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瑰惊异,赤牒①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屈。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杖杀之。州以闻,太宗日:“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仁轨对日: “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刚正,更擢成阳丞。
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日:“今兹澍泽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常日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一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徐驱,公私交泰。”玺书褒纳。拜新安令。累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
成亨五年,为鸡林道大总管,东伐新罗。仁 轨 率 兵 绝 瓠 芦 河 攻 大 镇 七 重 城 破之 进 爵 公 为 子 及 兄 子 授 上 柱 国 者 三 人 州 党 荣 之 号 所 居 为 乐 城 乡 三 柱里永隆二年,加太子少傅。数乞骸骨,听解左仆射。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改丈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五。诏百官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仁轨虽贵显,不自矜踞,接旧故如布衣时。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轨持觞日:“所不与公者,有如此觞。”后既执政,荐为司元大夫。然宦由州县至宰辅,善致声誉,得吏下欢心。
(节选自《新唐书·刘仁轨传》)
注① 赤牒:唐代临时授官的一种文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B.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C.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D.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仁轨自幼好学,才华出众。每当空闲之时,他用手指在空中和地上写写画画,终成饱学之士。后来以其才华受到任瑰的青睐,被任命为息州参军。
B.刘仁轨不畏强暴,刚毅正直。在任陈仓县尉时,警告凶暴蛮横的折冲都尉鲁宁,鲁宁没收敛,就用刑杖将其打死。唐太宗得知此事后当即表示认可。
C.刘仁轨体恤百姓,直言劝谏。秋收还没结束,太宗想要到同州打猎,刘仁轨认为这时即使节省征用劳役,也会对秋收造成妨害,建议秋收后再出行。
D.刘仁轨谦恭待人,不计前嫌。他虽位极人臣,但接待亲朋故旧仍如从前。对于曾经得罪自己的下级袁异式表示不计私仇,后来还推荐他任司元大夫。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6-20 02:22: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秀之少孤贫,有志操。十许岁时,与诸儿戏于前渚,忽有大蛇来,势甚猛,莫不颠沛惊呼。秀之独不动,众并异焉。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兄钦之为朱龄石右军参军,随龄石败没,秀之哀戚,不欢宴者十年。景平二年,除驸马都尉。后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并著能名。

元嘉十六年,迁建康令。性纤密,善纠摘微隐,政甚有声。吏部尚书沈演之每称之于太祖。世祖镇襄阳,以为襄阳令。襄阳有六门堰,良田数千顷,堰久决坏,公私废业。世祖遣秀之修复,由是大丰。二十五年,除梁州刺史。时汉川饥俭,境内骚然,秀之善于为政,躬自俭约。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秀之限令用钱,百姓至今受其利。

氐贼杨高为寇秀之讨之斩高兄弟元凶弑逆秀之闻之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许。事宁,迁益州刺史。折留俸禄二百八十万,付梁州镇库,此外萧然。梁、益二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秀之为治整肃,以身率下,远近安悦焉。

南谯王义宣据荆州为逆,遣参军王曜征兵于秀之,秀之即日斩曜戒严。以起义功,封康乐县侯,食邑六百户。大明元年,征为右卫将军。明年,迁丹阳尹。广陵王诞为逆,秀之入守东城。其年,迁尚书右仆射。四年,改定制令,疑民杀长史科,议者谓值赦宜加徙送,秀之以为:“律文虽不显民杀官长之旨,若值赦但止徙送,便与悠悠杀人曾无一异。”从之。明年,领太子右卫率。

后出为安北将军。上车驾新亭,视秀之发引,将征为左仆射,事未行,八年卒,时年六十八。上甚痛惜之,传中、司空,谁为忠成会。上以其莅官清洁,家无余财,賜钱二十万,布三百匹。

(选自《宋书·刘秀之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氐贼杨高为寇/秀之讨之/斩高兄弟/元凶弑逆/秀之闻之/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许/
B.氐贼杨高/为寇秀之讨之/斩高兄弟/元凶弑逆/秀之闻之/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许/
C.氐贼杨高为寇/秀之讨之/斩高兄弟/元凶弑逆/秀之闻之/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许/
D.氐贼杨高/为寇秀之讨之/斩高兄弟/元凶弑逆/秀之闻之/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许/
【小题2】下可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即现在的南京。是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六代京师之地。
B.弑逆,臣杀君谓“弑”,子杀父谓“逆”,合起来即弑君杀父,有时亦仅指弑君。
C.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又指君主宠立女子,文中“上车驾幸新亭”取前义。
D.赠,指在官员生前或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官员对朝廷所做出的贡献。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据,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秀之有志操,重感情。他哥哥跟随朱龄石作战,战败而亡后,刘秀之非常悲痛,十年来心情都不愉悦。
B.刘秀之参与平乱,屡立战功。氐贼杨高、南谯王刘义宣叛乱,刘秀之先后征讨他们,因立功得到封候等奖赏。
C.刘秀之为官清康,率先正范,在一些人以不法手段敛财时,他却把自己的俸禄二百八十万留给益州官府。
D.刘秀之深受器重,备极荣耀。他任安北将军时,皇帝亲自送行去世后,皇帝追赠官职、赐予谥号,赏赐钱财。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秀之独不动,众并异焉。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
(2)时汉川饥俭,境内骚然,秀之善于为政,躬自俭约。

同类题2

文言文阅读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殇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俊杰,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节选《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注】①扰乱:指董卓乱长安朝政的情况。②通侻:随随便便,不拘小节。侻,同“脱”。③西伯:周文王原来的封号。④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徒辟,诏黄门侍郎 除:授予官职
B.兴造制度,粲恒之    典:主持
C.善文,举笔便成 属:连缀 
D.著诗、赋、论、议六十篇 垂:流传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王粲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
①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②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③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④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⑤文武并用,英雄毕力
⑥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A.①②④B.②④⑥
C.③⑤⑥D.①③⑤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
(2)士之避乱荆州者皆俊杰,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节选自《晋书·王戎列传》)
[注]①虓(xiāo ),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   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  坐:犯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B.戎尝与阮籍饮  吾与点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  小人之过也必文
D.以母忧去职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④故吏赙数百万,戎辞而不受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启睿,字圣思,浙江宁波府鄞县人也。少负才任气,喜为侠烈之行。尤嗜击剑,卧起常佩之。既补诸生,累试于布政司,不售。时对酒当歌,辄叹日:“天生徐公,胡乃老之草间!”则拔剑起舞,谩骂座上贵人,以剑拟之。贵人皆膝席莫敢忤视,或跳而去。然每规人之过,辄苦口泣下,其方正又如此。
既久郁郁,一日,忽埋故剑,椎酒床,裂琴衣,削发,师事径山浮屠雪峤。踰年,南都再陷,则破关出,掘故所埋剑,夹以双斧,趋钱督师营。
督师故与启睿同社,亟引见于监国。因问所需何官方得称乎。对日:“臣请以布衣居肃乐幕,入参惟幄,出悍军旅,不必官也。”监国奇之,授以锦衣卫指挥,不拜,自称“白衣参军”。时江上诸营首鼠,互相观望,则骂曰:。“今日焚舟前进,或可一逞;逍遥坐老,以自困乎?”
一日,晨起佩剑。集其麾下百夫,屠牛飨之,谕以大义。百夫亦唯唯而泣。径自东岸渡江,直薄西岸。大兵以为游骑,不以为意,亦遣裨将御之。则奋剑直前,掩杀过半。城上乃亟出锐师为继,且戒曰:“观其帅甚奇,必生致之。”于是大兵蜂涌而至,长围四合,且战且拥。而启睿忽陷泥淖中遂被执谕之降则谩骂大兵怒刳其腹实以草悬之江门百夫见启睿之死,亦无降者。
启睿之出也,督师力止之,曰:“军行必无复继,徒入虎口,无益也。”至是督师以诗哭之四:“呜呼!果见其出而不见入也!”
初,启睿闻辽沈日蹙,两河内溃,叹息以为国必亡,则自雕一私印曰“复明”。至是竟死。
(《鲒琦亭全集·卷八》)
①大兵:此处指清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试于布政司,不售   累:多次。
B.出悍军旅    悍:通“捍”,抵御。
C.监国奇之,授咀锦衣卫指挥 奇:奇异。
D.集其麾下百夫,屠牛飨之 飨:犒劳。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启睿忽陷泥淖中/遂被执/谕之降/则谩骂大兵/怒刳其腹/实以草/悬之江门
B.而启睿忽陷泥淖中/遂被执/谕之降/则谩骂/大兵怒/刳其腹/实以草/悬之江门
C.而启睿忽陷/泥淖中遂被执/谕之降则谩骂大兵/怒刳其腹/实以草/悬之江门
D.而启謇忽陷/泥淖中遂被执/谕之降则谩骂/大兵怒/刳其腹/实以草/悬之江门
【小题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启睿任侠方正。徐启睿与人喝酒的时候拔出宝剑起舞,谩骂在座的贵人,拿剑指着他们,规劝他们的过错,苦口婆心至于流泪。
B.徐启睿特立独行。徐启睿郁闷不乐,竟然把宝剑埋在地下,砸坏了酒床,撕毁了装琴的套子,剃光了头发,拜径山的和尚雪峤为师。
C.徐启睿不事功名。督师向监国引荐徐启睿,他表示无需名位,监国授予他锦衣卫指挥的职任,他也没有接受,自称白农参军。
D.徐启睿奋勇杀敌。徐启睿率领自己的部下,晓以大义,直接从东岸渡江,逼近西岸。挥剑直接上前,乘人不备进攻杀死过半敌军。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贵人皆膝席莫敢忤视,或跳而去。
(2)军行必无复继,徒入虎口,无益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全照字继明,以荫补殿直,雍熙中授京南巡检,俄隶幽州部署曹彬麾下。从田重进击贼有功,就加西京作坊使,知威虏军。淳化五年,率兵与李继隆克绥州,因与张崇贵等同成守之。咸平初,入掌军头引见司。五年,将城绥州,以慕兴为绥州路部署,全照为钤辖。既又虑全照素刚执,与兴不协,乃以曾璨代之。既调兵夫二万余,全照言其非便,乃罢。六年夏,上裁定防秋御戎之要,命为宁边军部署,领兵八千扼要害之路。以全照素难处,取其尝所保荐者王德钧、装自荣共事焉。景德元年,上幸渡渊,命为驾前西面邢铭路马步军钤辖兼天雄军驻泊,全照言:“若敌骑南逼魏城,但得骑兵千百,必能设奇取胜。”上赏其忠果,乃传诏都部署周莹,若全照欲击贼,即分兵给之。既而边骑果逼府城,全照拒退之,真宗遣使劳慰。时契丹请和,朝廷遣曹利用就其行帐议事,全照疑非诚恳,劝判府王钦若留不遣。及契丹出境,北面将帅还师并至府城,全照令以次双行入门,魏能不从其约,率兵马入,全照坐城楼引弓射之,军容乃肃。钦若入朝就命,全照知军府事,以城守劳,加检校工部尚书,增食邑三百户。全照形短精悍,知兵,以严毅整众,然性刚使气,专任刑罚。赵德明纳款,朝议减西鄙戍兵,令屯近地,全照以边防不可无备,未即奉诏。上曰:“全照是好勇多言者,德明使已至阙,复何虑焉。”因徙全照知永兴军府,仍拜四方馆使。全照许州有别墅求典是州可之四年车驾西幸留为新城都巡检未几卒年六十。

(选自《宋史·孙全照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全照许州有别墅/求典/是州可之/四年/车驾西幸/留为新城都巡检/未几卒/
B.全照许州有别墅/求典是州/可之/四年/车驾西幸留/为新城都巡检/未几卒/
C.全照许州有别墅/求典是州/可之/四年/车驾西幸/留为新城都巡检/未几卒/
D.全照许州有别墅/求典/是州可之/四年/车驾西幸留/为新城都巡检/未几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是中国古代世卿世禄制的一种变相,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也称为门荫。
B.兼在文中指兼任官职,如“右丞相兼枢密使”,同样意思的还有“领”“判”等。
C.咸平是年号,年号纪年是封建王朝纪年的方法之一,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D.工部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中央官署名,管理全国户籍、工程建设、屯田水利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照多立战功,深受重用。他曾经跟随田重进击贼,又与李继隆一起攻克绥州,后来在秋防时被授职领兵守要害之路。
B.全照性格刚执,难以相处。他曾因与慕兴不和被曹璨取代,任宁边军部署时,皇上有意选择那些他曾经推荐的官员与他共事。
C.全照有预见性,敢于应战。全照随军护驾檀渊,料到敌人骑兵定会从南边进逼魏城,后亲自率领军队击退了来犯的敌人。
D.全照忠于职守,深得信任。面对朝廷削减戍守军队的命令,全照忠于职守,没有立即接受,得到皇帝嘉奖,掌管永兴军府。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全照形短精悍,知兵,以严毅整众,然性刚使气,专任刑罚。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