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忠介公遗事
汪 琬
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士,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
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被逮过苏,公往与之饮酒,三日,以季女许嫁其孙。忠贤闻之,恚甚。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遂削籍。
而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追劾起元,窜公姓名其中,遂遣官旗逮公。公知之,怡然不为动。
比宣旨公廨,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及道府以下皆在列,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诸生王节等直前诘责一鹭,谓:“众怒不可犯也。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一鹭实无意听诸生,姑为奸语谢之。诸生复力争,稍侵一鹭,一鹭勃然曰:“诸生诵法孔子,知君臣大义,诏旨在,即君父在也,顾群聚而哗如此!”巡按御史见诸生言切,欲解之,乃语诸生曰:“第无哗!当商所以善后者。”众方环听如堵,官旗见议久不决,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辄手锒铛擿之地有声,大呼:“囚安在?”且曰:“此魏公命,可缓邪!”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争登阑楯,奋击官旗,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屋,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巡抚幕中诸将率骑卒至,或拔刃胁众。众益怒,将夺刃刃一鹭,备兵使者张孝鞭卒以徇,始稍定。或谓公盍返私室,公不可,遂舍一鹭署中。
是日也,他官旗之浙者,道胥门入城,强市酒肉,瞋目叱市人。市人复群殴之,走焚其舟,官旗皆泅水以免。
一鹭惧,召骑卒介而自卫,夜要御史上疏告变,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越八日,公竟就逮。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死狱中。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
崇祯元年,忠贤败。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诏赠太常寺正卿,谥忠介,予特祠。
(选自《元明清文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  忤:触怒
B.窜公姓名其中 窜:改动
C.公不可,遂舍一鹭署中 舍:舍弃
D.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    矫:假托
【小题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历是年号,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会改换年号。
B.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
C.序是一种文体, “序”也作“叙”或称“引”,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D.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任给事中的嘉善人魏忠节公因为得罪了魏忠贤,而遭逮捕。但周顺昌不畏奸佞,前往同他喝酒,并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的孙子。
B.魏忠贤派官差到苏州,要逮捕周顺昌。到府衙宣读圣旨的那一天,赶来观看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人人为周顺昌鸣冤,声音如雷一般。
C.有士卒拔出刀威胁百姓,百姓更加愤怒,要夺刀杀毛一鹭。备兵使者张孝鞭打老百姓来示众,局势才稍稍稳定。
D.毛一鹭害怕苏州的百姓,召集骑兵保卫他,夜里要挟御史徐吉上奏章报告苏州民变,下令相关官员逮捕颜佩韦等十几个百姓并关押起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
(2)道胥门入城,强市酒肉,瞋目叱市人。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04 10:01: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5年,当我国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准确进入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地面成功接收到卫星下发的导航信号时,国家启动了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三步走”的第三步——到2020年,北斗系统将实现全球导航定位。从此,时间与位置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将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让人惊讶的是,北斗导航卫星的“娘家人”,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北斗团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三分之二的队员小于30岁。但他们踏实肯干,如果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几乎每个科研人员一年都工作了400多天,扣除节假日,几乎把一年当作两年用。
长时间的加班,习惯性的自律,是这个年轻团队最大的特点。问他们坚持的动力,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答案。张筱娴和任煊是团队里的“90后”,他们去年从大学毕业加入团队,这一年发现有学不完的东西,“和去了外企的同学相比,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沈叶锋在进中心之前,去过别的科研院所实习,在他看来,相比于很多传统团队,北斗团队有容错机制,总设计师鼓励年轻人创新、多试,允许在地面犯错,只要不把问题“带上天”。
“每一个新的型号过来,有想法的年轻人就可以去竞聘岗位。”沈叶锋说。确实,团队中很多年轻人,伴随着小卫星从无到有,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虽然加班很辛苦,但他们也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收获了在其它团队很难有的快速成长。
(取材于解放网)
材料二:
芯片等基础产品国产化是实现北斗导航民用领域规模应用的关键。当前,我国北斗导航定位芯片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封闭,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研发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制约,很难凭借一己之力推动芯片核心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仍过度依赖美国GPS系统及产品,产业规模较小,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芯片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能力薄弱,发展我国自主可控的核心芯片迫在眉睫。在国内导航定位芯片市场研发企业多而散的情况下,无法与国外芯片形成竞争,芯片行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也决定了很难依靠一两家企业做大做强。
因此,我们需要新思路、新方法来推动国产北斗导航芯片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据《文汇报》报道,5月23日,深圳华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我国首个“北斗芯片开放平台”,将联合产业链多方研发资源,加快攻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核心芯片关键技术的瓶颈,促进国产北斗芯片的应用推广与产业规模化。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25日)
材料三:
2018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上签署的“新时空智慧物流计划”,是上海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论坛上,上海势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4家快递公司)、顺丰速运联合投资的蜂网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为物流车辆提供搭载千寻位置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车载终端,精度达到亚米级,实现对车辆的精准定位和导航。这一北斗导航应用项目有望解决困扰物流和快递行业的痛点,提升物流效率。
(摘编自《解放日报》2018年12月23日)
唐景陵是陕西省文物局田野文物石刻保护试点,由于唐景陵范围广、周围环境复杂,如何对文物进行更好的保护成为管理的难点和痛点。当地管理部门利用北斗、遥感等技术进行文物保护,对文物巡查人员的巡查轨迹进行定位,在文物周边安装了北斗终端,对野外文物进行相应保护。同时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唐景陵保护区内地表自然、人文活动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效率高且效果更好。
基于北斗导航技术,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及旅游专用北斗终端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也更加便捷。目前,以曲江文化旅游为主的智能导航讲解系统已经落地实施,楼观台、财神庙、大唐芙蓉园等景区都已实现基于北斗位置功能的自助导游、导览功能,共计投入3000台套北斗终端设备。
西安还与阿里云合作“城市交通大脑”,完成西安城市的大数据建设,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西安城市治理。“城市大脑”是基于时空基准的人工智能系统,北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时空基准系统,以我们自己的时空基准系统为依托的城市交通人工智能系统,将为未来西安的交通缓堵、道路规划提供有力的决策辅助。
(摘编自《北斗导航赋能智慧化生活》,《小康》2018年12月中旬刊)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团队有别于传统团队的独特机制鼓励团队中的年轻人不断创新和尝试,让他们拥有投身项目科研的热情和信心。
B.我国首个“北斗芯片开放平台”的发布攻克了核心芯片关键技术的瓶颈,为发展国产导航定位芯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C.西安市将北斗导航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相结合而建立的城市交通人工智能系统,将为未来城市交通管理提供范例。
D.北斗导航技术的研发重点在于应用,材料三中北斗助力智慧化生活,不仅更便捷,也解决了许多行业管理方面的难题。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的成功研发意味着中国人将时间和空间位置这些未来重要的战略资源已经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再受制于人。
B.北斗实现民用领域规模应用的关键在于芯片等基础产品国产化,受多方因素制约,这需要聚合产业链多方力量,共同研发。
C.目前北斗导航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终端集成、运营服务等环节,这表明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北斗导航系统无论在核心芯片研究还是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方面都已经取得许多突破性的成就。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角度和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2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纵火
路明
一个周末的中午,我和小德打光了身上所有的游戏币,走到街上。小德叼着一根不知哪来的烟,我说,小德,你咬住烟,我用放大镜给你点。
我和小德、阿福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小德的娘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小德的爹是电影院的放映员,那是一份体面的工作。那时,很多人为了省两毛五一张的电影票,来给小德爹发香烟。那是个清秀斯文的男人,脸和鞋子干干净净,说话声音不响,可总能惹得小德咯咯发笑。小德跟在他爹后面,像只神气的跟屁虫。
放暑假的时候,小德爹带小德去夏驾河游泳。小德游了两个来回,抽筋了,连呛几口水,双手胡乱拍打着水面。每一次浮出水面,他都拚命喊,爹,爹,救我。他确信爹听见了,爹就蹲在岸上,一动不动地看着他。
小德醒来时躺在岸边,爹坐着抽烟,短袖衬衫和西装短裤摊在一边。回去的路上,小德爹试图把手放在小德的肩上,小德甩开了。后来爹跟他解释,在水里挣扎的人是不能去救的,会把救援者一道拖到水底。小德听了,一声不响。
小德跟我们说,从那天起,他跟他爹再也没亲过。
后来,供销社关门,电影院的生意渐渐萧条,小德爹不用上班去了。没人给小德爹递香烟了,烟瘾上来,他自己去买一包“红梅”。小德爹一点点邋遢起来,时常酒气冲天。
小德说,他爹喝多了会动手,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是小德一个愤恨的眼神。
那天小德没来上课,放学后,我往小德家那边绕。远远看见小德低头走路,我叫,小德,小德。
小德回过头,满脸泪痕:我爹死了。
小德说,早上他和爹一起出门,爹推着自行车跟在后面。小德突然打算斜穿马路,去对面买一块新橡皮。这时他听见刺耳的刹车声,小德被身后的一股大力横推出去,重重跌在石板路上。落地的同时,他听见自行车铃清脆地响了一下,像被什么捂住。小德回头看,爹躺在地上。小德扑上去,大声喊,爹,爹。爹只抬了两下眼皮。
小德感觉到,爹走了后,娘对自己冷淡了很多。好几次,小德接住了娘的目光,细细品咂,像挨了一拳,许久还能感觉到拳头里的骨头。
小德渐渐长成一个阴郁的少年。
我用放大镜给小德点烟。实验很成功,小德满意地吸上一口,吐出一个晃悠悠的烟圈。我知道,小德的轻松是装出来的。咸菜瓶刚好骑车经过,小德一定是看见了。
咸菜瓶是个相貌普通的姑娘,不知为什么,小德很喜欢她。那一阵,他俩一块打饭,一块散步,笑容又回到小德的脸上。咸菜瓶没有娘,而小德没有爹,这段恋情从一开始就是个笑话。男生们嘻嘻哈哈地跑到小德面前说,小德谈个恋爱,顺便把娘嫁出去,一箭双雕。
小德低吼一声,猛扑过去。
等我和阿福拉开那几个身强力壮的男生,小德已被打翻在地。他的小女朋友呆呆地看着他,眼里噙满了泪水。
一天,放学后,小德和咸菜瓶走在街上,一群吊儿郎当的男生大声说着下流话。又一次,小德发起了自杀式冲锋。男生们打累了,骂骂咧咧地离开。小德满脸血污,动弹不得。
咸菜瓶跪坐在小德身旁,轻轻擦去他脸上的血渍,坚决地说,小德,我们分开吧。
小德愣愣地看着她。
咸菜瓶流着泪说,包小德,我不喜欢你了。
咸菜瓶的背影在小德眼睛里一点点地熄灭。天暗下来。
现在,回到这个烈日当头无所事事的中午。小德叼一根点着了的烟,我的手里攥着一只放大镜。一棵枯死的芭蕉树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凑过去,焦点对准枯叶尖,“哧”的一声,着了。
一阵风刮来,火苗腾一下往上蹿,火势越过围墙,蔓延到派出所的车棚顶。小德推了我一把,你快进前面的巷子,别让人看见了。
那天下午,小德娘赔了一笔钱,从派出所领回了小德。学校橱窗贴出告示:
关于给予包小德同学开除处分的决定
我找到小德的时候,他正在家里收拾行李。我说,小德,谢谢你,没把我招出来。
小德嘿嘿一笑,招出你来有个屁用。
我掏出几十块钱,放在桌上,说,剩下的,我以后还。
小德说,还个屁。
小德走的那天,我和阿福去夏驾桥站送他。阿福说,小德,要是在外面被人欺负了,我们帮你报仇。小德黯然道.会救我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小德上了车,车门闭上了,列车发出一声叹息,挣扎着缓缓驶去。
我参加县里的中学生作文竞赛.题目是《我身边的英雄》。我虚构了一段小英雄救火的故事.小英雄勇敢地冲向大火.扑灭了火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保住了。大家簇拥着小英雄.热烈地欢呼鼓掌。我的眼泪掉了下来。
(选自《上海文学》2018 年第10期,有删改)
【小题1】这篇小说叙事极具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小题2】小德爹前后变化很大,请结合文本,概括其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3】文中画线句蕴含着人物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小题4】请结合小说结尾段的内容,探究本段的深刻意蕴。

同类题3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小题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草书的另一个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事实上,当我们思考人类信念系统时,应当注意到它是多层面的、多维度的。这里,我们要关注的主要是两个层面:描述性的维度和规范性的维度。在描述性维度上,科学具有优先性。但除了自然领域之外,人类的生活更多居于规范性层面上。对于规范性来说,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道德和法律。道德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法律告诉我们禁止做什么。这是规范性最突出的表现。

实际上,规范性无处不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对事物的评价,使用概念的时候也是在遵循特定的規则。哲学恰恰活跃在规范性的领地。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哲学的活动会遍布在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如道德哲学、法哲学、经济哲学、社会哲学、数学哲学、科学哲学等。因为所有自然科学都包含描述性所无法处理的规范性层面,表达这些科学原理的部分需要哲学来参与。而没有哲学来澄清特定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进行语义整编,就容易导致严重误解。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来探讨在“科学为王”的时代,哲学到底有什么价值?

首先,哲学具有彻底反思和适度怀疑的精神。其他学科可能也会有反思,但哲学的反思是具有彻底性的。适度怀疑不同于怀疑主义,不同于极端的相对主义。适度怀疑能够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

其次,哲学具有思想划界和批判的作用。哪些领域是可以认识的,哪些是不可以认识的,可以言说的和不可以言说的领域如何划界,人类思想和表达可以区分为哪些空间或区域……都是留给哲学来做的工作。其目的在于让人们充分理解人类理性的限度及其遵循的法则,以避免人类陷入过度自负。

最后,哲学具有促进自身认知和人性理解的作用。这里要强调的是,最好把人理解为规范性的动物。有观点认为,人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野兽。“野兽”即强调人的本能特征,即实然方面;“天使”强调人的道德,即应然方面。但是,现实中并不是如此简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思考: 这样做对不对?应不应该这样做?行动的理由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引向了关于规范性问题的回答。就规范性来讲,我们不是在寻求真假,甚至也不是在追求对人类的操控和设计,而是最终要回答我们的文化模式、社会秩序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所遵循的抽象规则是怎么形成的,“我”和“我们”是谁。这就是自身认知和人性理解方面的复杂问题。

我个人认为,对于科学世界观下的哲学未来发展而言,在规范性领域中的划界与批判是哲学最有前景的一面。就此而言,哲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个体去深入、自主、谦逊地理性思考。

(摘编自韩东晖《“科学为王”的时代,哲学有什么价值?》)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科学在描述性维度上具有优先性,而人类的生活都居于规范性层面上。
B.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哲学来澄清基本概念,进行语义整编,就会导致严重误解。
C.哲学上的适度怀疑精神不同于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它能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
D.哲学具有思想划界和批判的作用,可使人充分理解人类理性限度及其遵循的法则。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突出描述性维度和规范性维度的差异,为进一步论证奠定基础。
B.文章从“规范性无处不在”出发,分析了哲学对于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的意义。
C.文章阐述了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重点论证了哲学在“科学为王”时代的价值。
D.文章运用归谬法,从实际生活角度驳斥“人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野兽”的观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规范性无处不在,因此哲学的活动会遍布在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
B.把人理解为规范性动物,就能认识到哲学具有促进自身认知和人性理解的作用。
C.人类可以从实然和应然方面研究自身,但更应从规范性的层面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D.哲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让人类个体去深入、自主、谦逊地理性思考。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艺术,一直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特殊的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一方面,在中国经典人文艺术的生长延续中,“山水”从古至今,尤其是魏晋以来,就以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表现形态进入源远流长的中华艺术史视野,进而演进为历代文人画家生命厚度与精神长度的象征。另一方面,“山水”因其矗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独创性,因其坚固地附着并恪守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河床,使得山水艺术之深远、广博及其“超于象外之意旨”,在近现代以来“西风东渐”的中西文化激荡碰撞、交往中,呈现出独特的中华文化蕴含与审美价值。

事实上,不仅“山水”命题在中国文明史、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山水艺术与山水审美,同样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有学者曾言,早期的中国山水艺术审美观,大致可分为儒家的象征式山水观、道家的非对象性山水观、魏晋的情感化山水观三类。我们倘若抽离于自然山水本身,可以看到,这三种自然山水“创造”模式,本质上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生命、社会文化的不同维度、层次的体察和感知。在历史中发展的中国山水绘画的高度艺术性与深厚人文性,造就了山水绘画承载人们对中华文化所产生的感知变化的可能性,因此在山水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山水艺术与哲学、宗教、思想乃至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超越于上述关系的艺术“审美性”与精神“超验性”。

从人文视角看,中国山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人文精神特点:其一,山水艺术汲取了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之精髓,尤其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并融会贯通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文脉之中,具有特殊的思想文化渊源、人文内涵特征以及传统哲学框架中“画道”的烙印;其二,山水艺术注重艺术形式的整体构建与写意构筑,注重自然万物的密切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由“哲理”延伸拓展到“艺理”层面,即重视创造性与心性的交融互动,突破技艺与手法的限制,使其艺术表达展现出既多元一体、又丰富纷呈的面貌;其三,山水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营造及文化品格,如自然生命和谐的情景审美、风景即心境的意象审美、形神兼备的气韵审美等等,构成了中国式山水艺术审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美学特质,也使其成为日臻完善、深具影响的艺术种类。

当然,应当看到,中国山水画经历了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当下已进入到信息化、互联网、多媒体乃至人工智能新时代,世界文化交流语境和社会发展背景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作为置身新时代的山水画研究者、传承者、创作者,必须要保持文化上的警醒与自觉,必须要秉持艺术上的自律与创造,必须要葆有精神上的反思与追求。那么,我们必须面向传统山水艺术的发端源头,在时间的流变中守住山水艺术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底线;我们还要保持和发扬山水艺术长期形成的品质与特征,在空间的格局中拓展山水艺术的正大气象与审美底线。这两个方面的整合与归一,方能实现传统中国山水艺术的当代转化,方能凸显当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个性与顽强生命力,也才能有足够的度量来吸收消化时间河流中的新文化、新艺术基因,凝结成“山水”命题的当代意义与人文艺术精神旨归。

(摘编自蔡劲松《山水艺术与中华人文精神》)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至今,“山水”以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表现形态进入中华艺术史视野,成为历代文人画家的生命厚度与精神长度的象征。
B.山水绘画的艺术“审美性”与精神“超验性”,使得山水绘画能够承载人们对中华文化所产生的不同维度、层次的感知变化。
C.山水画研究者与传承者只有保持文化上的警醒与自觉,秉持艺术上的自律与创造,葆有精神上的反思与追求,方能应对变革。
D.传统山水艺术的当代转化,其关键在于我们能够守住山水艺术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底线,拓展山水艺术的正大气象与审美底线。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重要性和独创性两个方面分析,指出了“山水艺术”值得深入探讨的意义所在。
B.文章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论证了山水艺术具有“审美性”和“超验性”文化特征。
C.文章阐述山水艺术蕴含中华文化精神,不用形象修辞,条分缕析,理性品格突出。
D.文章提及“西风东渐”、文明变革等现象,均为论述“实现山水的当代转化”张本。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评价中所持观点与本文观点不符合的一项是
A.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青绿山水独树一格,将道教对养生、长生的追求凝聚于色彩之中,这表明宗教对山水绘画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B.文与可擅画山水,更擅画竹。其画竹时必先把握竹子的整体形象和精神实质,做到胸有成竹,其过程蕴含的美学特质与山水艺术有相通之处。
C.《富春山居图》后段,黄公望把秋天的树画出了繁华落尽的感觉,将亡国之痛消解于山水中,此时的山水乃是画家心境的外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
D.苏轼曾言:“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画,画境与诗境同高,诗境与自然相和,其以写意的方式表现了创造性与心性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