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邰,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邰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侯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邰候舍。时夏夕露坐,邰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邰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邰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邰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邰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邰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安帝,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邰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邰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邰传》)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B.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C.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D.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是汉代官职,官属祭酒,主教育。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B.“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C.“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D.崩,指帝王或王室成员之死。古代中国不同阶层的人去世的说法不同,除“崩”以外,还有“卒”“不禄”“薨”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邰通晓“五经”,擅长占卜之术。李邰根据夏夜天上星星的移动推算出,在他负责的馆舍里住宿的两个人,就是朝廷派来找自己的人。
B.李邰审时度势,机智应变。李邰劝太守远离专权骄横的窦宪,建议未被采纳后又自请同行送贺礼,故意延误行程,使太守免遭免官之难。
C.李邰吏能卓著,有忠义气节。元初四年,李郃代替袁敞做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有忠臣的气节,但因受人请托的事被罢免了官职。
D.李邰行事功成不居,淡泊名利。李邰暗中筹谋拥立顺帝,因孙程等人事先成功而功名不显,后经翟酺上书被封为涉都侯,辞让不受。
【小题4】分别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
(2)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11 11:17: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梁鸿列传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
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疾且困,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子于嬴博之间,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小题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B.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C.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D.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鸿的父亲梁让,在王莽时期曾担任城门校尉,被封为修远伯,梁让他作为后人奉祭远古时期的少昊帝金天氏,居住在北地郡并在那里去世。
B.梁鸿在上林苑中放牧猪群的时候,曾经不小心遗落了火种引起火灾,火势蔓延烧毁了他人的房舍,梁鸿就用所畜养的生猪来赔付他们。
C.梁鸿后来向东出函谷关,路过京城洛阳,作了一首《五噫之歌》,肃宗皇帝听说后赶紧派人访求他,但梁鸿不愿接受朝廷任用,带着妻子隐居在齐鲁之间。
D.梁鸿带着妻子背井离乡,替人帮佣以谋生,妻子仍然对他敬重非常,主人家也因此认为他不是普通人。
【小题4】请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2)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人也。世吏二千石。父宏,预章都尉。晨初娶光武姊元①。王莽末,光武尝与兄伯升及晨俱之宛,与穰人蔡少公等宴语。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公刘秀乎?”光武戏曰:“何用知非仆耶?”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及光武与家属避吏新野,舍晨庐,甚相亲爱。晨因谓光武曰:“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耶?”光武笑不答。及汉兵起,晨将宾客会棘阳。汉兵败小长安,诸将多亡家属,光武单马遁走。遇女弟伯姬,与共骑而奔。前行复见元,趣令上马。元曰:“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会追兵至,元及三女皆遇害。汉兵退保棘阳,而新野宰乃污晨宅,焚其冢墓。宗族皆恚怒,曰:“家自富足,何故随妇家人入汤镬中?”最终无恨色。

更始立,以晨为偏将军。与光武略地颍川,俱夜出昆阳城,击破王寻、王邑。又别徇阳翟以东,至京、密,皆下之。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乃遣晨归郡。光武追铜马、高胡群贼于冀州,晨发积射士千人,又遣委输给军不绝。光武即位,封晨房子侯。

晨好乐郡职,由是复拜为中山太守,吏民称之,常为冀州高第。十三年,更封南變侯。入奉朝请,复为汝南太守。十八年,行幸章陵,征晨行廷尉事。从至新野,置酒酣宴,赏赐数百千万,复遣归郡。晨兴鸿郤陂数千顷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明年,定封西华侯。二十五年卒。乘舆与中宫亲临丧送葬。谥曰惠侯。

(节选自《后汉书·邓晨列传》)

(注)①元:光武帝刘秀姊,邓晨妻子。
【小题1】选择下面断句正确的一句(   )
A.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耶
B.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耶
C.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耶
D.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耶
【小题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守,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B.都尉,官名。战国时始置。秦灭六国,以其地为郡,置郡守、丞、尉。尉典兵,是比将军略低的武官。汉景这帝时改秦之郡尉为都尉,辅佐郡守并掌全郡的军事。
C.侯,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之一,属第二等。
D.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自己定,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少公从面相学的角度,认为刘秀将来会成为天子。在座的人都认为这只是说笑,只有邓晨相信并感到高兴。
B.邓晨喜欢担任郡守的官职,在光武帝时期,他先后担任过常山太守、中山太守、汝南太守等职务。特别是任中山太守和汝南太守时治理有方,获得赞誉。
C.光武帝从蓟到信都后,邓晨主动到巨鹿要求跟从。但光武帝认为他与其一人跟随,不如回到郡中,成为自己北方道路上的主人,能为自己提供更大的帮助。
D.在汉军起事时,邓晨就带领宾客响应。汉军兵败后,妻女遇害,家庭及祖先冢墓都受到牵连,宗族的人都为他感到不值,但邓晨却没有怨言。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尝与兄伯升及晨俱之宛,与穰人蔡少公等宴语。
(2)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八年,帝自西征嚣,至漆,诸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计冘豫未决。会召援,夜至,帝大喜,引入,具以群议质之。援因说隗嚣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至第一,嚣众大溃。

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是时,朝臣以金城破羌之西,涂远多寇,议欲弃之。援上言,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则为害不休,不可弃也。帝然之,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

十三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诸种为寇,杀长吏。援四千余人击之,至氐道县,羌在山上,授军据便地,夺其水草,不与战,羌遂穷困,豪帅数十万户亡出塞,诸种万余人悉降,于是陇右清静。

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傍县尝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后稍定,郡中服之。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

(节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
B.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
C.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
D.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玺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秦以后泛指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公文、命令等。
B.羌,中国西部的古老民族,汉代羌人分布广,部落多。参狼羌,是羌人的一支。
C.曹,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诸曹,犹言各部,亦可借指各部的官员。
D.虎贲,官名。皇宫卫队将领。汉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历代沿用,至唐始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援深受皇帝信任。皇帝西征隗嚣,将领们认为王师不同一般,不应深入险地。马援为皇帝分析西征形势,皇帝坚定信心,挥师进攻,得以大败隗嚣。
B.马援具有战略眼光。他认为破羌以西的城池大都完整牢固,易于坚守,那里土地肥沃,适宜耕种,水利灌溉通畅,战略地位重要,不能放弃。
C.马援作战成果显著。他抗击异族内侵,占据有利地形,夺取其水源草原,与其作战英勇果敢,迫使参狼羌逃到塞外,其余各部一万多人都投降。
D.马援善于治理地方。其施政注重总览大体,如果大族人家欺侮平民百姓,或者狡猾的羌人想聚众闹事,他作为当地太守,一定会亲自处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至第一,嚣众大溃。
(2)援辄曰:“此丞、缘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邀游。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商,字伯夏,统之曾孙也。永建元年,袭父封乘氏侯。三年,顺帝选商女及妹入掖庭,迁侍中、屯骑校尉。阳嘉元年,女立为皇后,妹为贵人,加商位特进,其岁执金吾。二年,封子冀为襄邑侯,商让不受。三年,以商为大将军,固称疾不起。四年,使太常桓焉奉策就第即拜,商乃诣阙受命。商自以戚属居大位,每存谦柔,虚己进贤,辟汉阳巨览、上党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于是京师翕然,称为良辅,帝委重焉。每有饥馑,辄载租谷于城门,赈与贫餧,不宣己惠。检御门族,未曾以权盛干法。然宦者忌商宠任,反俗陷之。永和四年,中常侍张速逵、蘧政等人连谋共谮商及中常侍曹腾、盂贲,云欲征诸王子,图议废立,请收商等案罪。帝曰:“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逵等知言不用,惧迫,遂出矫诏收缚腾、贲于省中。帝闻震怒,敕宦者急收逵等。辞所连染及在位大臣,商乃上疏曰:“《春秋》之义,功在元帅,罪止首恶,故赏不僭溢,刑不淫滥。窃闻考中常侍张逵等,辞语多所牵及。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因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帝乃纳之,罪止坐者。六年秋,商病笃,敕子冀等曰:“吾以不德,享受多福。生无以辅益朝廷,死必耗废帑臧。方今边境不宁,盗贼未息,岂宜重为国损!气绝之后,载至冢舍,即时殡敛。敛以时服,无更裁制。祭食如存,无用三牲。”及薨,帝亲临丧,诸子欲从其诲,朝廷不听,赐以器物二十八种,钱二百万,布三千匹。及葬,赐谥忠侯。
(节选自《后汉书·梁统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B.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因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C.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D.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建元年,永建是年号。年号,汉武帝首创以纪年。古制: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B.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例如“拜为上卿”。
C.诣阙,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D.三牲,亦称太牢,是古代祭祀用的供品,一般指猪、牛、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商谦恭温和,虚心荐贤。他虽然贵为皇后之父,却并不以此自恃,相反而是谦和地举荐贤才,受到京城人一致称颂。
B.梁商为官自律,反遭陷害。他严格约束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不曾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却因深得皇帝宠爱,遭到宦官们诬陷。
C.梁商顾全大局,及时上疏。他虑及张逵等人的供词牵连众多,可能累及无辜,影响恶劣,所以立即上疏,建议皇帝尽早结案。
D.梁商心系国家,反对厚葬。他活着没有好好为朝廷效力,因此希望死后不要在其丧事上让本就内忧外患的朝廷再耗费国库。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
(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董宣传(节选)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①苍头②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③,宣于夏门事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官诉帝④,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槛,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⑤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⑥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湖阳公主: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下文又称“主”。②苍头;奴仆。③骖乘;在车右边陪乘。④帝:即汉光武帝。⑤黄门:指宦官。⑥文叔;刘秀的字。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欲杀之   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血面   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宣叩头主   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宜悉以诸吏   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小题3】谈谈你阅读本文后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