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根据《必修三》古诗文内容,完成下列选择题。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为长句,歌以赠之 / 河为池
B.秦人拱手取西河之外 / 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C.冰,水为之,而寒水 / 不拘于时,学
D.今智乃反不能及 / 可怪也欤
【小题2】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不拘于时   
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⑪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A.①⑪/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⑪/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⑤⑪/②④⑦/③⑨/⑥⑧/⑩
D.①⑤⑥⑪/②④⑦/③⑨⑩/⑧
【小题3】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全书共120回,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展现了盛唐风貌,被称为“诗史”。以绝句见长,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C.《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行,又叫“歌行”,源于汉乐府,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其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古文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者。白居易诗的风格,深入浅出,以平易通俗著称。
D.李商隐诗两首: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5-20 02:37: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夏侯亶字世龙,车骑将军详长子也。齐初,起家奉朝请。齐永元末,夏侯详为西中郎南康王司马,随府镇荆州,直留都下,为东昏听政主帅,及崔慧景作乱,直以捍御功,除骁骑将军。及梁武起兵,详与长史萧颖胄协同,密遣迎亶,亶乃赍宣德皇后令,令南康王纂承大统。建邺平,以宜为尚书吏部郎,俄迁侍中,奉玺于帝。天监六年,累迁南郡太守。父忧解职,居丧尽礼,庐于墓侧,遗财悉推诸弟。八年,起为司州刺史,领安陆太守。服阕,袭封丰城县公。居州甚有威惠,为边人悦月。历都官尚书,迁给事中、右卫将军。累迁吴兴太守。在郡复有惠政,吏人图其像,立碑颂美焉。普通五年,为中护军。六年,大举北侵,先遣豫州刺史裴邃帅谯州刺史湛僧智等自南道攻寿阳,未克而邃卒,乃加亶使持节代邃,与魏将河间王琛、临淮王或等相拒,频战克捷。寻有密敕,班师合肥,以休士马,须堰成复进。七年夏,淮堰水盛,寿阳城将没,武帝复遣北道军元树帅彭宝孙、陈庆之等稍进。亶帅湛僧智、鱼弘、张澄等通清流涧,将入淮、肥。魏军夹肥筑城,出亶后。宜与僧智还袭,破之。进攻黎浆,贞威将军韦放自北道会焉。两军既合,所向皆降,凡降城五十二,获男女口七万五千人,米二十万。寿春久罹兵荒,百姓多流散,亶轻刑薄赋,务农省役,顷之人户充复。卒于州镇。帝闻之,即日素服举哀,赠车骑将军,曰襄。州人夏侯简等表请为亶立碑置祠,诏许之。亶美风仪,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为产业禄赐所得堕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数人,并无被服姿容。子谊袭封丰城县公。

(节选自《南史·夏侯亶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为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
B.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为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
C.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为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
D.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为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守丧期满除服。按古礼,官员守丧期间绝不可外出做官,只有期满除服方可。
B.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凡使臣持节,就代表着皇帝的亲临。
C.“石”,在古代是一种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也是一种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D.谥,即谥号,古人死后后人依其生前行迹所立之称号,有“官谥”和“私谥”之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侯亶能文能武,功绩显赫。崔慧景作乱时,有捍卫抵御之功:攻打北魏时,屡战屡胜。治理时,轻刑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
B.夏侯亶审时度势,安国定邦。他先后在齐东昏侯、南康王和梁武帝时期为官。他看清形势,顺应时局,拥戴三位皇帝顺利登基。
C.夏侯亶才能卓著,受人敬重。卒于州镇后,皇帝当天就素服举哀:州人上表请求为他立碑设置祠堂,以表达对他的敬重与感激。
D.夏侯亶看淡财利,拒绝奢靡。他在州郡为官时,不置产业,吃穿够用就行;晚年颇好音乐,那些妓妾都没有用华丽的衣服打扮。
【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忧解职,居丧尽礼,庐于墓侧,遗财悉推诸弟。 
(2)寻有密敕,班师合肥,以休士马,须堰成复进。

同类题2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绍以臧洪东都太守。时曹操围张超於雍邱,洪始闻超被围,乃徒跣号泣,并勒所领将赴其难。从绍请兵,而绍竟不听之,超城遂,张氏族灭,洪由是怨绍,绝不与通。绍增兵急攻,洪城中粮尽,厨米三升,使为薄糜,遍颁众。又杀其爱妾以。兵将咸流涕,无能仰视。男女七八千相枕死,莫有离叛。城陷,执洪,绍谓曰:“臧洪,何相负若是,今日服未?”洪据地瞋目曰:“诸袁事汉,四世五公,可谓受恩。今王室衰弱,无辅翼之意,而欲际会1,觖2望非冀,惜洪力劣,不能推刃为天下报仇,何为服乎?”绍乃命杀。洪邑人陈容在坐,见洪当死,起谓绍曰:“将军今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先诛忠义,岂合天意?”绍,遣人牵出,谓曰:“汝非臧洪俦欤?空复尔为?”容顾曰:“夫仁义岂有常所,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今日宁与臧洪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遂复见杀。在绍坐者无不叹息。

(注)1际会:机遇;时机。 2觖(jué)望∶因不满意而怨恨。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⑴超城遂
⑵又杀其爱妾以
⑶城陷,执洪
⑷绍,遣人牵出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袁绍以臧洪东都太守  以其善下之,故能百谷王
B.男女七八千相枕死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东也
C.而欲际会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绍乃命杀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乃徒跣号泣,并勒所领将赴其难。
⑵何相负若是,今日服未?
【小题4】臧洪“绝不与通”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5】列出文中两个能表现臧洪言行深得人心的句子,并简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江敩,字叔文,济阳考城人也。敩母,文帝女淮阳公主。幼以戚属召见,孝武谓谢庄曰:“此小儿方当为名器。”少有美誉。桂阳王休范临州,辟迎主簿,不就。尚孝武女临汝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郎太子舍人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敩叹曰风流不坠政在江郎数与宴赏留连日夜迁安成王抚军记室、秘书丞、中书郎。敩庶祖母王氏老疾,敩视膳尝药,七十余日不解衣。及累居内官,每以侍养陈请,朝廷优其朝直。寻转安成王骠骑从事中郎。顺帝立,随府转司空长史,领临淮太守,将军如故。转太尉从事中郎。齐台建,为吏部郎。太祖即位,敩以祖母久疾连年,台阁之职,永废温清,启乞自解。

永明初,仍为豫章王太尉谘议,领录事,迁南郡王友,竟陵王司徒司马。敩好文辞,围棋第五品,为朝贵中最。迁侍中,领本州中正。司徒左长史,中正如故。五年,迁五兵尚书。明年,出为辅国将军、东海太守,加秩中二千石,行南徐州事。七年,徙为侍中,寻转都官尚书,领骁骑将军。王晏启世祖曰:“江敩令重登礼阁,兼掌六军,慈渥所覃,实有优忝。但语其事任,殆同闲辈。天旨既欲升其名位,愚谓以侍中领骁骑,望实清显,有殊纳言。”上曰:“敩常启吾,为其鼻中恶。今既以何胤、王莹还门下,故有此回换耳。”

郁林即位,迁掌吏部。隆昌元年,为侍中,领国子祭酒。郁林废,朝臣皆被召入宫,敩至云龙门,托药醉吐车中而去。明帝即位,改领秘书监,又改领晋安王师。

建武二年,卒,年四十四。遗令俭约葬,不受赙赠。诏赙钱三万,布百匹。子蒨启遵敩令,让不受。诏曰:“敩贻厥之训,送终以俭,立言归善,益有嘉伤,可从所请。”赠散骑常侍、太常,谥曰敬子。

(节选自《南齐书·列传第四十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除著作郎/太子舍人/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敩叹曰风流/不坠政/在江郎数/与宴赏/留连日夜/
B.除著作郎/太子舍人/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敩叹曰/风流不坠政/在江郎/数与宴赏/留连日夜/
C.除著作郎/太子舍人/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敩叹曰/风流不坠/政在江郎数/与宴赏/留连日夜/
D.除著作郎/太子舍人/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敩叹曰/风流不坠/政在江郎/数与宴赏/留连日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古代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前主簿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庶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庶”即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
C.“豫章”,古代区划名称,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所写的“豫章故郡”即沿袭此名。
D.“六军”,晋世以来,谓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此日六军同驻马”中的“六军”一词与此同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敩出身贵族,自幼受人赏识。他的母亲是公主,在小时候被皇帝召见,皇帝对他非常赏识,因此留下了美名。
B.江敩忠孝两全,侍亲行为至诚。他被皇帝任命为东海太守、吏部主官等职,为侍奉庶祖母和祖母,辞官而归尽心照顾。
C.江敩精通文艺,担任军中要职。他喜好文学辞采,精通对弈之术,先后任五兵尚书、领骁骑将军,还掌管过六军。
D.江敩仕途颇顺,死后仍被赏赐。他除了在安成王、竟陵王等处做官,还在朝廷任职,死后被皇帝赐予钱财和谥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以戚属召见,孝武谓谢庄曰:“此小儿方当为名器。”
(2)敩贻厥之训,送终以俭,立言归善,益有嘉伤,可从所请。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说魏王不听,陈平亡去。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间行杖剑亡。
平遂至修武,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陈平曰:“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之属,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必内相诛。”汉王以为然。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平曰:“陛下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
孝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卒,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二岁,孝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略地至河上 略:放弃
B.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 宣言:扬言,宣扬
C.绝汉甬道     绝:切断
D.高帝豫具武   具:准备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请割荥阳以西以和
A.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迫之
B.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C.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D.而以大夫礼葬之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王:即刘邦,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立沛公为汉王,后汉王回军占领了三秦,向东与项羽争夺天下。
B.亚父:就是范增,被项羽尊为亚父,鸿门宴上劝项羽杀刘邦,但项羽没有采纳,晚年因项羽猜疑而废。
C.古时盛牲的食器叫牢,大的叫太牢,太牢盛三牲因而也把宴会或祭祀时并用牛、羊、豕三牲叫太牢。
D.谥,古代帝王、后妃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献侯”是称谓孝文帝的。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
(2)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
【小题5】陈平的“谋略”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上?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仇钺,字廷威,镇原人。初以庸卒给事宁夏总兵府,大见信爱。会都指挥佥事仇理卒,无嗣,遂令钺袭其世职,为宁夏前卫指挥同知。
正德二用总制杨一清荐,擢宁夏游击将军。五年,安化王寘鐇及都指挥何锦、周昂、指挥丁广反。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锦等信之,时时就问计。钺亦谬输心腹。而阴结壮士,遣人潜出城,令还报官军旦夕至。钺因绐锦、广,宜急出兵守渡口,遏东岸兵,勿使渡河。锦、广果倾营出,而昂独守城。寘鐇以祃牙召钺,钺称病亟。昂来视,钺方坚卧呻吟。伏卒猝起,捶杀昂。钺乃被甲横刀,提其首,跃马大呼,壮士皆集,径驰诣寘鐇第,缚之,众遂大溃。锦、广单骑走贺兰山,为逻卒所获,举事凡十八日而败。
先是,中朝闻变,议以神英为总兵官,而命钺为副。俄传钺降贼,欲追还。大学士杨廷和曰:“钺必不从贼,令知朝廷擢用,志当益坚。不然,弃良将资敌人耳。”乃不追。事果定。而刘瑾暱陕西总兵官曹雄,尽以钺功归之,钺竟无殊擢。巡按御史阎睿讼其功,诏夺俸三月。瑾诛,始进署都督佥事,充宁夏总兵官。寻论功,封咸宁伯,岁禄千石,予世券
八年,大同有警,命充总兵官,统京军御之。钺上五事,中请遣还京操边军,停京军出征,以省公私之扰。尤切时弊。时不能用。钺既至,值寇犯万全沙河。击之,斩首三级,而军士亡者二十余人,寇亦引去。奏捷蒙赉,朝论耻之。
十年冬,称疾解营务。诏给军三十人役其家。卒,年五十七,谥武襄。
(节选自《明史·仇钺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
B.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
C.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
D.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袭其世职”指继承世代承袭的官职,是世袭制中官职方面的一种传承。
B.敕,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在本文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C.“世券”,又称“铁券”,是中国古代皇帝分封给功臣爵位时赏赐给臣子的信物和凭证。持有铁券的重臣及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D.《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共二百多年的历史。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仇钺出身低微,但受命运眷顾。他开始是宁夏总兵府的雇佣兵,很受信任和偏爱,仇理去世后,因无后代,他继承了仇理的官职,后又因杨一清的推荐,被提升为宁夏游击将军。
B.仇钺机智有谋,立下平叛奇功。他用计获得贼人信任后,暗中结交壮士,派人悄悄出城,再回来报告说官军马上就到,从而哄骗何锦、丁广出兵守渡口,为自己平叛获得了机会。
C.仇钺功劳被夺,最终得朝廷重赏。仇钺平叛立下奇功,但却被刘瑾占为己有,杀死敌人三个,未得提拔,直到刘瑾被诛,他才被提拔、封爵,赐予“世券”。
D.仇钺妄奏捷报,遭到朝臣耻笑。大同有紧急情况,仇钺统军御敌,杀死敌人三个,而自己的军士却死了二十多人,贼人退去,仇钺奏上捷报,受到朝廷赏赐,但同时也遭人耻笑。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钺必不从贼,令知朝廷擢用,志当益坚。不然,弃良将资敌人耳。
(2)钺上五事,中请遣还京操边军,停京军出征,以省公私之扰。尤切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