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英伟,好书剑。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帅受赂,反捕真。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真击走常,杀仲刚。以功授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守惠州。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广人赖以完。先是真再攻成,诛仲玉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成奴缚成以出。真予之钞。缘海叛者皆降。
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故事者,不听。屡遣使由海道贡方物于朝。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广东。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曰:“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遂奉诏入朝。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三: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知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真顿首谢。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九年致仕。
(选自《明史·何真传》,有删改)
【注】尉佗,公元前218年,奉秦始皇命令征岭南,略定南越。秦亡后,汉高祖封其为南越王。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B.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C.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D.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人在成年后举行冠礼时取的,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一般来说名与字之间是有关联的,如诸葛亮,字孔明,“亮”和“孔明”是同义的。
B.右丞,官名,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自汉至金有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尚书左丞佐尚书令,总领纲纪;右丞佐仆射,掌钱谷等事。
C.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是平辈之间的拜礼。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有时也指获取官职,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等名称,指官员就职上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真从小喜欢读书,又善击剑,有正义感。元末盗贼蜂起,他因此弃官返乡,组织地方武装,保卫乡里。
B.何真有智谋,善作战,屡立战功。他击败黄常,收复惠州;击败海寇邵宗愚,收复广州;击败熊天瑞,保全了广州。
C.何真忠于朝廷。元朝末年,中原大乱,他虽用兵岭南,依然不辞路远,屡次进贡于朝廷,官至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D.何真识大局,不愚忠。他深知元朝大势已去,为让他治下的广东免于战乱,百姓得以安定的生活,主动归顺明太祖。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以及课文中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18 04:0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
翟鹏,字志南,抚宁卫人。正德三年进士。性刚介,历官以清操闻。嘉靖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时边政久弛,壮卒率占工匠私役中官家。守边者并赢老不任兵,又番休无期,甚者夫守墩,妻坐铺。鹏至,尽清占役,使得迭更。野鸡台二十余墩孤悬塞外,久弃不守。鹏尽复之。岁大侵,请于朝以振。坐寇入,停俸。复坐劾总兵官赵瑛失事,为所讦,夺职归。
二十年八月,俺答①入山西内地。兵部请遣大臣督军储,因荐鹏。乃起故官,整饬畿辅、山西、河南军务兼督饷。鹏驰至,俺答已饱去,而吉襄军复寇汾、石诸州。鹏往来驰驱,不能有所挫。寇退,乃召还。
明年三月,宣大总督樊继祖罢,除鹏兵部右侍郎代之。其年七月,俺答复大入山西,杀掠太原、潞安。兵部复请设总督,乃起鹏故官。鹏受命,寇已出塞。鹏遣千户火力赤率兵三百哨至丰州滩,不见寇。复选精锐百,远至丰州西北,遇牧马者百余人,击斩二十三级,夺其马还。未入塞,寇大至,官军饥惫,尽弃所获奔。鹏具实陈状。帝以将士敢深入,仍行迁赏。旧例,兵皆团操镇城,闻警出战。自边患炽,每夏秋间分驻边堡,谓之暗伏。鹏请入秋悉令赴塞,画地分守,谓之摆边,九月中还镇。遂著为令。
二十三年正月,帝以去岁无寇为将帅力,降敕奖鹏,赐以袭衣。帝倚鹏殄寇,锡命屡加,所请多从,而责效甚急。鹏亦竭智力,然不能呼吸应变。御史曹邦辅尝劾鹏,鹏乞罢,弗允。(俺答)由顺圣川至蔚州,犯浮屠峪,直抵完县,京师戒严。帝大怒,屡下诏责鹏。鹏在朔州闻警,夜半至马邑,调兵食,复趋浑源,遣诸将遏敌。御史杨本深劾鹏逗留,致贼震畿辅。兵科戴梦桂继之。遂遣官械鹏,而以兵部左侍郎张汉代。鹏至,下诏狱,坐永戍。行至河西务,为民家所窘,告钞关主事而杖之,厂卫以闻。复逮至京,卒于狱。人皆惜之。
初,鹏在卫辉,将入觐,行李萧然,通判王江怀金遗之。鹏曰:“岂我素履未孚于人耶?”江惭而退,其介如此。隆庆初,复官。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蒙古族的一个首领。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擢右佥都御史擢:提拔
B.请于朝以振振:救济
C.而吉囊军复寇汾寇:敌寇
D.帝倚鹏殄寇殄:消灭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翟鹏性情刚直耿介的一组是(    )(3分)
①尽清占役,使得迭更;②岁大侵,请于朝以振;③坐寇入停俸;④鹏具实陈状;
⑤御史曹邦辅尝劾鹏,鹏乞罢;⑥岂我素履未孚于人耶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翟鹏生性耿介刚直,为官清廉。任官以来因为高尚的节操而闻名,但这也注定了他宦途坎坷的命运。
B.翟鹏巡抚宁夏时,看到边塞防守松弛,边塞重地只剩下老弱残兵把守,于是下令尽数清理占职位的现象,恢复了野鸡台一带的守备。
C.翟鹏仕途不顺,屡遭弹劾,先后被总兵官赵瑛、御史杨本深、御史曹邦辅、兵科戴梦桂弹劾,最终皇帝下诏将翟鹏逮捕入狱。
D.通判王江看到翟鹏上朝时行李简朴,送金钱给他,但遭到翟鹏的拒绝,王江感到惭愧。翟鹏最终死在狱中,人们都为他惋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复坐劾总兵官赵瑛失事,为所讦,夺职归。
(2)帝以去岁无寇为将帅力,降敕奖鹏,赐以袭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 · 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十七)
注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帝高荔行高:推崇
B.而赡博不及也赡:丰富
C.故议者方晋二陆方:正直
D.与秦王俊交辟之辟:征召
【小题2】(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虞世南忠直刚正的一组是()(3分)
①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②世南抱持号诉请代
③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  ④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⑤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A.②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⑤D.③④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世南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多年,他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有时甚至几十天也不梳洗。
B.虞世南和哥哥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职。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好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C.面对陇右一带山崩,江淮一带闹水灾的情况,虞世南劝太宗采取给民众以恩惠的做法来稳定局面。
D.在皇上作宫体诗叫虞世南依韵唱和这件事上,虞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一旦流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4分)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2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玠,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人。少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读书能通大义。未,以良家子隶泾原军。政和中,累功权泾原第十将。建炎四年九月,合五路兵,欲与金人决战,玠言宜各守要害,须其弊而乘之。及次富平,都统制又会诸将议战。已而敌骤至,进薄玠营。军遂大溃,五路皆陷,巴蜀大震。玠收散卒保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或谓玠宜退守汉中,扼蜀口以安人心。玠曰:“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玠在原上,凤翔民感其遗惠,相与夜输刍粟助之。价偿以银帛,民益喜,输者益多。绍兴元年十月,金攻和尚原。玠命诸将选劲弓强弩,分番迭射,号“驻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敌稍却,则以奇兵旁击,绝其粮道。度其困且走,设伏以待。金兵至,伏发,众大乱。纵兵夜击,大败之。兀术中流矢,仅以身免。二年,命玠兼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节制兴、文、龙三州。金久窥蜀,以磷驻兵和尚原扼其冲,不得逞,将出奇取之。三年二月,金人北归,玠急邀于武休关,掩其后军,堕涧死者以千计,尽弃辎重去。金人始谋,本谓玠在西边,故道险东来,不虞玠驰至。进玠检经少保,充利、阶、成、凤州制置使。九年,金人请和。帝以玠功高,授特进、开府仪同三司,迁四川宣抚使。遣内侍奉亲札以赐,至,则玠病已甚,扶掖听命。帝饬国工驰视,未至,玠卒于仙人关,年四十七。赠少师,赐钱三十万。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用兵本,务远略,不求小近利。御下严而有恩,虚心询受,卒伍至下者得以情达,故士乐为之死。选用将佐,视劳能为高下先后,不以亲故、权贵挠之。
(选自《宋史·卷三六六》,有删改)
(注释)①张浚,南宋抗金名将、名相。②吴磷,吴玠之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
B.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
C.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
D.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即冠礼;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而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有提早行冠礼的情况。
B.绍兴,南宋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
C.座右,座位的右边。古人常把所珍视的文、书、字、画放置于此。古人也会将格言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称为座右铭。
D.孙吴,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吴起的合称。孙膑,齐国军事家,曾有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等著名战例,作《孙膑兵法》;吴起,战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玠年轻时就兼晓文武,沉毅有志,参军之后,屡立战功,在政和年间,已经位列泾原军第十将军。
B.吴玠退守和尚原,保卫蜀地,深得民心,从百姓处购买军粮草料一直按价值付钱,百姓更加高兴,为吴玠军运送粮食的百姓更多。
C.吴玠用兵变化多端,令敌人难测虚实。金朝开始谋划攻宋时,本以为吴玠在西边,因此通过隘阻地区从东边发起进攻,没想到吴玠奔驰而至,击败金人后军。
D.吴玠深知兵法,用兵多学习孙、吴,不重视眼前小利,而关注战略大局,因此往往取胜,终成一代名将,深受皇帝重视与恩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浚合五路兵,欲与金人决战,玠言宜各守要害,须其弊而乘之。
(2)金久窥蜀,以磷驻兵和尚原扼其冲,不得逞,将出奇取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项羽大怒曰:“旦日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珍宝尽有   之:无实义
B.旦日士卒   飨:犒劳
C.贪于财货,好美 姬:帝王之妾
D.素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小题2】下列特殊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此天子气也
B.刘备,天下枭雄
C.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小题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讫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B.《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明它不但在中国史学上有重要地位,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文段中的“关中”,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代。
D.文段中的“山东”,古今异义,在这里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