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不得方轨方轨:两车并行
B.千里而袭我能:能够
C.韩信使人间视间视:暗中探听,窥伺
D.夜半传发传发:传令出发
【小题2】下列对语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安君之所以没有采纳广武君的建议,主要是他生搬硬套“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的信条,害怕示怯遭伐。而“背水阵”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韩信坚定地运用了“右、背山陵,前、左水泽”的军事原则。
B.广武君认为实施“断后计”的意义和有利条件是:汉军去国远斗,后勤成为命脉,而“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C.韩信“背水阵”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韩信坚定地运用了“右背山陵,前左水泽”的军事原则。
D.这场战争生动地刻画出了韩信运筹帷幄、多谋善断、机智灵活和成安君迂腐、机械的形象特点。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2)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6-02 09:27: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曹觐,字仲宾,曹修礼子也。叔修古卒,无子,天章阁待制杜杞为言于朝,授觐建州司户参军,为修古后。皇祐中,以太子中舍知封州。侬智高叛,攻陷邕管,趋广州。行至封州,州人未尝知兵,士卒才百人,不任战斗,又无城隍以守⑴,或劝觐遁去,觐正色叱之曰:“吾守臣也,有死而已,敢言避贼者斩。”麾都监陈晔引兵迎击贼,封川令率乡丁、弓手继进。贼众数百倍,晔兵败走,乡丁亦溃。觐率从卒决战不胜,被执。贼戒勿杀,捽使拜⑵,且诱之曰:“从我,得美官,付汝兵柄,以女妻汝。”觐不肯拜,且詈曰:“人臣惟北面拜天子,我岂从尔苟生邪!速杀我,幸矣。”贼犹惜不杀,徙置舟中,觐不食者两日,探怀中印章授其从卒曰:“我且死,若求间道以此上官。”贼知其无降意,害之。至死诟贼声不绝,投尸江中,时年三十五。  

②当智高之反,乘岭南无备,州县吏往往望风窜匿,故贼所向辄下,独觐与孔宗旦、赵师旦能以死守。后田瑜安抚广南,乃为觐立庙封州。

注释:(1)城隍:此指护城河。(2)捽:揪住。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为修古(__________)   (2)以太子中舍封州(__________)
(3)麾都监陈晔兵迎击贼(__________) (4)故贼所向辄(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与“以女妻汝”中的“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刘病笃 (《陈情表》)
B.假舟楫者,非能也 (《劝学》)
C.赢粮而从 (《过秦论》)
D.常以身蔽沛公。 (《鸿门宴》)
【小题3】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字用法和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例句:又无城隍
A.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B.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其智力为也 (《病梅馆记》)
C.作《师说》贻之 (《师说》)
D.夫夷近,则游着众 (《游褒禅山记》)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我岂从尔苟生邪!速杀我,幸矣。
(2)我且死,若求间道以此上官。
【小题5】阅读第二段,分析作者写第二段的用意。
【小题6】阅读全文,概述曹觐的性格特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他所欲。”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注)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距:通“拒”,抵御,抵抗
B.更始乃征憙     征:征伐,讨伐
C.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    下车:代指官吏就职
D.及薨,车驾往临吊 薨:诸侯王死亡称“薨”,此处指赵憙去世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为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
⑵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他所欲。”王无复言。
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小题4】赵憙具有仁者之心,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分点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柳升,怀宁人。袭父职为燕山护卫百户。大小二十余战,累迁左军都督佥事。永乐初,从张辅征交陛,破贼鲁江,斩其帅阮子仁等。守成子关。贼入富良江,舟亘十余里,截江立寨,陆兵亦数万人。辅将步骑,升将水军,夹攻,大败之,获伪尚书阮希周等。升赍露布献俘,被赏赉。师还,封安远伯,禄千石,予世券

七年同陈碹帅舟师巡海,至青州海中,大破倭,追至金州白山岛而还。明年从北征,至回曲津,将神机火器为前锋,大败阿鲁台。进封侯,加禄五百石,仍世伯爵。出镇宁夏,讨斩叛将冯答兰帖木儿等。召还,总京营兵。十二年复从北征,将大营兵战忽兰、忽失温,以火器破敌。二十年复从北征,将中军破兀良哈于屈裂儿河,予世侯。帝五出塞上升皆从,数有功,宠待在列侯右。仁宗即位,命掌右府,加太子太傅

宣德元年冬,成山侯王通征黎利,败闻。命升为征虏副将军,充总兵官,保定伯梁铭为左副总兵,都督崔聚为参将,尚书李庆赞军务,帅步骑七万,会黔国公沐晟往讨。时贼势已盛,道路梗绝,朝廷久不得交陛奏报。敕升急进援,而昌江已于四月陷。九月,升始入隘留关。贼缘途据险列栅,官军连破之.抵镇夷关。升以贼屡败,易之。时李庆、梁铭皆病甚。郎中史安、主事陈镛言于庆日:“柳将军辞色皆骄。骄者,兵家所忌。贼或示弱以诱我,未可知也。防贼设伏,玺书告诫甚切,公宜力言之。”庆强起告升,升不为意。至倒马坡,与百余骑先驰度桥,桥遽坏,后队不得进。贼伏四起,升陷泥淖中,中镖死。其日,铭病卒。明日,庆亦卒。又明日,崔聚帅军至昌江。贼来益众,官军殊死斗。贼驱象大战。阵乱,贼大呼:“降者不死。”官军或死或走,无降者,全军尽没。史安、陈镛皆死之。崔聚力战被执,贼百计降之,终不屈死。

皴勇逗接近露臼墅安生惠点蔓璜选及王愍丑型辽蛭弛心爱陵遘窭型懊汪通热至驾熊遂度塞胜朝议以升丧师,不令子溥袭爵,久之乃许。正统十二年赠升融国公,谥襄愍。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升质直宽和/善抚士卒/勇而寡谋/遂及于败/升败/沐晟师不得进/亦引还王通/孤军援绝/遂弃交陆/
B.升质直宽和/善抚士卒/勇而寡谋/遂及于败/升败/沐晟师不得进/亦引还/王通孤军援绝/遂弃交陆/
C.升质直宽和善/抚士卒/勇而寡谋/遂及于败/升败/沐晟师不得进/亦引还王通/孤军援绝/遂弃变耻/
D.升质直宽和善/抚士卒/勇而寡谋/遂及于败/升败/沐晟师不得进/亦引还/王通孤军援绝/遂弃交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代臣民上书于君主,不缄封的都称为露布,是别于封缄而言的,汉末也把军中檄文称为露布,后来,用兵获胜向上奏捷的文书也称为露布。
B.世券又称铁券。明朝分封功臣及外戚爵位时所颁发的凭据。世券从中剖开,分为左右两半,左券藏之于内府,右券给受封者收存。
C.太子太傅,官名。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明史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
D.宣德为明朝皇帝明宣宗的庙号,前后共十年。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乐初年,柳升跟从张辅征讨交陆,作战有方。他先在鲁江打败敌人,守卫咸子关,后又率水军与张辅密切配合,夹击敌人,取得战斗胜利。
B.柳升战功卓著。他曾同陈碹率舟师巡海,大破倭寇。在永乐年间,他多次跟随皇帝北征,屡立战功。受封侯爵,掌管右府,加封为太子太傅。
C.宣德元年,成山侯王通征讨黎利失利,柳升临危受命,皇上命他为征虏副将军率军征讨。柳升见贼人屡被击败,不听李庆劝告,轻敌丧师。
D.柳升全军覆亡的消息传来,朝廷意见认为柳升丧师,不让他的儿子柳溥承袭爵位,过了很久才让承袭。后来朝廷追封柳升为融国公,谥襄愍。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五出塞,升皆从,数有功,宠待在列侯右。
(2)贱或示弱以诱我,未可知也。防贼设伏,玺书告诫甚切,公宜力言之。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元晖传

(1)元晖,字叔平,河南洛阳人也。祖深,魏恒、朔二州刺史。父翌,尚书左仆射。晖须眉如画,进止可观,颇好学,涉猎书记①。少得美名于京下,周太祖见而礼之,命与诸子游处,每同席共砚,情契甚厚。  

(2)弱冠,召补相府中兵参军,寻迁武伯下大夫。于时突厥屡为寇患,朝廷将结和亲,令晖赍②锦彩十万,使于突厥。晖说以利害,申国厚礼,可汗大悦,遣其名王随献方物。俄拜仪同三司、宾部下大夫。保定初,大家宰宇文护引为长史,会齐人来结盟好,以晖多才辩,与千乘公崔睦俱使于齐。迁振威中大夫。武帝之垮突厥后也,令晖致礼焉。加开府,转司宪大夫。及平关东,使晖安集河北,封义宁子,邑四百户。    

(3)高祖总百拼,加上开府,进爵为公。开皇初,拜都官尚书,兼领太仆。奏请决杜阳水灌三畤③原,溉舄卤④之地数千项,民赖其利。明年,转左武候将军,太仆卿如故。寻转兵部尚书,监漕渠之役。未几,坐事免。顷之,拜魏州刺史,颇有惠政。在任数年,以疾去职。岁怜,卒于京师,时年六十。上噬悼久之,救鸿护监护丧事。谧曰元。

(注释)①书记:指书籍、书犊等  ②赍:ji携带   ③畤:zhi土高出的地方。 ④岛卤:xilu盐碱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①周太祖见而之( ) ②晖以利害( )
【小题2】下面句子中文言句式与“少得美名于京下”相同的一项是( )
A.元晖,字叔平,河南洛阳人也B.于时突厥屡为寇患
C.晖说以利害D.若属皆且为所虏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同席共砚 ,情契甚厚。    
②遣其名王随献方物。
【小题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元晖不仅长相英俊,而且行为举止也很得体。
B.因为元晖可爱又善良,所以周太祖就让他陪伴自己的儿子。
C.因为元晖多才善辩,所以周太祖经常派他出使的任务。
D.元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显著,颇得皇上信赖。
【小题5】请分别从文中三个段落中找出最能概括各自段落核心内容的词语填在下面空格中。(限4字内)

同类题5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邢颙,字子昂,河间鄚人也。举孝廉,司徒辟,皆不就。易姓字,适右北平,从田畴游。积五年,而太祖定冀州。颙谓畴曰:“黄巾起来二十馀年,海内鼎沸,百姓流离。今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以身先。”遂装还乡里。田畴曰:“邢颙,民之先觉也。”乃见太祖,求为乡导以克柳城。
太祖辟颙为冀州从事,时人称之曰:“德行堂堂邢子昂。”除广宗长,以故将丧弃官。有司举正,太祖曰:“颙笃于旧君,有一致之节。”勿问也。更辟司空掾,除行唐令,劝民农桑,风化大行。入为丞相门下督,迁左冯翊,病,去官。是时,太祖诸子高选官属,令曰:“侯家吏,宜得渊深法度如邢颙辈。”遂以为平原侯植家丞。颙防闲以礼,无所屈挠,由是不合。庶子刘桢书谏植曰:“家丞邢颙,北土之彦,少秉高节,玄静澹泊,言少理多,真雅士也。桢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为上招谤,其罪不小,以此反侧。”后参丞相军事,转东曹掾。
初,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丁仪等并赞翼其美。太祖问颙,颙对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原殿下深重察之!”太祖识其意,后遂以为太子少傅,迁太傅。文帝践阼,为侍中尚书仆射,赐爵关内侯,出为司隶校尉,徙太常。黄初四年薨。子友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二》)
【小题1】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B.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C.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D.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小题2】下列对于文中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内,之国家。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B.辟,指授予官职。一般是由下到上的行为。也指受到皇帝的召见并授予官职。
C.左冯翊,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是政区名同时也是官职名称。
D.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主阶称阼阶,为主位。践阼即登上主位。后指皇帝登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刑颙被举孝廉,司徒征召,都不去就任,后来改换姓名,与田畴交往。
B.刑颙感到现在只有太祖能够平定天下,所以投靠太祖后,亲自请求做向导来攻打柳城。
C.刘桢害怕受到曹植的礼遇,招来别人对自己的诽谤,所以辗转反侧,不能自安。
D.刑颙在追随太祖之后,一直受到曹操的赏识和重用。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颙防闲以礼,无所屈挠,由是不合。
(2)初,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植有宠,丁仪等并赞翼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