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冯定,字介夫。仪貌壮伟,与宿俱有文学,而定之。贞元中皆举进士,时人比之汉朝二冯君。于頔牧姑苏也,定寓焉,頔友于布衣间。后頔帅襄阳,定乘驴诣军门;吏不时白,定不留而去。頔惭,笞军吏,驰载钱五十万,及境谢之。定饭逆旅,复书责以贵傲而返其,頔深以为恨。权德舆掌贡士,擢居上第,后于涧州佐薛苹幕,得校书郎,寻为鄠县尉,充集贤校理。定先时居父忧,因号毁得肺病,趋府或不及时,大学士疑其恃才简怠,乃夺其职,俾为大理评事。登朝为太常博士,转祠部员外郎。
宝历二年,出为郢州刺史。长寿县尉马洪沼告定强夺人妻,及将阙官职田禄粟入己费用,诏监察御史李顾行鞫之。狱具上闻,制曰:“冯定经使臣推问,无入己赃私,所告罚钱,又皆公用。然长吏之体,颇涉无仪,刑赏或,宴游不节。缘经恩赦,难更科书,犹持郡符,公议不可,宜停见任。”寻除国子司业、河南少尹。
太和九年八月,为太常少卿。文宗每听乐,鄙郑、卫声,诏奉常习开元中《霓裳羽衣舞》,以《云韶乐》和之。舞曲成定总乐工阅于庭定立于其间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翰林学士李珏对曰此冯定也文宗喜问曰岂非能为古章句者耶乃召升阶。文宗自吟定《送客西江诗》,吟罢益喜,因禁中瑞锦,仍令大录所著古体诗以献。寻迁谏议大夫、知匦事。
是岁,李训事败伏诛,衣冠横罹其祸,中外危疑。及改元御殿,中尉仇士良请用神策仗卫在殿门;定抗疏论罢,人情危之。又请许左右史随宰臣入延英记事,宰臣不乐。二年,改太子詹事。三年,宰臣郑覃拜太子太师,欲于尚书省上事。定奏曰:“据《六典》,太师居詹事府,不合于都省礼上。”乃诏于本司上事,人推美之。四年,迁卫尉卿。是岁,上章请老,诏以左散骑常侍致仕。会昌六年,改工部尚书而卒。
先长庆中,源寂使新罗国,见其国人传写讽念定所为《黑水碑》、《画鹤记》。韦休符之使西番也,见其国人写定《商山记》于屏障。其文名驰于戎夷如此。
①衣冠:士大夫。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一十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定之过:责备。
B.复书责以贵傲而返其遗:赠品。
C.刑赏或乖:悖理。
D.因禁中瑞锦锡:赏赐。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舞曲成定/总乐工阅于庭定/立于其间/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翰林学士李珏对曰/此冯定也/文宗喜问/曰/岂非能为古章句者耶/
B.舞曲成定/总乐工阅于庭定/立于其间/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翰林学士李珏对曰/此冯定也/文宗喜/问曰/岂非能为古章句者耶/
C.舞曲成/定总乐工阅于庭/定立于其间/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翰林学士李珏对曰/此冯定也/文宗喜问/曰/岂非能为古章句者耶/
D.舞曲成/定总乐工阅于庭/定立于其间/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翰林学士李珏对曰/此冯定也/文宗喜/问曰/岂非能为古章句者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定性情高傲。曾与于頔交好,到襄阳拜访于頔,门吏未能及时通报,冯定就转身离开,后又拒绝接收于頔馈赠的礼物,并写信指责于頔显贵后傲慢无礼。
B.冯定常遭受猜忌。因身患肺病有时候不能及时赶到官府,被大学士怀疑为依仗才华怠慢工作;郢州刺史任上被诬告强夺人妻、中饱私囊,并因此而被免职。
C.冯定敢于进言。上疏劝阻派神策军执仪仗在殿门护卫,请求允许左右史跟随宰相进入延英殿记事,上奏章建议太子太师应该依据《六典》到詹事府处理公务。
D.冯定文才出众。贞元年间高中进士科。贡士考试居上第。文章和名声传播远扬,《黑水碑》《画鹤记》在新罗国传抄吟咏,《商山记》被西番人写在屏风上。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頔惭,笞军吏,驰载钱五十万,及境谢之。
(2)是岁,李训事败伏诛,衣冠横罹其祸,中外危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7-06 04:58: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睿慕历代孝廉,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嘘欷。十岁丧母,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神武,哭泣呕血。文宣受禅,进爵为王。

天保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咸谓一时之要。睿对之叹曰:“三军皆饮温水,吾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竟不一尝,兵人感悦。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至今号曰赵郡王泉。睿后因侍宴,帝从容谓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有如此长史不?”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邺,拜尚书令。

河清三年,周师及突厥至并州。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睿叩马谏,乃止。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乃还。于是以睿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拜太尉,监五礼。

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武成崩,睿与冯翊王润等奏后主云:“和士开不宜仍居内。”并入奏太后,因出士开为兖州刺史。太后欲留过百日,睿正色不许。旦欲入朝,妻子咸谏止之。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睿执之弥固。出至永巷,被执送华林园,于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杖杀之,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高睿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B.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C.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D.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孝”是孝顺父母,“廉”是为官廉正,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通过选举孝廉,在社会上造成“孝顺父母,廉能正直”的舆论和风尚,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教育作用。
B.崩是古代帝王或王后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如驾崩、崩殂、崩溃、山陵崩。
C.刺史,古职官,汉武帝时始置,刺,有检核问事之义,故初为监察官,后变成军事行政长官,大致相当于后来的太守,知州等,但各朝各代职责又稍有不同。
D.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严格,部分爵位世袭或降等世袭。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睿抚慰刚迁居来的老百姓,酌量设置戍边的烽火台,很有章法,使士兵和老百姓感到很安心。
B.高睿好学勤政,深得帝王信任。北齐建立后,他历经文宣、孝昭、武成等皇帝,多次因孝顺而被重用,官至太尉、尚书令等职。
C.高睿认为国家的事情最重要,宁愿以死效忠,也不忍心看到朝廷灭亡。
D.高睿敢于犯言直谏,毫不退让。武成帝去世后,他坚持将太后身边的和士开调任外职,面对太后求情和家人的劝阻,他不为所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
(2)“吾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竟不一尝,兵人感悦。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去病死后,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甚见亲信。后元二年,上病笃,光弟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于是诈令人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疑有非常当与渚大臣共执退光。明旦,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

昭帝崩,亡嗣。承皇太后诏,迎昌邑王贺。贺者,武帝孙。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般,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县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诏曰:“可。”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等弩怯,不能杀身报德。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

近亲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成称述焉。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洗沐赐御衣,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而光奉上皇帝玺绶,谒于高庙,是为孝宣皇帝。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于是诈令人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疑有非常/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
B.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于是/诈令人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疑有非常/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
C.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于是诈令人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疑有非常/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
D.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于是诈令人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疑有非常/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皇帝称号有尊号、谥号、庙号、年号。
B.副车在文中指皇帝的从车。有时指皇帝的女婿,清代指称乡试的副榜贡生。
C.宗庙是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通常天子七庙,诸侯四庙,大夫三庙。
D.曾孙是亲属称谓,是指儿子的孙子,或称孙子的儿子,也就是三世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霍光受到重用,奉诏辅佐。在武帝病危之际,他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接受遗诏辅佐少主,帮助八岁的昭帝,处理所有政务。
B.霍光受人忌恨,免于受责。燕王对霍光心怀怨恨,派人陷害霍光,霍光闻之后不敢入宫,昭帝却明断是非,对霍光进行安慰。
C.霍光大胆谏言,更立国君。霍光见刘贺行为荒淫,不能够担任天子,于是和群臣向太后陈述刘贺的不端并推荐新帝,得到其允诺。
D.霍光权势过盛,累及家族。霍光效力三代皇帝,位高权重,虽然深得武帝昭帝信任,但却被宣帝猜忌,因此霍光身死后,一族被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
(2)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让能,咸通十四年登进士第,释褐咸阳尉。宰相王铎镇汴,奏为推官。入为长安尉、集贤校理。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入为监察。牛蔚镇兴元,奏为节度判官。

黄巢犯京师,奔赴行在,拜礼部郎中、史馆修撰。寻以本官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谢日,面赐金紫之服,寻召充翰林学士。上在蜀,关东用兵,征发招怀,书诏云委。让能词才敏速,笔无点窜,动中事机,僖宗嘉之,累迁户部侍郎。从驾还京,加礼部尚书,进阶银青光禄大夫,封建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沙陀逼京师,僖宗仓皇出幸。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驾在凤翔,朱玫兵遽至;僖宗急幸宝鸡,近臣唯让能独从。翌日。孔纬等六七人至。邠师攻关,帝幸梁、汉,栈道为石协所毁,崎岖险阻之间,不离左右。帝顾谓之曰:“朕之失道,再致播迁。险难之中,卿常在侧,古所谓忠于所事,卿无负矣!”让能谢曰:“臣家世历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捍牧圉,臣之幸也。”至褒中,加金紫光禄大夫,改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时朱玫立襄王称制,天下牧伯附之者十六七,贡赋殆绝。朝士才十数人,行帑(tǎng,府库)无寸金,廪无颗粒,卫兵不宿饱。帝垂泣侧席,无如之何。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京师平,特进、中书侍郎,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进封襄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驾在凤翔,李昌符作乱,倏然变起,让能单步入侍。时朝臣受伪署者众,法司请行极法,以戒事君。让能固争之,获全者十七八。

(选自《旧唐书·杜让能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B.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C.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D.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谓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文中指考中进士后授官。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六部还包括吏、礼、兵、刑、工。
C.“拜、迁、进阶、兼”这几个词都表示官职的提升。
D.食邑,文中指中国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让能对皇上十分忠诚。沙陀军进犯京城,僖宗仓皇离京出走,让能听到发生祸变就出宫随驾;后来皇上逃离凤翔前往宝鸡,他也始终不离左右。
B.杜让能有谦逊精神。皇上想要晋升杜让能为金紫光禄大夫,让能谦让地说自己家世代蒙受国家优厚恩惠,婉言拒绝了皇上的赏赐。
C.杜让能镇定地面对危局。朱玫拥立襄王行使皇帝权力时,朝廷官员大都归附,僖宗皇帝束手无策,让能镇定地提出对策,最终解决了危机。
D.杜让能敢于提不同意见。当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奏请皇帝对接受伪朝委任的人处以极刑来警诫官员时,让能坚决力争,使其中大部分的人得以保全。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
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③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 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
是时征役敏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统上疏曰:“今强敌未殄,海内未义,三军有无已之役,江境有不释之备,征赋调数,由来积纪,加以殃疫死丧之灾,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闻此之日,心若焚燎。思寻所由,小民无知,既有安土重迁之性,且又前后出为兵者,生则困苦无有温饱,死则 委弃骸骨不反,是以尤用恋本畏远,同之于死。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愿殿下少以万机余间,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馀之民,阜人财之用。臣统之大愿,足以死而不朽矣。”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悉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逐行之。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骆统传》)
【小题1】对下列名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问其故 数:屡次
B.诚如是,何不告我   诚:确实
C.三军有无已之役    已:停止
D.愿殿下少以万机余间  少:不多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骆统心系黎民的一组是( )
①事适母甚谨
②统为之饮食衰少
③民户过万,戚叹其惠理
④统志在补察,荀所闻见,夕不待旦
⑤育残馀之民,阜人财之用
⑥统与严圭共拒破之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统身世坎坷,细小父亲遇害,母亲改嫁,但他心胸开阔,不仅理解母亲,而且担心母亲对其放心不下,与母亲离别时故事不回头看。
B.当时因为战乱,赋税兵役繁多,又遭瘟疫流行,百姓农户数量减少,骆统非常担忧,上奏疏请求孙权思考察省,深谋远虑,体恤民情。
C.骆统认为战募的做法在民间助长邪恶,败坏风俗,滋生出离心叛逆思想,应当急速停止,孙权和他反复商讨,最终实行了他的主张。
D.黄琥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严圭任湍须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2)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小题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B.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C.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D.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小题2】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舞阳侯樊哙者”中的侯,爵位中的一种。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春秋时期有公、候、伯、子、男五等。
B.从体例上来看,我国古代的史书有多种,其中《左传》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史记》是纪传体。
C.列传记载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记载贵族王侯的历史。
D.陛,是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殿下,也是对帝王的尊称。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垂名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异,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
C.刘邦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精神疲惫,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教材中的《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小题4】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