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节选自《鸿门宴》)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旦日士卒飨:犒劳
B.素留侯张良善:与……交好
C.吏民,封府库籍:征收
D.至鸿门,曰谢:道歉,谢罪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伯夜驰之沛公军今其智反不能及
B.今人有大功击之后人哀之不鉴之
C.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得复见将军此冰,水为之而寒
【小题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私见张良,具告以事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小题5】“项羽大怒”中的“怒”字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6-30 02:09: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也。少倜傥,不拘小节,及长,姿貌瑰伟,嗜酒好博,恒使僮仆屠酤为事。初从梁始兴内史萧介征诸山洞,以骁勇闻。陈武帝在交阻,乃委质焉。侯景之乱,武帝克广州,平蔡路养,破李迁仕,计画多出于度。侯景平后,追录前后战功,封广德县侯。武帝镇朱方,除兰陵太守。武帝遣衡阳献王往荆州度率所领从焉江陵覆亡间行东归武帝东讨杜龛奉敬帝幸京口以度领宿卫并知留府事贼人徐嗣徽等来寇,武帝与敬帝还都,时贼已据石头,使度顿军于冶城寺。明年,嗣徽又引齐寇济江,度随众军破之于北郊坛。以功除郢州刺史,兼吴兴太守。

文帝即位,度累迁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天嘉元年,以平王琳功,改封湘东郡公。及太尉侯瑱薨于湘州,以度代瑱为都督、湘州刺史。秩满,复为侍中、中军大将军。文帝崩,度预顾命,许以甲仗五十人入殿省。废帝即位,进位司空。,赠太尉,谥曰忠肃。太建四年,配享武帝庙庭。子敬成嗣。

敬成幼聪慧,好读书。起家著作佐郎。永定元年,领度所部士卒,随周文育征王琳,于沌口败绩,为琳所絷。二年,随文育得归。父度为吴郡太守,以敬成监郡。光大元年,为巴州刺史。寻为水军,随吴明彻平华皎。太建二年,以父忧去职。寻起为南豫州刺史,袭爵湘东郡公。五年,除吴兴太守。随都督吴明彻北讨,出秦郡,别遣敬成为都督,乘金翅自欧阳引埭溯江由广陵,齐人皆城守,弗敢出。自繁梁湖下淮,克淮阴、山阳、盐城三郡,仍进克郁洲。进号壮武将军。镇朐山。寻除安州刺史,镇宿豫。卒,谥曰思

(节选自《南史》)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帝遣衡阳献王往荆州/度率所领从焉/江陵覆亡/间行东归/武帝东讨杜龛/奉敬帝幸京口/似以度领宿卫/并知留府事/
B.武帝遣衡阳献王往/荆州度率所领从焉/江陵覆亡间/行东归武帝/东讨杜龛/奉敬帝幸京口以度/领宿卫/并知留府事/
C.武帝遣衡阳献王往荆州/度率所领从焉/江陵覆亡间/行东归/武帝东讨杜龛/奉敬帝幸京口以度/领宿卫/并知留府事/
D.武帝遣衡阳献王往荆州/度率所领从焉/江陵覆亡/间行东归/武帝东讨杜龛/奉敬帝幸京口以度/领宿卫/并知留府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帝是谥号,帝王的谥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用以褒贬善恶的称号。“武”这一谥号总体上是倾向于褒扬的。
B.领是指担任职务,特指兼任职务。文言文中同样表示兼任职务的词语还有“兼”等,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的“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C.秩满意为官吏任期届满。中国古代官员多是以三年或六年为一周期。“秩”的本意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
D.父忧,是父亲去世的委婉说法。古代官员父亲或者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孝,守孝期必须是三年,守孝人期间绝对不准为官,并且禁绝饮宴歌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孝节投身军伍,作战骁勇足智多谋。他一开始从军出征少数民族,就勇敢善战;追随陈武帝后为其出谋划策;作战时屡立战功,多次受到封赏。
B.徐孝节忠心耿耿,受到多位皇帝重视。他侍奉武帝等三代皇帝,武帝非常重用他,文帝驾崩时让他参预顾命之事,他死后还被允许配享皇帝庙庭。
C.徐敬成喜欢读书,曾经代替父亲监政。他从小非常聪颖,因为读书好被朝廷任命为著作佐郎;父亲担任吴郡太守时,他曾代替父亲监督吴郡政事。
D.徐敬成多次出征,率军击敌威名赫赫。他多次随军出征;自己担任都督领兵出战,齐人被吓得不敢出城作战;他先后攻克多地,被封为壮武将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倜傥,不拘小节,及长,姿貌瑰伟,嗜酒好博,恒使僮仆屠酤为事。
(2)永定元年,领度所部士卒,随周文育征王琳,于沌口败绩,为琳所絷。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存敬,谯郡人也。性刚直,有胆勇,临危无所畏惮。唐中和中,从太祖赴汴,以其折节,颇见亲昵,首为右骑都将。从讨巢、蔡,凡历百战,多于危蹙之间,显有奇略,由是频立殊效。光启中,李罕之会晋军围张宗奭于盟津,太祖遣丁会、葛从周、存敬同往驰救。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大顺二年,为诸军都虞侯,佐霍存董大军收宿州,以功奏检校兵部尚书。太祖东征徐、兖,存敬屡有俘斩之功。凡受指顾,皆与机会,矢石所及,必以身先,太祖尤加优异,以为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沧侵凌魏郡,复以存敬为都指挥使。三年,大举,与葛从周连统诸军攻浮阳,树数十栅,围刘守文累月。时幽州刘仁恭举兵来援,存敬潜军击之于乾宁军南老鸦堤。是日,燕人大败,斩首五万级,生擒马慎交,获马万余蹄。其年秋九月,引军收镇州,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直入镇之壅门,收鞍马牛驼万计。翼日,镇人纳质而旋。寻为宋州刺史,逾年,甚有能政。复拥众伐蓟门,数旬间连下瀛、莫、祁、景四州,擒俘不可胜纪。自怀德驿与中山兵接战,枕尸数十里,中山开壁,请降。天复元年春,太祖以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恃骄恣,命存敬统大军讨之。即日收绛州,擒刺史陶建钊,降晋州刺史张汉瑜,二郡平。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太祖闻之,痛惜移。开平初,追赠太保。乾化三年,又追赠太傅

(选自《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B.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C.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D.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折节,既指主动屈己敬人,又指改变平日的志节行为,文中该词意思是后者。
B.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受封者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C.晷,古代用来观测日影以及定时刻的仪器,移晷,指过了一段时间。
D.太傅,“三公”之一,为辅弼天子之任。历代多有延置,后多用为大官加衔,并无实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存敬多谋善虑,屡立战功。他跟随太祖征讨敌军,多次在急迫情形下,显示出奇谋,因此常立下特殊的功勋。
B.张存敬不惧危险,骁勇善战。太祖向东征讨徐州、兖州,他常有杀敌的功劳。箭矢滚石能到的地方,他一定身先士卒。
C.张存敬才干出众,攻取多州。他在镇州善理政务,不久又担任宋州刺史;他曾几十天内连续攻下瀛、莫、祁、景四州。
D.张存敬屡获升迁,深受太祖赏识。他多次因军功被提拔;病逝后,太祖哀痛惋惜,先后追赠他为太保、太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
(2)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去国远斗:离国远征
B.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不得方轨:不能并列前行
C.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走水上军:让水军逃跑
D.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空壁:全军离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①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②若教淮阴侯反乎
C.①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②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D.①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 ②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赵军主帅陈余有轻敌情绪和希图速决的情况后,立即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的地方扎下营来。
B.半夜时分,韩信选拔了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
C.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两千轻骑兵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
D.鏖战中的赵军突然发现背后营垒插满汉旗,队形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将二十万赵军杀得大败,斩杀赵军统帅陈余和赵王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小题5】阅读文章,请概括韩信击败赵军的原因。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大西洋

(明)沈德符

①利玛窦字西泰,以入贡至,因留不去。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往时予游京师,曾与卜邻,果异人也。

②初来即寓香山岙,学华言读华书者凡二十年,至京,已斑白矣。入都时在今上庚子年,途经天津,为税监马堂所谁何,尽留其未名之宝,仅以天主像及天主母像为献。礼部以所称大西洋,为《会典》所不载,难比客部久贡诸夷,姑量赏遣还。上不听,俾从便僦居

③玛窦自云:其国名欧罗巴,去中国不知几千万里,今琐里诸国,亦称西洋,与中国附近,列于职贡,而实非也。今中土士人授其学者遍宇内,而金陵尤甚。盖天主之教,自是西方一种,释氏所云旁门外道,亦自奇快动人。若以为窥伺中华,以待风尘之警,失之远矣。

(注释)①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传教士,明朝万历十年来到中国,后因病卒于北京。②《会典》:朝廷职掌制度的书。③琐里:古代南洋群岛上的一个小国名。④西洋:当时将南海以西沿海各地都称为“西洋”。⑤风尘之警:军事行动。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至京 (2)若以为窥伺中华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曾与卜邻
A.选择邻居   B.寻找住所   C.占卜验证   D.询问邻居
(2)为税监马堂所谁何
A.斥责   B.盘问   C.何人所为   D.呵护何人
【小题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B.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C.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D.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小题4】将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5】根据文中内容推测,利玛窦是意大利人,为何称自己来自大西洋?
【小题6】根据第③段内容,概括利玛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嶷传

①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为从事。时郡内士人龚录、姚铀位二千石,当世有声名,皆与嶷友善。

②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余级,渠帅悉殄。寻其余类,旬日清泰。后得疾病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蜀郡何袛,名为通厚,嶷宿与疏阔,乃自舆诣袛,托以治疾。袛倾财医疗,数年除愈。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

③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

【小题1】解释加点字。
(1)州为从事    (2)嶷都尉将兵讨之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家逃亡(____________)
A.捐献 B.舍弃 C.除去 D.通“全”
(2)山贼张慕等盗军资,劫掠吏民。(____________)
A.一年的末尾,即冬季 B.同“抄”,抄录 C.纸币名 D.抢劫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自诣袛B.卷天下
C.来于秦D.史可法更敝衣草屦,背筐,长镵
【小题4】翻译划线句子。
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
【小题5】画波浪线部分写何祗“倾财医疗”,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文章展现了张嶷________和________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