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呜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乙)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成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曰,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丙)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②。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说符》)
注:(中)射中箭靶。②(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
【小题1】下面句子中“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 )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
C.然足下下之鬼乎 |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A.皆次当行(行:行军) 会天大雨(会:恰逢) |
B.或以为死(或:有的人) 楚人怜之(怜:爱戴) |
C.念鬼(念:念叨) 又间令吴广(间:暗地里) |
D.卒中往往语(往往:经常) 皆指目陈胜(目:看着) |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影。 |
C.“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几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体现了陈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与判断。 |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写出了陈胜对民心的深刻洞察。 |
C.“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表现了陈胜对天意的准确领悟和把握。 |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生动地表现了陈胜的谋略所产生的奇特效果。 |
A.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
B.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
C.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
D.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