6
36.2
19.3
5.1
0.2
表二 经济、环境效益比较(现代数据为100)
方案
土地
侵蚀量
地表
径流量
每年土地年收入
1—5年内
6年以后
A
72
85
80
150
B
36
68
62
260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
重的变化图(如下图)
(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6分)
(2)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在A、B两种方案中为M地选择更合理的一个,并说明理由。(6分)
(3)与珠江三角洲比较,长江三角洲1992-2012年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8分)
同类题5
“一带一路”联系起众多的国家。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海参崴相比,简述鹿特丹的气温特点、成因。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量持续增长。进出口货物中原油、铁矿石、煤炭等大宗货物占比很大,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货物进出口依靠海运实现。
(2)简述我国货物进出口主要依靠海运实现的原因。
广州和喀什均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口岸城市,均享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3)与喀什相比,说明广州区域发展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