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晟,初名凤,又名忌,密州人也。好学,有文辞,尤长于诗。少为道士,居庐山简寂宫。常画唐诗人贾岛像置于屋壁,晨夕事之。简寂宫道士恶晟,以为妖,以杖驱出之。乃儒服北之赵、魏,谒唐庄宗于镇州,庄宗以晟为著作佐郎。
天成中,朱守殷镇汴州,辟为判官。守殷反,伏诛,晟乃弃其妻子,亡命陈、宋之间。安重诲恶晟,以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
晟奔于吴。是时,李昇方篡杨氏,多招四方之士,得晟,喜其文辞,使为教令,由是知名。晟为人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昇尤爱之,引与计议,多合意,以为右仆射。
周世宗征淮,李景惧,始遣泗州牙将王知朗至徐州,奉书以求和,世宗不答。又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不答。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谟与晟等皆言景愿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岁贡百万以佐军。而世宗已取滁、扬、濠、泗诸州,欲尽取淮南乃止,因留使者不遣,而攻寿州益急。谟等见世宗英武非景敌,而师甚盛,寿春且危,乃曰:“愿陛下宽臣五日之诛,容臣还取景表,尽献淮北诸州。”世宗许之,遣供奉官安弘道押德明、崇质南还,而谟与晟皆见留。德明等还,景悔,不肯割地。世宗亦以暑雨班师,留李重进、张永德等分攻庐、寿,周兵所得扬、泰诸州,皆不能守,景兵复振。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有隙,永德上书言重进反,世宗不听。景知二将之相疑也,乃以蜡丸书遗重进,劝其反。
初,晟之奉使也,语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吾终不负永陵一抔土也。”永陵者,昇墓也。及崇质还,而晟与钟谟俱至京师,馆于都亭驿,待之甚厚,每朝会入阁,使班东省官后,召见必饮以醇酒。已而周兵数败,尽失所得诸州,世宗忧之,召晟问江南事,晟不对,世宗怒,未有以发。会重进以景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曰:“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人皆杀之。晟临死,世宗犹遣近臣问之,晟终不对,神色怡然,正其衣冠南望而拜曰:“臣惟以死报国尔!”乃就刑。晟既死,钟谟亦贬耀州司马。其后,世宗怒解,怜晟忠,悔杀之,召拜钟谟尉少卿。景已割江北,遂遣谟还,而景闻晟死,亦赠鲁国公。
(节选自《新五代史·孙晟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 副:带领
B.乃以蜡丸书遗重进 遗:送给
C.馆于都亭驿    馆:住宿
D.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 收:逮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著作佐郎是著作郎下的属官。三国魏开始设置著作郎,属中书省,掌编撰国史。
B.判官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官名,始设于隋朝,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
C.蜡丸书指的是封在蜡丸中的密件。古时为了方便传送与保密,将书信藏于蜡丸。
D.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商旅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如都亭驿、孟城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晟自幼多磨难。少年时做道士,因早晚拜会贾岛画像而被误认为妖怪,被道士用木杖驱赶。担任朱守殷的判官,因朱守殷造反被杀而顾不上妻子和孩子,只身逃亡到陈、宋之间。
B.孙晟有文才。因文章出色被李昇任命为教令,孙晟由此得名。孙晟先天口吃,但坐定后健谈善辩、话锋生动,使听的人忘了疲倦。商量大事很合李昇心意,被任命为右仆射。
C.孙晟临危受命。周世宗征伐淮南,李景恐惧,两次派人求和、称臣,但周世宗不答应。李景于是派遣孙晟奉表割地求和,周世宗依旧不答应,扣留孙晟作为人质。
D.孙晟忠心耿耿。孙晟奉命出使求和之前,就明白此行难免一死。尽管周世宗厚遇孙晟,但孙晟拒绝回答周世宗对江南战事的询问。被害之前,孙晟正衣冠南望而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重诲恶晟,以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
(2)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有隙,永德上书言重进反,世宗不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14 11:18: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嵩,貌伟秀,美须髯。神龙元年,始调洺州参军事。桓彦范为刺史,待以异礼。河北黜陟使姜师度表为判官。开元初,擢中书舍人。时崔琳、正丘、齐澣皆有名,以嵩少术学,不以辈行许也,独姚崇称其远致。历宋州刺史,迁尚书左丞。

十四年,以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使。既赴军,有诏供帐饯定鼎门外,玄宗赋诗劳行。会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及烛龙莽布支陷瓜州,执刺史田元献;回纥又杀凉州守将,河、陇大震。帝择堪任边者,徒嵩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封兰陵县子。嵩以建康军使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完树陴坞,怀保边人。于时悉诺逻恭禄威憺诸部,吐蕃倚其健噬边,嵩乃纵反间,示疑端,赞普果诛之。使悉末明攻瓜州,守珪拒甚力,虏引却。会鄯州都督张志亮破贼青海西,高又遣副将杜宾客率强弩四千,与吐蕃战祁连城下,自晨斗迄端,乃大溃,斩一将,虏哭震山谷。露布至,帝大悦,授嵩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官一子,恩顾第一。

十七年,进兼中书令。自张说罢宰相,令缺四年,嵩得之,然常遥领河西节度。在公慎密,人莫见其际。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呼为亲家,仪物贵甚。俄封徐国公。

初,裴光庭与嵩数不协,光庭卒,帝委嵩择相,嵩推韩休。及休同位,峭正不相假,至校曲直帝前。嵩惭,乞骸骨。帝慰之曰:“联未厌卿,何庸去乎?”嵩伏曰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案得自遂因流涕帝为改容曰:“卿言切矣,朕未能决。弟归,夕当有诏。”俄遣高力士诏嵩曰:“朕将尔留,而君臣谊当有始有卒者。”乃授尚书右丞相,与休皆罢。是日,荆州进黄甘,帝以紫帉包赐之。擢子华给事中。年逾八十,士艳其荣。天宝八载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新唐书·列传二十六·萧嵩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嵩伏日/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因流涕
B.嵩伏日/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因流涕/
C.嵩伏口/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因流涕
D.嵩伏日/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因流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北,在古代指淮河以北的地区;古人以淮河为分界线划分南北,“河”则指淮河。
B.兵部,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考核以及兵籍、兵械、军令等,长官为兵部尚书。
C.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六代京师之地。
D.吐蕃,是古国名,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遣使到长安请婚,文成公主人藏和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嵩相貌英俊,并非人人赏识。他相貌俊秀,长有漂亮的胡须,虽然崔琳,正丘,齐游等人嫌弃他学问不深,但他还是受到了姚崇等人的赏识。
B.萧嵩擅长谋略,成功离间敌人。萧嵩看到悉诺逻恭禄战斗力强,就想除掉他,采取反间计,在吐蕃内部制造疑端,最后赞普把悉诺逻恭禄杀掉。
C.萧嵩通晓军事,不断立下军功。他让张守珪担任瓜州刺史,通过修建护城河而安抚边民,派遣杜宾客车领优秀弓箭手跟吐蕃激烈战斗而获胜。
D.萧嵩仕途颇顺,备受皇帝恩宠。他在边疆作战立功受到皇帝的奖赏,还担任过中书令等要职,儿子娶了公主,妻子也受到了皇帝的召见。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赴军,有诏供帐饯定鼎门外,玄宗赋诗劳行。
(2)初,裴光庭与嵩数不协,光庭卒,帝委嵩择相,嵩推韩休。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裴耀卿,字焕之。数岁能属文,擢童子举,稍迁相王府典签。王即帝位,授国子主簿,累迁长安令。旧有配户和市法,人厌苦,耀卿一切责豪门坐贾,豫给以直,绝僦欺之敝。及去,人思之。为济州刺史,会天子东巡,耀卿置三梁十驿,科敛均省,为东州知顿最,封禅还,次末州,宴从官,帝欢甚,谓张说曰:“前日出使巡天下,观风俗,察吏善恶,不得实。今朕有事岱宗,济州刺史裴耀卿上书数百言,至曰‘人或重扰,则不足以告成’,朕置书座右以自戒,此其爱人也。”俄徙宣州前此大水河防坏诸州不敢擅兴役耀卿曰非至公也乃躬护作役未讫有诏徙官耀卿惧功不成,弗即宣,而抚巡饬厉愈急,堤成,发诏而去。济人为立碑颂德。迁京兆尹。明年秋,雨害稼,京师饥,帝将幸东都,召问所以救人者。耀卿曰:“请置仓河口,以纳东租,然后官自顾载,分入河、洛。三门迫险,则旁河凿山,以开车道,运十数里,西仓受之。度宜徐运抵太原仓,趋河入渭,更无留阻,可减费巨万。”天子然其计,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转运使。天宝初,进尚书左仆射,俄改右仆射,而李林甫代之,上日,林甫到本省,具朝服佩剑,博士导,郎官唱案,礼毕,就耀卿听事,乃常服,以赞者主事导唱。林甫惊曰:“班爵与公同,而礼数异,何也?”耀卿曰:“比苦眩,不堪重衣。又郎、博士纷泊,非病士所宜。”林甫默然惭。
节选自《新唐书·装缩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徙宣州/前此大水/河防坏诸州/不敢擅兴役/耀卿曰/非至公也/乃躬护作役/未讫/有诏徙官/
B.俄徙宣州/前此大水/河防坏/诸州不敢擅兴役/耀卿曰/非至公也/乃躬护作役/未讫/有诏徙官/
C.俄徙宣州/前此大水/河防坏/诸州不敢擅兴役/耀卿曰/非至公也/乃躬护作/役未讫有诏/徙官/
D.俄徙宣州/前此大水/河防坏诸州/不敢擅兴役/耀卿曰/非至公也/乃躬护作/役未讫有诏/徙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巡,指古代天子巡视东方。最有名的是秦始皇的东巡,留下了泰山刻石等一系列的文物,最后死在东巡的路上。
B.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古人认为群山中秦山最高,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C.京兆尹,中国古代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之一,《张衡传》中的“游于三辅”,其中的“三辅”就包含京兆尹。
D.博士,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之,稍有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耀卿为政有方,受到人民的尊敬。他担任长安令时,改变以前的配户与和市之法,杜绝了欺瞒运费的弊端,等到他离职后,人们还思念他。
B.裴耀卿劝谏皇帝,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在皇帝东巡时,他上书几百字,说“百姓如果反复被扰,那就不能宣告有成就”,皇帝将这句话当做了座右铭。
C.裴耀卿为官能为民着想,而不仅仅是考虑自己的得失。他在宣州任职时,亲自操持河防工程,工程未完,朝廷将他调动他处,他却等堤坝建成后才宣布诏令。
D.裴耀卿行事低调,不事奢华,他改任为右仆射上任时,为警示李林甫,只穿平常衣服,由赞者主持导唱,让前来观礼的李林甫默然惭愧。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秋,雨害稼,京师饥。帝将幸东都,召问所以救人者。
(2)比苦眩,不堪重衣,又郎、博士纷泊,非病士所宜。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憎苍蝇赋

欧阳修

苍蝇,苍蝇,吾嗟尔之为生!既无蜂蚕之毒尾,又无蚊虻之利嘴。幸不为人之畏,胡不为人之喜?尔形至眇尔欲易盈杯盂残迈砧几余腥所希杪忽过则难胜若何求丙不足乃终日而营营。逐气寻香,无处不到,顷刻而集,谁相告报?其在物也虽微,其为害也至要。

若乃华榱广厦,珍簟方床,炎风之燠,夏日之长,神昏气蹙,流汗成浆,委四支而莫举,眊两目其茫洋。惟高枕之一觉,烦歊之暂忘。念尔而何负,乃于吾而见殃?寻头扑面,入袖穿裳,或集眉端,或沿眼眶,目欲瞑而复警,臂已痹而犹攘。于此之时,孔子何由见周公于仿佛,庄生安得蝴蝶而飞扬?徒使苍头丫髻,巨扇挥,咸头垂而腕脱,每立寐而颠僵。此其为害者一也。

又如峻宇高堂,嘉宾上客,沽酒脯,铺筵设席。聊娱一日之余闲,奈尔众多之莫敌!或集器皿,或屯几格。或醉醇酎,因之没溺;或投热羹,遂丧其魄。虽死而不悔,亦可戒夫贪得。尤忌赤头,号为景迹,一有沾污,人皆不食。奈何引类呼朋,摇头鼓翼,聚散倏忽,往来络绎。方其宾主献酬,衣冠俨饰,使吾挥手顿足,改容失色。于此之时,王衍何暇于清谈,贾谊堪为之太息!此其为害者二也。

又如醯醢之品,酱臡之制,及时月而收藏,谨瓶罂固济,乃众力攻钻,极百端而窥觊。至于大胾肥牲,嘉肴美味,盖藏稍露于罅隙,守者或时而假寐,才稍怠于防严,已辄遗其种类。莫不养息蕃滋,淋漓败坏。使亲朋卒至,索尔以无欢;臧获怀忧,因之而得罪。此其为害者三也。

是皆大者,余悉难名。呜呼!《止棘》之诗,垂之六经,于此见诗人之博物,比兴之为精。宜乎以尔刺谗人之乱国,诚可嫉而可憎!

(选自《欧阳修集》)

(注)①烦歆(xiāo):炎热。歊:气上升的样子。②景迹:宋元时为盗贼所立的特殊户籍,即今所云有过前科被记录在案者的档案。凡案籍人,其居处门首立红泥粉壁,并具姓名、犯事情由,每月分上、下半月,面见官府接受督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烦歊之暂忘   冀:希望
B.沽酒脯 市:买
C.虽死而不悔   谅:料想
D.淋漓败坏 淋漓:沾湿滴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念尔而何负   齐人勿附
B.庄生安得蝴蝶而飞扬   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C.谨瓶罂固济   鹏徙于南冥也
D.乃众力攻钻   斧斤时入山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苍蝇这种小物,一天到晩到处钻营,追逐气味寻觅芳香,片刻就能集结成群,互相通报信息。
B.华屋广厦,嘉宾满堂,苍蝇摇头晃脑,鼓动羽翼,时聚时散,忽东忽西,来来往往,连王衍和贾谊面对它们也会感到困扰。
C.欧阳修将不讨喜的苍蝇比作是谗言误国的小人,表达了对小人的厌恶和无奈,及其对当时朝廷现实状况的不满。
D.全文语言风趣幽默,展现了欧阳修散文平易自然、委婉曲折的风格和骈散兼行的语言模式。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尔 形 至 眇 尔 欲 易 盈 杯 盂 残 沥 砧 几 余 腥 所 希 杪 忽 过 则 难 胜 若 何 求 而 不 足 乃终 日 而 营 营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徒使苍头丫髻,巨扇挥,威头垂而腕脱,每立寐而颠僵。
(2)是皆大者,余悉难名。
(3)宜乎以尔刺谗人之乱国,诚可嫉而可憎。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性方毅有守。宝历初,迁右拾遗。淮南节度使王播以钱十万市朝廷欢,求领盐铁,景让诣延英亟论不可,遂知名。沈传师观察江西,表以自副。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商、华、虢三州刺史。
母郑,治家严,身训勒诸子。尝怒牙将,杖杀之,军且谋变,母欲息众讙,召景让廷责曰:“尔填抚方面而轻用刑,一夫不宁,岂特上负天子,亦使百岁母衔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将鞭其背,吏大将再拜请,不许,皆泣谢,乃罢,一军遂定。
大中中,进御史大夫,甫视事,劾免侍御史孙玉汝、监察御史卢栯,威肃当朝。为大夫三月,蒋伸辅政,景让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择宰相,尽书群臣当选者,以名内器中,祷宪宗神御前射取之,而景让名不得。世谓除大夫百日,有他官相者,谓之“辱台”。景让愧艴不能平,见宰相,自陈考深当代,即拜西川节度使。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以太子少保分司。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曰孝。
性奖士类,拔孤仄,如李蔚、杨知退皆所推引。始为左丞,蒋伸坐宴所,酌酒语客曰:“有孝于家、忠于国者饮此。”客肃然,景让起卒爵。伸曰:“无宜于公。”所善苏涤、裴夷直皆为李宗闵、杨嗣复所擢,故景让在会昌时,抑厌不迁。清素寡欲,门无杂宾。李琢罢浙西,以同里访之,避不见;及去,命贰其骗石焉。元和后,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显,景让宅东都乐和里,世称清德者,号“乐和李公”云。
《新唐书•列传一百二》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
B.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
C.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
D.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拾遗,唐代谏官名;分左右,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杜甫曾担任左拾遗。
B.先大夫,在古代既可指已故的大夫,也可指去世的父亲,本文中的“先大夫”兼有这两种含义。
C.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理公务。这里的公务大多指政事,家庭事务不在此列。
D.辱台,“台”在本文指御史台。唐制御史大夫往往拜相,若任命御史大夫百日内而改由他人拜相,则视为御史台的耻辱。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景让正直刚毅有节操。淮南节度使请求兼任盐铁使,李景让急切奏论不同意;告病还东都时没有一点积蓄。
B.李景让有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沈传师任江西观察使时,李景让上表奏请担任沈传师的副职;拜相失败后,主动拜见宰相,陈述委屈。
C.李景让以孝知名。担任左丞时,蒋伸赞美他“有孝于家”;李景让错杀牙将,甘心承受母亲的严厉责罚。
D.李景让喜欢勉励士人,提拔孤立无援的人,但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一方面,他推举引荐了李蔚、杨知退等人;另一方面他又避见李琢。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让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择宰相,尽书群臣当选者,以名内器中
(2)客肃然,景让起卒爵。伸曰:“无宜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