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牛仙客,泾州鹑觚人也。初为县小吏,县令傅文静甚重之。开元初,王君毚为河西节度使,以仙客为判官,甚委信之。时又有判官宋贞,与仙客俱为腹心之任。及君毚死,宋贞亦为回纥所杀,仙客以不从获免。俄而萧嵩代君毚为河西节度,又以军政委于仙客。 仙客清勤不倦,接待上下,必以诚信。及嵩入知政事,数称荐之。稍迁太仆少卿,判凉州别驾事,仍知节度留后事。竟代嵩为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历太仆卿、殿中监,军使如故。
开元二十四年秋,代信安王祎为朔方行军大总管,右散骑常侍崔希逸代仙客知河西节度事。初,仙客在河西节度时,省用所积钜万,希逸以其事奏闻,上令刑部员外郎张利贞驰传往覆视之。仙客所积仓库盈满,器械精劲,皆如希逸之状。上大悦,以仙客为尚书。
仙客既居相位,独善其身,唯诺而已。所有锡赍,皆缄封不启。百司有所谘决,仙客曰:“但依令式可也。”不敢措手裁决。明年,特封豳国公,赠其父意为礼部尚书,祖会为泾州刺史。俄又进拜侍中兼兵部尚书天宝年改易官名拜左相尚书如故其年七月卒年六十八。内出绢一千匹、布五百端,遣中使送至宅以赙之,赠尚书左丞,曰贞简。
初,仙客为朔方军使,以姚崇孙闳为判官。及知政事,闳累迁侍御史,自云能通鬼道,预知休咎。仙客颇信惑之。及疾甚,闳请为仙客祈祷,在其门下,遂逼仙客令作遗表荐闳叔尚书右丞弈及兵部侍郎卢奂堪代己,闳为起草。仙客时既危殆,署字不成,其妻因中使来吊,以其表上。玄宗览而怒之,左迁弈为永阳太守,卢奂为临淄太守,赐闳死。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五十三》,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双实线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回纥是中国的少数民族部落,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甘肃、蒙古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曾助唐平定
安史之乱,和唐王朝保持着相当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
B.节度,意为调度、指挥,指的是总揽一个地方的军政大权,官职名为节度使,唐初在边境设置,后
遍设于内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C.谥即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
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谥号只有男性才有,女性没有资格封谥号。
D.左迁,降低官职。古人以右为尊,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又进拜侍中兼兵部尚书/天宝年改易/官名拜左相/尚书如故其年/七月/卒年六十八
B.俄又进拜侍中/兼兵部尚书/天宝年/改易官名/拜左相/尚书如故/其年七月卒/年六十八
C.俄又进拜侍中兼兵部尚书/天宝年改易官/名拜左相/尚书如故/其年七月/卒年六十八
D.俄又进拜侍中兼兵部/尚书天宝年改易/官名拜/左相尚书/如故其年七月卒/年六十八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仙客深受重用。王君毚担任河西节度使,牛仙客为他的心腹。而萧嵩接替王君毚担任河西节度使,萧嵩也将军政大事委托于他。
B.牛仙客治理有方。担任河西节度使时,善于经营,积蓄盈满仓库,器械精良,而节省的费用积蓄达到百万,皇帝对此非常赏识。
C.牛仙客淡泊名利。他担任宰相后,不张扬,独善其身。处理政事时,依照法令条文,从不擅作主张,对于朝廷赏赐,从不开封。
D.牛仙客晚节不保。姚崇的孙子姚闳自称通晓鬼道,预知吉凶,牛仙客对此深信不疑。牛仙客病重期间,姚闳为他祈祷,逼迫他为自己升官。
【小题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嵩入知政事,数称荐之。稍迁太仆少卿,判凉州别驾事,仍知节度留后事。
(2)仙客时既危殆,署字不成,其妻因中使来吊,以其表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5-06 12:07: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薄。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喧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事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侮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锡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节选自《元史·张特立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过将军家   过:拜访
B.以近族得减死论 论:辨别
C.后期如军法   如:按照
D.世宗宥之     宥:宽恕
【小题2】以下字全都说明张特立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①其子匿他舍,捕得之 ②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
③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 ④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
⑤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⑥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
A.①②④B.④⑤⑥C.①③⑥D.①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特立做事很讲究策略,先稳住五将军,再命人暗中搜查,最终,把将军绑起来关进监狱。
B.东帅纥石烈牙兀喧向来对读书人不尊敬,故意刁难张特立,令他在三日之内备足军粮器械。
C.由于张特立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白撒,致使其到世宗那里告状,因此,被解官归乡。
D.晚年,张特立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被元世祖封为“中庸先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蒲,玄则,河内修武人,本名谟,后改为蒲。汉太尉延之后。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清方称。蒲少有父风,颇涉文史,以端谨见知,为慕容宝阳平、河间二郡太守,尚书左丞。太祖定中山,宝之官司叙用者,多降品秩。既素闻蒲名,仍为尚书左丞。天兴中,以蒲清谨方正,迁东部大人。后拜太中大夫。太宗即位,为内都大官,赐爵泰昌子,参决庶狱,私谒不行,号为公正。

泰常初,丁零翟猛雀驱逼吏民入白涧山,谋为大逆。诏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等往讨。道生等以大兵击之,蒲曰:“良民所以从猛雀者,非乐乱而为,皆逼凶威,强服之耳。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其变未易图也。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与猛雀同谋者无坐,则民必喜而俱降矣。”道生甚以为然,具以奏闻。太宗诏蒲军前慰喻。乃下数千家,还其本属,蒲皆安集之。猛雀与亲党百余人奔逃。蒲与道生等追斩猛雀首,送京师。

后刘裕寇窃河表,以蒲为南中郎将、南蛮校尉,隶平南大将军长孙嵩往御之。裕入长安,乃还。后改为寿张子,与安平公叔孙建将兵自平原东渡,徇下刘义符青兗诸郡。诏加陈兵将军、济州刺史。又与建攻青州,不克而还。

世祖即位,以蒲清贫,妻子衣食不给,乃出为相州刺史。扶弱抑强,进善黜恶,教化大行。始光三年卒于州,年七十二。吏民痛惜之。蒲在谋臣之列,屡出为将,朝廷清论,常为称首。赠平东将军、广平公,谥曰文恭。

(选自《魏书·张蒲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B.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C.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D.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称作“表字”。
B.拜,授予官职。古代表示官职任命的词语还有除、举、封等,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擢、拔等。
C.大夫,官职名,古代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大夫又分为上、中、下三级。
D.泰常,年号,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新皇帝登基常常创立新的年号,称作“建元”。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蒲颇有声名,屡获任用。太祖平定中山之后,早就听说了张蒲的名声,仍旧任命他为尚书左丞,太宗即位后也任用了他。
B.张蒲出谋献策,平定了翟猛雀叛乱。张蒲认为百姓跟从翟猛雀是被威胁逼迫的,于是向皇上报告请求采用安抚之策并被采纳。
C.张蒲多次带兵作战。张蒲曾跟随平南大将军长孙嵩抵御刘裕,还与安平公叔孙建率领军队攻下刘义符的青、兖各郡。
D.张蒲治理有方。张蒲出任相州刺史时,扶弱抑强,选拔任用贤人罢黜奸恶,他的去世让吏民痛心惋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与猛雀同谋者无坐,则民必喜而俱降矣。
(2)蒲在谋臣之列,屡出为将,朝廷清论,常为称首。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屠狗为事 为事:为职业。B.项伯常屏蔽之 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C.暴师霸上 暴师:使军队暴露。D.问其遗老 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沛公从百余骑项伯面见项羽 ②寿毕,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B.①暴师霸上,待大王 ②焉用亡郑陪邻
C.①群臣绛、灌等敢入 ②宫妇左右不私王
D.①高帝笑起 ②泉涓涓始流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
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③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⑤哙乃排闼直入。 ⑥哙等见上流涕。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传说是春秋时鲁国左丘明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B.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开东阁,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绥御之方,其涂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或臣服而致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行将数百骑与虏是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于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 除:免除
B.绥御之方,其涂不一     绥:安抚
C.虏使再来,然后一往     再:两次
D.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   款:议和
【小题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今君乃亡赵走燕
B.固后以母丧去官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C.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D.兢因此捕系固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B.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C.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D.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天资聪颖。他九岁时就能著文诵诗,刚成年,就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向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B.班固勤于钻研。他小时候就对诸子百家的言论要创根究底,等成年后发现父亲先前继《史记》所写史书还不够详尽时,想继承父亲的事业。
C.班固以中护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窦宪派遣班固迎接北单于的使臣,因班固未到达迎接地点完成任务而免职,最终死在狱中。
D.班固眼光长远。当北单于要求与汉和亲时,有官员认为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用汉建立以来与匈奴的战与和为例,来说明接受和亲为上策。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候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賦》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後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钸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街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數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漸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待中,帝引在帷蛏,诋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效己,皆共目之,衡乃坭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梘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B.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餘/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C.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D.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科举制度出现前做官采用推荐的方式,所以叫“举”,所谓“孝廉”就是讲孝道,且廉洁之人,这是古人看中的品质,认为这样的人才能做好官,所以称为“孝廉”。
B.顺帝,建康元年,汉顺帝死,享年30岁,在位19年。顺帝死后谥号孝顺皇帝,庙号敬宗。所以顺帝是谥号。
C.下车,指官员刚到任,源于《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
D.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义相反,致仕是上任做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创造的候风地动仪是用精铜铸成的,直径八尺,由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形状像个酒樽,外面用篆字和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
B.本文虽为节选,但仍然颇为完整地介绍了张衡—生的主要经历,科技方面的历史性贡献以及文学成就、政治表现、军事才能等,反映出他的卓越才能与高尚品质。
C.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还有很多豪门大户,和他—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严厉治理,整顿法制,暗中探知奸党分子姓名,一下子全都抓了起来。
D.顺帝曾经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怕他说自己的坏话,个个紧张,都给他递眼色,张衡便没对皇帝讲实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2)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