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百余骑 从:跟从
B.无有闭关事 谢:谢罪
C.高祖尝病甚,见人   恶:讨厌
D.与沛公有   隙:隔阂
【小题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B.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C.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D.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教材中的《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精神疲惫,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垂名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异,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2)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24 06:52: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 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闲,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 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④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 阁道绝汉抵营室也⑤。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⑥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

秦始皇本纪

注①除道:修路。除,治。②堑:挖。堙:填塞。③阁道:即“复道”。④表:标志。⑤阁道:古星名,属奎宿。汉:天河,银河。莹室:古星名,属室宿。⑥隐宫:宫刑。

【小题1】甲文出自《阿房宫》,乙文选自《 •秦始皇本纪》。
【小题2】解释加点字。
(1)廊腰回(__________)
(2)之咸阳(__________)
【小题3】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以象天极阁道汉抵营室也
A.断、断绝
B.穿过、经过
C.横渡、渡过
D.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小题4】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欲更择名名之
A.命令
B.善,美,好
C.使,让
D.时令,时节
【小题5】下列选项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骊山北构西折     泉涓涓始流
B.表南山巅以为阙   审容膝易安
C.表南山之巅为阙  农人告余春及
D.复道,自阿房渡渭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
【小题6】翻译划线句。
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闲,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小题7】与乙文的叙述相比,甲文运用想象虚构了阿房宫的规模以及其中的建筑,与史实有出入, 你认为这种写法可取吗?说说原因。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人也。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易》。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建元初,庾冰兄弟及何充等相继卒。简文帝时在藩,始综万几,卫将军褚裒荐浩,征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浩上疏陈让,并致笺于简文,具自申叙。时桓温既灭蜀,威势转振,朝廷惮之。简文以浩有盛名,朝野推伏,故引为心膂,以抗于温。会遭父忧,去职,时以蔡谟摄扬州,以俟浩。服阕,征为尚书仆射,不拜。复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遂参综朝权。
及石季龙死,胡中大乱,朝廷欲遂荡平关河,于是以浩为中军将军、假节、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浩既受命,以中原为己任,上疏北征许洛。师次寿阳,潜诱苻健大臣梁安、雷弱儿等,使杀健,许以关右之任。会苻健杀其大臣,健兄子眉自洛阳西奔,浩以为梁安事捷,意苻健已死,请进屯洛阳,修复园陵,使姚襄为前驱。浩既至许昌,会张遇反,谢尚又败绩,浩还寿阳。后复进军,次山桑,而襄反,浩惧,弃辎重退保谯城,器械军储皆为襄所掠,士卒多亡叛。
竟坐废为庶人。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永和十二年卒。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七•殷浩传》 )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B.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C.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D.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年满十八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B.万几:泛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文中说简文帝“始综万几”是指简文帝开始入朝执掌朝政。
C.服阙:依照古礼,父母去世,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等到守丧期满,除掉丧服,叫做“服阙”,“阙”是“终了”的意思。
D.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在史籍中常见夺官的官吏及削籍的宗室被免为“庶人”的记载,文中殷浩即是被罢免了官职,成为了“庶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浩精通玄理,连他的叔父殷融也舌战辩论不过他,他对有人做的梦的解说,被当时的人奉为至理名言。
B.等到简文帝执掌朝政,因殷浩有很大的名声,且朝廷内外都信服他,简文帝就援引殷浩做心腹,用以抗衡威势显赫的桓温。
C.殷浩暗中利诱苻健的大臣梁安、雷弱儿等人,让他们去刺杀苻健。等到他们杀掉苻健的大臣且苻健之侄苻眉从洛阳西逃时,殷浩以为梁安等人刺杀成功。
D.殷浩受到朝廷重用,以平定中原为己任,而最终却打了败仗,被贬为庶人,但他并没有表现出忧戚之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遭父忧,去职,时以蔡谟摄扬州,以俟浩。
(2)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冯定,字介夫。仪貌壮伟,与宿俱有文学,而定之。贞元中皆举进士,时人比之汉朝二冯君。于頔牧姑苏也,定寓焉,頔友于布衣间。后頔帅襄阳,定乘驴诣军门;吏不时白,定不留而去。頔惭,笞军吏,驰载钱五十万,及境谢之。定饭逆旅,复书责以贵傲而返其,頔深以为恨。权德舆掌贡士,擢居上第,后于涧州佐薛苹幕,得校书郎,寻为鄠县尉,充集贤校理。定先时居父忧,因号毁得肺病,趋府或不及时,大学士疑其恃才简怠,乃夺其职,俾为大理评事。登朝为太常博士,转祠部员外郎。
宝历二年,出为郢州刺史。长寿县尉马洪沼告定强夺人妻,及将阙官职田禄粟入己费用,诏监察御史李顾行鞫之。狱具上闻,制曰:“冯定经使臣推问,无入己赃私,所告罚钱,又皆公用。然长吏之体,颇涉无仪,刑赏或,宴游不节。缘经恩赦,难更科书,犹持郡符,公议不可,宜停见任。”寻除国子司业、河南少尹。
太和九年八月,为太常少卿。文宗每听乐,鄙郑、卫声,诏奉常习开元中《霓裳羽衣舞》,以《云韶乐》和之。舞曲成定总乐工阅于庭定立于其间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翰林学士李珏对曰此冯定也文宗喜问曰岂非能为古章句者耶乃召升阶。文宗自吟定《送客西江诗》,吟罢益喜,因禁中瑞锦,仍令大录所著古体诗以献。寻迁谏议大夫、知匦事。
是岁,李训事败伏诛,衣冠横罹其祸,中外危疑。及改元御殿,中尉仇士良请用神策仗卫在殿门;定抗疏论罢,人情危之。又请许左右史随宰臣入延英记事,宰臣不乐。二年,改太子詹事。三年,宰臣郑覃拜太子太师,欲于尚书省上事。定奏曰:“据《六典》,太师居詹事府,不合于都省礼上。”乃诏于本司上事,人推美之。四年,迁卫尉卿。是岁,上章请老,诏以左散骑常侍致仕。会昌六年,改工部尚书而卒。
先长庆中,源寂使新罗国,见其国人传写讽念定所为《黑水碑》、《画鹤记》。韦休符之使西番也,见其国人写定《商山记》于屏障。其文名驰于戎夷如此。
①衣冠:士大夫。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一十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定之过:责备。
B.复书责以贵傲而返其遗:赠品。
C.刑赏或乖:悖理。
D.因禁中瑞锦锡:赏赐。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舞曲成定/总乐工阅于庭定/立于其间/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翰林学士李珏对曰/此冯定也/文宗喜问/曰/岂非能为古章句者耶/
B.舞曲成定/总乐工阅于庭定/立于其间/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翰林学士李珏对曰/此冯定也/文宗喜/问曰/岂非能为古章句者耶/
C.舞曲成/定总乐工阅于庭/定立于其间/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翰林学士李珏对曰/此冯定也/文宗喜问/曰/岂非能为古章句者耶/
D.舞曲成/定总乐工阅于庭/定立于其间/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翰林学士李珏对曰/此冯定也/文宗喜/问曰/岂非能为古章句者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定性情高傲。曾与于頔交好,到襄阳拜访于頔,门吏未能及时通报,冯定就转身离开,后又拒绝接收于頔馈赠的礼物,并写信指责于頔显贵后傲慢无礼。
B.冯定常遭受猜忌。因身患肺病有时候不能及时赶到官府,被大学士怀疑为依仗才华怠慢工作;郢州刺史任上被诬告强夺人妻、中饱私囊,并因此而被免职。
C.冯定敢于进言。上疏劝阻派神策军执仪仗在殿门护卫,请求允许左右史跟随宰相进入延英殿记事,上奏章建议太子太师应该依据《六典》到詹事府处理公务。
D.冯定文才出众。贞元年间高中进士科。贡士考试居上第。文章和名声传播远扬,《黑水碑》《画鹤记》在新罗国传抄吟咏,《商山记》被西番人写在屏风上。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頔惭,笞军吏,驰载钱五十万,及境谢之。
(2)是岁,李训事败伏诛,衣冠横罹其祸,中外危疑。

同类题4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面而视号曰“苍鹰”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节选自《史记•郅都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
B.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
C.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
D.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上林”指上林苑,为汉代宫苑之一。司马相如有《上林赋》,描绘上林苑的宏大规模及天子率众臣在此狩猎的盛大场面。
B.古代朝廷常设相当于丞相职务的谏官,为皇帝施政拾遗补缺,杜甫就曾任唐肃宗的“左拾遗”,文中的“拾遗”即指这类官职。
C.古代“宗庙”指祭祀祖先的场所,“社稷”是古代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它们都可代表封建统治的最高权力,常用来指代国家。
D.先秦时“豕”“彘”指大猪,“猪”“豚”指小猪。《论语》记载阳货“归孔子豚”,是指他送一头小猪给孔子,想用盛情笼络孔子出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姬上厕所被野猪袭击,皇上向郅都使眼色让他去救,但郅都因害怕不愿去救贾姬,并且还劝皇上也不要去救。
B.济南大族瞷氏强横奸猾,郅都任济南太守后,将瞷氏的头目灭族,瞷氏宗族中其余的人都害怕得发抖。
C.临江王被招来中尉府受审时,郅都不让府吏给他刀笔写信,后来临江王自杀了,窦太后迁怒于郅都。
D.匈奴人曾经做了郅都的木偶像,让骑兵在马上用箭去射,但没人能射中的,他就是这样让人害怕。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
(2)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荀羡字令则。清和有准。才年七岁,遇苏峻难,随父在石头,峻甚爱之,恒置膝上。羡阴白其母,曰:“得一利刀子,足以杀贼。”母掩其口,曰:“无妄言!”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乃远遁去监司追不得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弱冠,与琅邪王洽齐名。穆帝以为抚军参军,征补太常博士,皆不就。后拜秘书丞、义兴太守。征北将军褚裒以为长史。

既到,裒谓佐吏日:“荀生资逸群之气,将有冲天之举,诸君宜善事之。”寻迁建成将军、吴国内史。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殷浩以羡在事有能名,故居以重任。时年二十八,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羡寻北镇准阴,屯田于东阳之石鳖。寻加监青州诸军事,又兖州刺史,镇下邳。羡自镇来朝,时蔡谟固让司徒,不起,中军将军殷浩欲加大辟,以问于羡。羡曰:“蔡公今日事危,明日必有桓文之举。”浩乃止。及慕容俊攻段兰于青州,诏使羡救之。俊将王腾、赵盘寇琅邪、鄄城,北境骚动。羡讨之,擒腾,盘迸走。军次琅邪,而兰已没,羡退还下邳。是时,慕容兰以数万众屯汴城,甚为边害。羡自光水引汶通渠,至于东阿以征之。临阵,斩兰。帝将封之,羡固辞不受。先是,石季龙死,胡中大乱,羡抚纳降附,甚得众心。以疾笃解职。后除右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让不拜。升平二年卒,时年三十八。帝闻之,叹曰:“荀令则、王敬和相继凋落,股肱腹心将复谁寄乎!”追赠骠骑将军。

(节选自《晋书·荀羡传》)

注桓文:齐桓公和晋文公,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的国君,春秋时期的霸主,二人都以“尊王”相号召而成就霸业。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乃远遁去/监司追不得/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
B.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乃远遁去/监司追/不得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
C.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乃远遁去/监司追/不得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
D.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乃远遁去/监司追不得/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而体犹未壮,故称。后用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B.屯田,汉以后政府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饷和税粮。
C.追赠,是在官员退休或去世后加封某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封、追晋。
D.领,指在原有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一般是兼任较低的职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羡很有个性,遇事颇有主见。他七岁时深受谋反的苏峻喜爱,却暗地里有杀贼之念;在殷浩询问蔡谟一事时也有不同见解。
B.荀羡不慕荣利,多次辞不就命。将迎娶公主时他逃跑了;先后被授职抚军参军、太常博士、右军将军、散骑常侍,却均未接受。
C.荀羡极有声望,深得皇帝信任。他年轻时就与王洽齐名,任职时被殷浩认为处事有能力,死后又被皇帝评价为重臣和心腹。
D.荀羡骁勇善战,屡次立下军功。王腾、赵盘侵犯琅邪、鄄城时,荀羡讨伐他们,捉拿了王腾,打跑了赵盘,同时斩杀了慕容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荀生资逸群之气,将有冲天之举,诸君宜善事之。
(2)时蔡谟固让司徒,不起,中军将军殷浩欲加大辟,以问于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