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玭,澶州人。家富于财。晋天福中,以纳粟助边用,补集贤小史,调濮州司户参军。刺史白重进以其年少,欲试以事,因以滞狱授之。玭为平决,悉能中理。重进移刺虢、成二州,连辟为从事。会契丹构难,秦帅何重建献地于蜀,孟知祥署高彦俦秦州节度,成为支郡,因署玭秦、成、阶等州观察判官。
周显德初,命王景帅兵讨秦凤。彦俦出兵救援,未至,闻军败,因溃归。玭闭门不纳,召官属谕之曰:“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我辈安忍坐受其祸?去危就安,当在今日。”众皆俯伏听命。玭遂以城归朝。世宗欲命以藩镇,宰相范质不可,乃授郢州刺史,历汝、密、泽三州刺史。
建隆中,入为宗正卿。乾德初,出为泰州刺史。二年,改左监门卫大将军、判三司。玭狂躁幸直,多忤上旨,太祖颇优容之。尝廉得宰相赵普私市秦、陇大木事,潜以奏白,然惧普知,因称足疾求解职。五年春,罢使,守本官。自是累献密疏,皆留中不出,常疑普中伤。六年,诣阙,纳所授告命,诏勒归私第。又请退居郓州,不许。玭不胜忿,逾年,伺普入朝,马前扬言其短。上闻之,召玭及普于便殿,面质其事。玭大言诋普贩木规利,上怒,促令集百官逐普,且谕其事。王溥等奏玭诬罔大臣,普事得解。上诘责玭,命武士挝之,令御史鞫于殿庭。普为营救,得宽其罚,黜为汝州牙校。太平兴国三年卒,年五十八。
(选自《宋史·赵玭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
B.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
C.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
D.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进刺虢、成二州 移:调任
B.玭狂躁婞直,多上旨   忤:遵从
C.玭大言诋普贩木利 规:谋取
D.为汝州牙校   黜:贬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玭因为交纳粮食资助边防之用,补为集贤小史,调为濮州司户参军。刺史白重进在虢州、成州二州任刺史时,连续征召他为从事。
B.高彦俦出兵救援秦凤,溃逃回来。赵玭闭门不接纳,并召集官属后以城归附后周。世宗想任命他为节度使,后来被授予郢州刺史。
C.赵玭探知赵普入朝,在马前大声宣扬赵普的短处,此事惊动了皇上,后来王溥等人上奏说赵玭诬蔑大臣,赵普的事情才得以解决。
D.赵玭急躁刚直,太祖颇为宽容他。由于赵普中伤,赵玭罢使职后多次上书秘密奏疏都被留在禁中没有批示,因此他十分忿恨赵普。
【小题4】把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史白重进以其年少,欲试以事,因以滞狱授之。
(2)尝廉得宰相赵普私市秦、陇大木事,潜以奏白,然惧普知,因称足疾求解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9-19 04:51: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庆,字更兴。幼聪敏有器量,博览群书。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
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做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尽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三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与。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偿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周文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进争之。周文逾怒:“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气不挠,抗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周文悟而赦茂,已不及矣。周文黯然,明日,谓庆:“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小题1】对下列各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都兵郎中   除:免去了
B.昔于公断无私   狱:案件
C.今欲伏 首:首脑
D.实不敢死 爱:爱护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柳庆机智多谋的一组是(    )
①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
②乃做匿名书,多榜官门
③庆辞气不挠,抗声曰
④庆乃复施免罪之牒
⑤昔于公断狱无私
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与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⑤⑥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庆自幼聪明大度,博览群书,受朝庭器重,被任命为尚书都兵郎中。
B.惩治孟氏,体现了柳庆不畏权贵、严明执法的可贵精神,在他的管治下,贵戚不得不老实。
C.在破获劫案中,柳庆诱引罪犯自供于世,表现出超人的智谋。
D.柳庆辞气不挠,冒死进争,终于使周文“悟而赦茂”,使王茂保全了性命,这体现出他敢于直谏的高尚品格。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
(2)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从愿,相州临漳人,后魏度支尚书昶六代孙也。自范阳徙家焉,世为山东著姓。冠明经举,授绛州夏县尉,又应制举,拜右拾遗。俄迁右肃政监察御史,充山南道黜陟巡抚使,奉使称旨,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中书舍人。睿宗践祚,拜吏部侍郎。

中宗之后,选司颇失纲纪,从愿精心条理,大称平允。其有冒名伪选及虚增功状之类,皆能擿发其事。典选六年,前后无及之者。上嘉之,特与一子太子通事舍人。从愿上疏乞回恩赠父,乃赠其父吉阳丞敬一为郑州长史。

初,高宗时裴行俭、马载为吏部,最为称职。及是,从愿与李朝隐同时典选,亦有美誉。时人称曰:吏部前有马、裴,后有卢、李。

开元四年,上尽召新授县令,一时于殿庭策试,考入下第者,一切放归学问。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十一年,拜工部尚书。御史中丞宇文融承恩用事,以括获田户之功,本司校考为上下,从愿抑不与之。融颇以为恨,密奏从愿广占良田,至有百余顷。其后,上尝择堪为宰相者,或荐从愿,上曰:“从愿广占田园,是不廉也。”遂止不用。从愿又因早朝,途中为人所射,中其从者,捕贼竟不获。时议从愿久在选司,为被抑者所仇。

十六年,东都留守。时坐子起居郎论粜米入官有剩利,为宪司所纠,出为绛州刺史,再迁太子宾客。二十年,河北谷贵,敕从愿为宣抚处置使,开仓以救饥馁。使回,以年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书,听致仕,给全禄。

二十五年卒,年七十余,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文。

(选自《旧唐书·卢从愿传》,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B.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C.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D.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赐绢百匹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即“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制举,历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
C.工部,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是主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
D.致仕,是封建社会官员退休后被朝廷重新征召做官的一种专有称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从愿出身名门,才干出众。卢从愿是范阳卢姓名门望族的裔孙,任山南道黜陟巡抚使时,处理政务符合皇上心意,屡受皇上提拔。
B.卢从愿整顿朝纲,成绩斐然。中宗时朝中选拔官员的纲纪失常,乱象丛生,不一而足,卢从愿大刀阔斧地加以整顿,使之有条有理。
C.卢从愿不畏权贵,受人敌视。卢从愿长期在吏部任职,坚持原则,为此受人忌恨,宇文融就秘奏从愿广占良田,更有甚者冷箭暗算。
D.卢从愿治政有功,却不廉洁。卢从愿广占良田,被皇上否决了任职宰相;后私自给官府卖米获利被宪司揭发获罪,被贬为绛州刺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尽召新授县令,一时于殿庭策试,考入下第者,一切放归学问。
(2)御史中丞宇文融承恩用事,以括获田户之功,本司校考为上下,从愿抑不与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绪,字思曼,吴郡吴人也。绪少知名,清简寡欲,叔父镜谓人曰:“此儿,今之乐广也。”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都令史谘郡县米事,绪萧然直视,不以经怀。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吏部尚书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尝与客闲言,一生不解作诺。时袁粲、褚渊秉政,有人以绪言告粲、渊者,即出绪为吴郡太守,绪初不知也。绪善言,素望甚重,太祖深加敬异。仆射王俭谓人曰:“北士中觅张绪,过江未有人,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寻加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四年,初立国学,以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绪既迁官,上以王延之代绪为中书令,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绪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常云何平叔所不解《易》中七事,诸卦中所有时义,是其一也。世祖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绪每朝见,世祖目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长沙王晃属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绪以资籍不当,执不许。晃遣书佐固请之,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七年,竟陵王子良领国子祭酒,世祖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辞祭酒以授张绪,物议以为云何?”子良竟不拜。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清言端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辨餐,然未尝求也。卒时年六十八。

(选自《南齐传》卷三十三,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B.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C.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D.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事:汉代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泛指一般属官。
B.尚书: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的官员,隋唐时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的总长官,统管六部。
C.东宫:是我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来借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D.祭酒:汉魏以后的官职名。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绪德行高尚,深受敬重。朝廷官员一致推崇他的风度,王俭到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经,为了使自己更接近张绪,便把僧达道人换了个地方。
B.张绪不阿附顺从权贵。他曾经跟人说过自己一生都不懂得阿谀顺从人,后来长沙王萧晃想用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坚决不同意。
C.张绪对《周易》很有见解。他经常讲何平叔所不明白的《易》中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各卦的规律所决定的卦义。
D.张绪看淡利禄钱财。他平时很少谈及财物,常常一有钱财就分发给他人,有时自己一整天都不吃东西,就算饿了也不要门生弄吃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
(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晟,初名凤,又名忌,密州人也。好学,有文辞,尤长于诗。少为道士,居庐山简寂宫。常画唐诗人贾岛像置于屋壁,晨夕事之。简寂宫道士恶晟,以为妖,以杖驱出之。乃儒服北之赵、魏,谒唐庄宗于镇州,庄宗以晟为著作佐郎。
天成中,朱守殷镇汴州,辟为判官。守殷反,伏诛,晟乃弃其妻子,亡命陈、宋之间。安重诲恶晟,以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
晟奔于吴。是时,李昇方篡杨氏,多招四方之士,得晟,喜其文辞,使为教令,由是知名。晟为人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昇尤爱之,引与计议,多合意,以为右仆射。
周世宗征淮,李景惧,始遣泗州牙将王知朗至徐州,奉书以求和,世宗不答。又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不答。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谟与晟等皆言景愿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岁贡百万以佐军。而世宗已取滁、扬、濠、泗诸州,欲尽取淮南乃止,因留使者不遣,而攻寿州益急。谟等见世宗英武非景敌,而师甚盛,寿春且危,乃曰:“愿陛下宽臣五日之诛,容臣还取景表,尽献淮北诸州。”世宗许之,遣供奉官安弘道押德明、崇质南还,而谟与晟皆见留。德明等还,景悔,不肯割地。世宗亦以暑雨班师,留李重进、张永德等分攻庐、寿,周兵所得扬、泰诸州,皆不能守,景兵复振。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有隙,永德上书言重进反,世宗不听。景知二将之相疑也,乃以蜡丸书遗重进,劝其反。
初,晟之奉使也,语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吾终不负永陵一抔土也。”永陵者,昇墓也。及崇质还,而晟与钟谟俱至京师,馆于都亭驿,待之甚厚,每朝会入阁,使班东省官后,召见必饮以醇酒。已而周兵数败,尽失所得诸州,世宗忧之,召晟问江南事,晟不对,世宗怒,未有以发。会重进以景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曰:“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人皆杀之。晟临死,世宗犹遣近臣问之,晟终不对,神色怡然,正其衣冠南望而拜曰:“臣惟以死报国尔!”乃就刑。晟既死,钟谟亦贬耀州司马。其后,世宗怒解,怜晟忠,悔杀之,召拜钟谟尉少卿。景已割江北,遂遣谟还,而景闻晟死,亦赠鲁国公。
(节选自《新五代史·孙晟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 副:带领
B.乃以蜡丸书遗重进 遗:送给
C.馆于都亭驿    馆:住宿
D.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 收:逮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著作佐郎是著作郎下的属官。三国魏开始设置著作郎,属中书省,掌编撰国史。
B.判官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官名,始设于隋朝,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
C.蜡丸书指的是封在蜡丸中的密件。古时为了方便传送与保密,将书信藏于蜡丸。
D.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商旅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如都亭驿、孟城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晟自幼多磨难。少年时做道士,因早晚拜会贾岛画像而被误认为妖怪,被道士用木杖驱赶。担任朱守殷的判官,因朱守殷造反被杀而顾不上妻子和孩子,只身逃亡到陈、宋之间。
B.孙晟有文才。因文章出色被李昇任命为教令,孙晟由此得名。孙晟先天口吃,但坐定后健谈善辩、话锋生动,使听的人忘了疲倦。商量大事很合李昇心意,被任命为右仆射。
C.孙晟临危受命。周世宗征伐淮南,李景恐惧,两次派人求和、称臣,但周世宗不答应。李景于是派遣孙晟奉表割地求和,周世宗依旧不答应,扣留孙晟作为人质。
D.孙晟忠心耿耿。孙晟奉命出使求和之前,就明白此行难免一死。尽管周世宗厚遇孙晟,但孙晟拒绝回答周世宗对江南战事的询问。被害之前,孙晟正衣冠南望而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重诲恶晟,以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
(2)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有隙,永德上书言重进反,世宗不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也。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事南唐。李璟使掌亲军,以为武昌军节度使。周师征淮,先遣李榖攻自寿春,璟遣将刘彦贞周兵,以仁赡为清淮军节度使,镇寿州。李榖退守正阳浮桥,彦贞见周兵之却,意其怯,急追之。仁赡以为不可,彦贞不听,仁赡独按兵城守。彦贞果败正阳。

世宗攻寿州,围之数重,以方舟载炮,自淝河中流击其城;又束巨竹数十万竿,上施版屋,号为“竹龙”,载甲士以攻之;又决其水砦入于淝河。攻之百端,自正月至于四月不能下,而岁大暑,霖雨弥旬,周兵营寨水深数尺,淮、淝暴涨,炮舟竹龙皆飘南岸,为璟兵所焚,周兵多死。世宗东趋濠梁,以李重进为庐、寿都招讨使。璟亦遣其元帅齐王璟达等列砦紫金山下,为夹道以城中。而重进与张永德两军相疑不协,仁赡屡请出战,璟达不许,由是愤惋成疾。

明年正月,世宗复至淮上,尽破紫金山砦,坏其夹道,璟兵大败,诸将往往见擒,而璟之守将,或走或降,皆不能守,虽璟君臣亦皆震慑,奉表称臣,而仁赡独坚守,不可下。世宗使璟所遣使者孙晟等至城下之,仁赡子崇谏幸其父病,谋诸将出降,仁赡立命斩之,监军使周廷构哭于中门救之,不得,于是士卒皆感泣,愿以死守。

三月,仁赡病甚,已不知人,其副使孙羽诈为仁赡书,以城降。世宗命舁仁赡至帐前,叹嗟久,赐以玉带、御马,复使入城养疾,是日卒。制曰:“刘仁赡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可比!”乃拜仁赡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

世宗遣使吊祭,追封彭城郡王。李璟闻仁赡卒,亦太师。寿州故治寿春,世宗其难克,遂徙城下蔡,而复其军曰忠正军,曰:“吾以旌仁赡之节也。”

(选自《新五代史•死节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璟遣将刘彦贞周兵 拒:抵御。
B.为夹道以城中   属:交付。
C.世宗使璟所遣使者孙晟等至城下之  示:告知。
D.李璟闻仁赡卒,亦太师    赠:追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彦贞果败正阳 冰,水为之,而寒
B.谋诸将出降 彼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叹嗟久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世宗其难克,遂徙城下蔡 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仁赡的“忠诚节操”的一组是
①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②彦贞不听,仁赡独按兵城守③重进与张永德两军相疑不协,仁赡屡请出战④仁赡独坚守,不可下⑤谋与诸将出降,仁赡立命斩之⑥刘仁赡尽忠所事,抗节无亏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世宗攻打寿州时,虽采用了“炮舟”“竹龙”等新颖的战法,但由于刘仁赡指挥军队誓死守城,加之天气炎热,连日多雨,河水暴涨,最终只得奔赴濠梁。
B.李重进和张永德两军互相猜疑,不和,正是彻底打败周的军队的有利时机,但李璟达一再不许出战,致使南唐错失了良机,刘仁赡因愤恨而生病。
C.“世乱识忠臣”,刘仁赡能杀子明“节”,就绝不可能临死变节,所以他的副使孙羽伪造他的信件投降,李璟不但不信,还给予了他“抗节无亏”的好评。
D.刘仁赡虽是南唐之臣,但他坚守节操为国而死,也赢得了周世宗的敬重。周世宗不仅派人吊祭他,还追封他为彭城郡王。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彦贞见周兵之却,意其怯,急追之。
(2)璟兵大败,诸将往往见擒。
(3)吾以旌仁赡之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