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廷推阁臣。帝意在张孚敬,弗与。命再推,乃及銮。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帝不许,命銮入直文渊阁。銮初入阁,一清辅政,既而孚敬与桂萼入,銮皆谨事之。孚敬、萼皆以所赐银章密封言事,銮独无所言。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①之有。”帝心爱之。一清、萼、孚敬先后罢,銮留独秉政者两月。其后李时入,位居銮上,銮亦无所怫。帝数召时、銮入见,尝问:“都察院拟籍谷大用资产,当乎?”时曰:“所拟不中律。”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帝曰:“大用乱政先朝,正奸党也。”銮曰:“陛下,即天也。春生秋杀,何所不可。”帝卒从重拟。丁生母忧归。服阕,久不召。夏言居政府,銮与谋召己。会帝将南巡,虑塞上有警,议遣重臣巡视,言等因荐銮充行边使。二十一年,言罢,銮为首辅,进少傅、谨身殿。严嵩初入,銮以资地居其上,权远出嵩下,而嵩终恶銮,不能容。会銮子汝俭、汝孝同举二十三年进士,嵩遂属给事中劾其有弊。帝怒,下吏部、都察院。銮疏辨,引西苑入直自解。帝益怒,勒銮父子为民,而下主考及乡试主考诏狱,并杖六十,褫其官。銮初辅政,有修洁声。中持服家居,至困顿不能自给。其用行边起也,诸边文武大吏俱櫜鞬郊迎,恒恐不得当銮意,馈遗不赀。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又为其子所累,讫不复振。逾三年卒,年七十。
(节选自《明史·翟銮传》)
[注]①献替,即献可替否,给君主提出建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遂次用之 逾:按照。
B.銮皆谨之 事:服事。
C.銮留独政者两月 秉:执掌。
D.所拟不律 中:符合。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B.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C.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D.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銮受人赞誉,得到皇帝的重用。廷推阁臣时,皇帝意在张孚敬,但群臣不赞成,皇帝要求再次推荐,翟銮得以被任用,后入直文渊阁。
B.翟銮为人谦抑,对皇帝多有顺从。李时后入阁,地位却高过他,他没有不满;查抄谷大用资产一事,他始终赞同皇帝看法,认为可以重惩。
C.翟銮地位虽高,仍遭到严嵩打击。他作首辅大臣时,两个儿子一同考中进士,严嵩指使别人借此弹劾他营私舞弊,以致他们父子被勒为民。
D.翟銮有修洁声,但未能始终如一。他在居家守丧时,贫困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被起用为行边使后,接受文武官员的馈赠多得无法计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之有。”
(2)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24 12:3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敬弘,琅邪临沂人也。与高祖①讳同,故称字。曾祖暠,晋骠骑将军。祖胡之,司州刺史。父茂之,晋陵太守。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恬静,乐山水,为天门太守。
敬弘妻,桓玄②姊也。敬弘之郡,玄时为荆州,遣信要令过。敬弘至巴陵,谓人曰:“灵宝见要,正当欲与其姊集聚耳,我不能为桓氏赘婿。”乃遣别船送妻往江陵。妻在桓氏,弥年不迎。山郡无事,恣其游适,累日不回,意甚好之。玄辅政及篡位,屡召不下。高祖受命,补宣训卫尉,加散骑常侍。永初三年,转吏部尚书,常侍如故。
敬弘每被除召,即便祗奉,既到宜退,旋复解官,高祖嘉其志,不苟违也。复除庐陵王师,加散骑常侍,自陈无德,不可师范令王,固让不拜,又除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本州中正,又不就。太祖即位,又以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领江夏王师。元嘉三年,为尚书仆射。关署文案,初不省读。尝豫听讼,上问以疑狱,敬弘不对。上变色,问左右:“何故不以讯牒副仆射?”敬弘曰:“臣乃得讯牒读之,政自不解。”上甚不悦。六年,迁尚书令,敬弘固让,表求还东,上不能夺。改授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让侍中、特进,求减亲信之半,不许。及东归,车驾幸冶亭饯送。二十四年,薨于余杭之舍亭山,时年八十八。追赠本官。顺帝升明二年,谥为文贞公。
敬弘形状短小,而坐起端方,桓玄谓之“弹棋八势”。所居舍亭山,林涧环周,备登临之美,时人谓之王东山。太祖尝问为政得失,敬弘对曰:“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上高其言。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太祖嘉而许之。敬弘见儿孙岁中不过一再相见,见辄克日。恢之尝请假还东定省,敬弘克日见之,至日辄不果,假日将尽,恢之乞求奉辞,敬弘呼前,既至阁,复不见。恢之于阁外拜辞,流涕而去。
(节选自《宋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①高祖,南朝宋的开国之君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史称宋武帝(宋高祖)。②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大司马桓温之子,东晋将领、权臣,大亨元年逼晋安帝禅位于己。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B.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C.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D.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名讳。封建时代对于帝王梅相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王敬弘因与高祖刘裕名字相重,故只称字。
B.“赘婿”,指就婚、定居于女家的男子。以女之父母为父母,所生子女从母姓,承嗣母方宗祧。秦汉时赘婿地位等于奴婢,后世有所改变。
C.“受命”,受命于天。古代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地位,宣扬“君权神授”论,称他们做皇帝是顺从天意,接受天命。这里指桓玄接受禅让。
D.“薨”,就是死的意思,是诸侯以及王公大臣死时的专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敬弘少有清尚,不慕权贵。王敬弘的夫人是权臣桓玄的姐姐,王敬弘却不愿亲近桓玄。桓玄辅政及篡位时多次征召他.他都拒绝了。
B.王敬弘为政长于清淡,短于操作。皇上曾经问他为政得失,他回答让皇上推崇不已;皇上问以疑狱,他却连审讯记录都没有看。
C.王敬弘淡泊官场,一生多次辞官。他性恬静,乐山水,好隐居,仅在宋朝,他就有多次辞官回家的纪录。有事朝廷一再封以高官,他却屡屡推辞。
D.王敬弘为父慈爱,但国事为重。他一年之中会多次与儿孙们相聚。但为了勉励回家探望的王恢之以国事为重,他直至儿子假期将尽也忍住没见儿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妻在桓氏,弥年不迎。山郡无事,恣其游适,累日不回,意甚好之。
(2)六年,迁尚书令,敬弘固让,表求还东,上不能夺。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勉传

①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

②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日:“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日:  “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凶逆也。”肃宗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

③勉以故吏前密县尉王啐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为权幸所诬。勉询将吏日:“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即停诏拘啐,飞表上闻,啐遂获宥,而勉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谒见,面陈王啐无罪,政事条举,尽力吏也。肃宗嘉其守正,乃太常少卿。王啐后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对称知人。

④肃宗将大用勉,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之屈,为所抑。

⑤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阻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翎并力招讨,悉斩之,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江中。

(节选自《旧庸书李勉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是驱天下以凶逆也(__________) (2)肃宗令奔骑宥释(__________)
(3)乃太常少卿(__________) (4)李辅国宠任(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勉询将吏日:“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为权幸所诬 今其智反不能及
B.勉不之屈 如今人方刀俎,我为鱼肉
C.王啐后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    乃遣武中郎将使
D.投江中 今日事何如
【小题4】结合文意,判断③④两段画线句中两个“竟”的表意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小题5】联系全文,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李勉的主要品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乔宇伯孙。年二岁时,祖馨临终,抚乔首曰:“恨不见汝成人!”因以所用砚与之。至五岁,祖母以告乔,乔便执砚涕泣。九岁请学,在同辈之中,言无媒辞。弱冠,受业于乐安蒋国明。济阴刘公荣有知人之鉴,见乔,深相器重。友人刘彦秋夙有声誉,尝谓人曰:“范伯孙体应纯和,理思周密,吾每欲错其一事而终不能。”

光禄大夫李铨尝论扬雄才学优于刘向,乔以为向定一代之书,正群籍之篇,使雄当之,故非所长,遂著《刘杨优劣论》,文多不载。乔好学不倦。父粲阳狂不言乔与二弟并弃单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至粲没足不出邑里。司隶校尉刘毅尝抗论于朝廷曰:“使范武威疾若不骂,是为伯夷、叔齐复存于今。如其信笃,益是圣主所宜衷衿。其子久侍父疾,名德著茂,不加叙用,深为朝廷惜遣贤之讥也。

元康中,诏求廉让冲退覆道寒素者,不计资,以参选叙。尚书郎王琨乃荐乔曰:“乔禀德真粹,立操高洁,儒学精深,含章内奥,安贫乐道,栖志穷巷,箪瓢咏业,长而弥坚,诚当今之寒素,著厉俗之清彦。”时张华领司徒,天下所举凡十七人,于乔特发优论。又吏部郎郗隆亦思求海内幽通之士,乔供养衡门,至于白首,于是乐安令。辞疾不

乔凡一举孝廉,八公府,再举清白异行,又举寒素,一无所就。初,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父母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外黄令高顽叹曰:“诸士大夫未有不及私者,而范伯孙恂恂率道,名讳未尝经于官曹,士之贵异,于今而见。大道废而有仁义,信矣!”其行身不秽,为物所叹服如此。以元康八年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晋书·范乔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粲阳狂不言/乔与二弟并弃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至粲没/足不出邑里
B.父粲/阳狂不言/乔与二弟并弃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至粲没/足不出邑里
C.父粲/阳狂不言乔与二弟/并弃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至粲没/足不出邑里
D.父粲阳狂不言/乔与二弟/并弃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至粲没/足不出邑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要行加冠礼,即带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B.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编订的《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熟悉的《荆轲刺秦王》即为其中的名篇。
C.元康:西晋惠帝年号。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国家。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开始,历代皇帝都立年号,如贞观、康熙等。
D.除、拜、举、荐,都指官职变化,文中均指授予官职。“孝廉”“寒素”在文中都是指汉晋时期选拔士人的科目。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乔孝顺懂事。他两岁时,他的祖父范馨临终前因为遗憾自己看不到他长大成人,就把自己用过的砚台留给了他,五岁时,祖母告诉他这件事,他就拿着砚台哭。
B.范乔沉稳持重,他九岁入学,在同辈人中从来不说轻慢、玩笑的话。曾随乐安蒋国明学习,受到济阴人刘公荣的器重和友人刘彦秋的称赞。
C.范乔好学普思。光禄大夫李荃认为扬熊才学优于刘向,范乔对此并不赞同,并写了一篇文章《刘扬优劣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很多文献都有记载。
D.范乔宽容大度,范乔的同乡除夕晚上偷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他,他装作没听见。同乡人很惭愧,就把偷砍的树还给了他,他反而去劝解对方不要在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子久侍父疾,名德著茂。
(2)诸士大夫未有不及私者,士之贵异,于今而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牛仙客,泾州鹑觚人也。初为县小吏,县令傅文静甚重之。开元初,王君毚为河西节度使,以仙客为判官,甚委信之。时又有判官宋贞,与仙客俱为腹心之任。及君毚死,宋贞亦为回纥所杀,仙客以不从获免。俄而萧嵩代君毚为河西节度,又以军政委于仙客。 仙客清勤不倦,接待上下,必以诚信。及嵩入知政事,数称荐之。稍迁太仆少卿,判凉州别驾事,仍知节度留后事。竟代嵩为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历太仆卿、殿中监,军使如故。
开元二十四年秋,代信安王祎为朔方行军大总管,右散骑常侍崔希逸代仙客知河西节度事。初,仙客在河西节度时,省用所积钜万,希逸以其事奏闻,上令刑部员外郎张利贞驰传往覆视之。仙客所积仓库盈满,器械精劲,皆如希逸之状。上大悦,以仙客为尚书。
仙客既居相位,独善其身,唯诺而已。所有锡赍,皆缄封不启。百司有所谘决,仙客曰:“但依令式可也。”不敢措手裁决。明年,特封豳国公,赠其父意为礼部尚书,祖会为泾州刺史。俄又进拜侍中兼兵部尚书天宝年改易官名拜左相尚书如故其年七月卒年六十八。内出绢一千匹、布五百端,遣中使送至宅以赙之,赠尚书左丞,曰贞简。
初,仙客为朔方军使,以姚崇孙闳为判官。及知政事,闳累迁侍御史,自云能通鬼道,预知休咎。仙客颇信惑之。及疾甚,闳请为仙客祈祷,在其门下,遂逼仙客令作遗表荐闳叔尚书右丞弈及兵部侍郎卢奂堪代己,闳为起草。仙客时既危殆,署字不成,其妻因中使来吊,以其表上。玄宗览而怒之,左迁弈为永阳太守,卢奂为临淄太守,赐闳死。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五十三》,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双实线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回纥是中国的少数民族部落,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甘肃、蒙古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曾助唐平定
安史之乱,和唐王朝保持着相当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
B.节度,意为调度、指挥,指的是总揽一个地方的军政大权,官职名为节度使,唐初在边境设置,后
遍设于内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C.谥即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
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谥号只有男性才有,女性没有资格封谥号。
D.左迁,降低官职。古人以右为尊,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又进拜侍中兼兵部尚书/天宝年改易/官名拜左相/尚书如故其年/七月/卒年六十八
B.俄又进拜侍中/兼兵部尚书/天宝年/改易官名/拜左相/尚书如故/其年七月卒/年六十八
C.俄又进拜侍中兼兵部尚书/天宝年改易官/名拜左相/尚书如故/其年七月/卒年六十八
D.俄又进拜侍中兼兵部/尚书天宝年改易/官名拜/左相尚书/如故其年七月卒/年六十八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仙客深受重用。王君毚担任河西节度使,牛仙客为他的心腹。而萧嵩接替王君毚担任河西节度使,萧嵩也将军政大事委托于他。
B.牛仙客治理有方。担任河西节度使时,善于经营,积蓄盈满仓库,器械精良,而节省的费用积蓄达到百万,皇帝对此非常赏识。
C.牛仙客淡泊名利。他担任宰相后,不张扬,独善其身。处理政事时,依照法令条文,从不擅作主张,对于朝廷赏赐,从不开封。
D.牛仙客晚节不保。姚崇的孙子姚闳自称通晓鬼道,预知吉凶,牛仙客对此深信不疑。牛仙客病重期间,姚闳为他祈祷,逼迫他为自己升官。
【小题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嵩入知政事,数称荐之。稍迁太仆少卿,判凉州别驾事,仍知节度留后事。
(2)仙客时既危殆,署字不成,其妻因中使来吊,以其表上。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陆续转
陆续字智初,会稽吴人也。世为族姓。祖父闳,字子春,建武中为尚书令。美姿貌,喜着越布单衣,光武见而好之,自是常就会稽郡献越布。
续幼孤,仕郡户曹史。时岁荒民饥,太守尹兴使续于都亭赋民饘粥① 。续悉简阅其民,讯以名氏。事毕,兴问所食几何,续因口说六百余人,皆分别姓字,无有差谬。兴异之。刺史行部,见续,辞为别驾从事。以病去,还为郡门下椽。
是时,楚王英谋反,阴疏天下善士。及楚事觉,显宗得其录,有尹兴名,乃征兴诣廷尉狱。续与主薄梁宏、功曹史驷勋及椽史五首 余人诣洛阳诏狱就考,诸吏不堪痛楚,死者大半。唯续、宏、勋掠考五毒② ,肌肉消烂,终无异辞。续母远至京师,觇候消息,狱事特急,无缘与续相闻,母但作馈食,付门卒以进之。续虽见考苦毒,而辞色慷慨,未尝易容,唯对食悲泣,不能自胜。使者怪而问其故。续曰:“母来,不得相见,故泣耳。”使者大怒,以为门卒通传意气,召将案之。续曰:“因食饷羹,识母所自调和,故知来耳。非人告也。”使者问:“何以知母所作乎?”续曰:“母尝截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是以知之。”使者问诸谒舍,续母果来,于是阴嘉之,上书说续行状。帝即赦兴等事,还乡里,禁锢终身。续以老病卒。
长子稠,广陵太守,有理名。中子逢,乐安太守。少子褒力行好学不慕荣名连征不就褒子康已见前传。
《后汉书· 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注】 ①饘粥:稀饭。②五毒:鞭、捶、灼、徽、纆五种酷刑。
【小题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是常会稽郡献越布敕:命令
B.为别驾从事辟:征召
C.续虽考苦毒见:看见
D.断葱以寸为度:标准
【小题2】下列选项中,既表现了陆续性格中的“刚”,又展现了其“柔”的一组是(   )
①于都亭赋民饘粥  ②诸吏不堪痛楚,死者大半
③肌肉消烂,终无异辞 ④辞色慷慨,未尝易容
⑤唯对食悲泣,不能自胜    ⑥识母所自调和,故知来耳
A.③④⑤B.③④⑥C.①④⑤D.①②③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陆续祖父不仅英俊潇洒,喜欢穿越布衣服,而且品行高尚,陆续深受其影响。
B.文章第3自然段所记之事,既表现了陆续的忠贞不屈又展现了他的铁骨柔情。
C.太守尹兴因受陆续牵连入狱,又因陆续获赦,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D.楚王刘英图谋反叛,暗地里清除天下有才能的人,事发之后受到皇帝的严惩。
【小题4】断句和翻译
(1)用“/ ”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少子褒力行好学不慕荣名连征不就褒子康已见前传
(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者问诸谒舍,续母果来,于是阴嘉之,上书说续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