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俭,字士廉,渤海人。俭少有器局,颇涉文史。隋军伐辽,时兵部尚书亡奔高丽,俭
坐与交游,谪为朱鸢
①主簿。事母以孝闻,岭南瘴疠,不可同行,留妻侍养,供给不足。又念妹无所庇,乃卖大宅,买小宅以处之,分其余资,轻装而去。
寻属天下大乱,王命阻绝。俭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趾太守丘和署为司法书佐。时钦州宁长真率众攻和,和欲出门迎之,俭进说曰:“长真兵势虽多,悬军远至,内离外
蹙,不能持久。且城中胜兵足以当之,奈何而欲受人所制?”和从之,因命俭为行军司马,水陆俱进,逆击破之。及萧铣败,高祖使徇岭南。
武德五年,俭与和上表归国,累迁雍州治中。时太宗为雍州牧,以俭是文德皇后之舅,素有才望,甚亲敬之。
俭明辩善容止,凡有献纳,搢绅之士莫不属目。时黄门侍郎王珪有密表附俭以闻,俭
寝而不言,坐是出为安州都督,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俭随方训诱,风俗顿改。秦时李冰守蜀,导引汶江,创浸灌之利,至今地居水侧者,顷直千金,富强之家,多相侵夺。俭乃于故渠外别更疏决,蜀中大获其利。
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蜀中学校粲然复兴。
五年,入为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奖鉴人伦,
雅谙姓氏。高祖崩,摄司空,营山陵制度。是时,朝议以山东人士好自矜夸,虽复累叶陵迟
②,犹恃其旧地,女适他族,必多求聘财。太宗恶之,以为甚伤教义,乃诏俭与御史大夫韦挺等刊正姓氏。于是普责天下谱谍,仍凭据史传,考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
二十年,遇疾,太宗幸其第问之。二十一年正月薨,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五》,有删改)
注①朱鸢:隋朝交趾(今越南)郡下辖九县之一。②陵迟:衰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俭坐与交游坐:停留。 |
B.内离外蹙蹙:窘迫。 |
C.俭寝而不言寝:扣压。 |
D.雅谙姓氏雅:非常。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俭受到皇上重用的一组是( )
① 及萧铣败,高祖使徇岭南
② 素有才望,甚亲敬之
③ 凡有献纳,搢绅之士莫不属目
④ 摄司空,营山陵制度
⑤ 乃诏俭与御史大夫韦挺等刊正姓氏
⑥ 遇疾,太宗幸其第问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俭重视亲情。高俭被贬到岭南,岭南有瘴疠,母亲不能同行,于是留下妻子侍奉老母;又顾念妹妹无所依靠,卖掉大宅安置妹妹,并分掉余财。 |
B.高俭遇事能正确决断。钦州宁长真率众攻打丘和,丘和想要投降,高俭却认为敌人不能持久,而城中守军足以抵挡他们,丘和接受他的建议,后来果然击败了敌军。 |
C.高俭治理地方兴利除弊。他在蜀地任职时,能够根据当地的陋习加以训导,使当地的风俗得以改观;疏导水渠,使蜀中大获灌溉的便利;还重视文教,使学校得以复兴。 |
D.高俭力矫流弊。当时家世已衰败的崤山以东人士,仍依仗旧门第,在女儿嫁给他族时索要丰厚聘礼,他建议皇上修正天下姓氏,并在研究史传的基础上撰成《氏族志》。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属天下大乱,王命阻绝。俭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
(2)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