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组文言文,完成各题。

谢生应鸾,客其叔文涛先生临淄县署,继为费县令借笔札。一日,坐轿拜客,书片纸付下役李升唤舆伺侯。及出视,骡车也。生怒叱之。李曰:“奉明谕,止言备舆,未言备轿。”生曰:“汝真钝汉,舆即是轿。因轿字不典,故通称舆字。”李笑曰:“昔淮南王《谏击闽越书》,曾有‘舆轿逾岭’一语,何言不典?”生愕然曰:“不意若辈中有此通品。”

遂解骡乘之,令李步随后,曰:“汝既腹有书笥,亦知此间武城之事乎?”曰:“此小人桑梓之地,何得不知?”生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澹台灭明,武城人。’而记曾子居武城,独别之曰南,是鲁当日有两武城矣!然乎?否耶?”李曰:“俗传澹台灭明所居为费县之武城,而曾子之南武城在今之嘉祥县。此说谬妄。”生曰:“汝何所见而云然?”李曰:“《春秋》昭公二十三年:‘武城人……取邾师,获鉏弱地。’哀公八年:‘吴师……伐武城,之。’《孟子》载:‘曾子居武城,有越寇。’夫与邾接壤,而当吴越之路,即今费县之武城也。《齐乘》亦谓‘子游弦歌旧邑,在费西、滕东两县之间。’而从无两武城之说。”生曰:“果尔,则《史记》所载,何独有南武城之名?”李曰:“以鄙见揣之,定襄有武城,清河有武城。此云南者,别两地而言。如《平原君传》中‘封于东武城’,亦其例也。”生大叹赏。归述于费令,亦奇之其役,拔充礼书。不一年,致千金产,称里中富户。

后文涛先生修《临淄县志》,招生去。生以李可备顾问,挈之俱往。而谈临淄旧典,皆属淄川县事。生怪问之。李曰:“小人箧中秘书,只有淄川,并无临淄。”生大疑,急索秘册以观。盖《说铃》两本,破碎不全,仅《山东考古录》十余页,及《闽小记》四五页。而当日舆轿之论,武城之考,偶然于数页中道着耳!生乃叹曰:“文人命运所到,享重名邀厚福,皆此类也。”其叔闻之,亦大笑,赏以资斧,遣之回费

铎曰:“俭腹子挟芝麻《通鉴》,翩翩然置身台省,亦趁着十年好运耳!”

(取材于沈起凤《谐铎·骡后谈书》)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节选自张岱《夜航船<序>》)

(注)①澹台灭明:复姓澹台,名灭明,与后文的曾子、子游同为孔子弟子。②旧邑:指武城。子游曾任武城令,并发现澹台灭明是当地的人才。③俭腹子:腹中空空的人。芝麻《通鉴》:吴地人好食芝麻茶点,有商家用残缺的《通鉴》包装茶点,一位多次买过这种茶点的人从包装纸上学了点零碎知识,到处卖弄时被识破,其人被戏称为“芝麻通鉴”。④台省:唐代朝廷诸省的并称,后泛指显官要职。

【小题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为费县令借笔札 司:掌管
B.奉明谕,止言备舆 适:刚才
C.伐武城,之 克:攻下
D.其役,拔充礼书   除:任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及出视,骡车也   僧笑曰
B.令李步随后 别两地而言
C.而记曾子居武城   而谈临淄旧典
D.享重名邀厚福     僧畏慑,拳足
【小题3】对下列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片纸付下役李升唤舆伺侯
写了一个纸条交给下役李升让他备舆伺候
B.此小人桑梓之地
这正是我的家乡
C.夫与邾接壤,而当吴越之路
那与邾国接壤,并且正处在通往吴越的道路上的
D.赏以资斧,遣之回费
赏给他资产和农具,送给他回家的路费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不意若辈中有此通品。  ②归述于费令,亦奇之。
【小题5】根据文章的内容,用恰当的熟语或成语填空。
从“学识”看,《骡后谈书》中的李升与《夜航船<序>》中的士子都可谓_____。不过李升在论述关于“武城”的问题时可谓_____,令谢生心服口服;而士子在僧人面前的高谈阔论则可谓_____,博人一笑而已。
【小题6】李升与士子的故事有相似之处,但作者们借以表达的意图却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其不同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10:51: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狐嫁女
蒲松龄
历城殷天官,少贫,有胆略。邑有故家之第,广数十亩,楼宇连亘。常见怪异,以故废无居人;久之,蓬蒿渐满,白昼亦无敢入者。会公与诸生饮,或戏云:“有能寄此一宿者,共醵为筵。”公跃起曰:“是亦何难!”携一席往。众送诸门,戏曰:“吾等暂候之,如有所见,当急号。”公笑云:“有鬼狐,当捉证耳。”遂入,见长莎蔽径,蒿艾如麻。时值上弦,幸月色昏黄,门户可辨。摩娑数进,始抵后楼。登月台,光洁可爱,遂止焉。西望月明,惟衔山一线耳。坐良久,更无少异,窃笑传言之讹。席地枕石,卧看牛女。
一更抽尽,恍惚欲寐,楼下有履声,籍籍而上。假寐睨之,见一青衣人,挑莲灯,猝见公,惊而却退。语后人曰:“有生人在。”下问:“谁也?”答云:“不识。”俄一老翁上,就公谛视,曰:“此殷尚书,其睡已酣。但办吾事,相公倜傥,或不叱怪。”乃相率入楼,楼门尽辟。移时,往来者益众。楼上灯辉如昼。公稍稍转侧,作嚏咳。翁闻公醒,乃出,跪而言曰:“小人有箕帚女,今夜于归。不意有触贵人,望勿深罪。”公起,曳之曰:“不知今夕嘉礼,惭无以贺。” 翁曰贵人光临压除凶煞幸矣即烦陪坐倍益光宠。公喜,应之。入视楼中,陈设芳丽。遂有妇人出拜,年可四十余。翁曰:“此拙荆。”公揖之。俄闻笙乐聒耳,有奔而上者,曰:“至矣!”翁趋迎,公亦立俟。少选,笼纱一簇,导新郎入。年可十七八,丰采韶秀。翁命先与贵客为礼。少年目公。公若为傧,执半主礼。次翁婿交拜,已,乃即席。少间,粉黛云从,酒胾雾霈,玉碗金瓯,光映几案。酒数厅,翁唤女奴请小姐来。女奴诺而入,良久不出。翁自起,搴帏促之。俄婢媪数辈拥新人出,环佩璆然,麝兰散馥。翁命向上拜。起,即坐母侧。微目之,翠凤明珰,容华绝世。既而酌以金爵,大容数斗。公思此物可以持验同人,阴内袖中。伪醉隐几,颓然而寝。皆曰:“相公醉矣。”居无何,新郎告行,笙乐暴作,纷纷下楼而去。已而主人敛酒具,少一爵,冥搜不得。或窃议卧客;翁急戒勿语,惟恐公闻。移时,内外俱寂,公始起。暗无灯火,惟脂香酒气,充溢四堵。视东方既白,乃从容出。探袖中,金爵犹在。及门,则诸生先俟,疑其夜出而早入者。公出爵示之。众骇问,公以状告。共思此物非寒士所有,乃信之。
后公举进士,任于肥丘。有世家朱姓宴公,命取巨觥,久之不至。有细奴掩口与主人语,主人有怒色。俄奉金爵劝客饮。谛视之,款式雕文,与狐物更无殊别。大疑,问所从制。答云:“爵凡八只,大人为京卿时,觅良工监制。此世传物,什袭已久。缘明府辱临,适取诸箱簏,仅存其七,疑家人所窃取;而十年尘封如故,殊不可解。”公笑曰:“金杯羽化矣。然世守之珍不可失。仆有一具,颇近似之,当以奉赠。”终筵归署,拣爵驰送之。主人审视,骇绝。亲诣谢公,诘所自来。公乃历陈颠末。始知千里之物,狐能摄致,而不敢终留也。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籍籍而上   籍籍:整齐的样子
B.公起,之曰 曳:拖,拉
C.阴袖中   内:接纳
D.伪醉几   隐:靠,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下问:“谁?” 将以有为也
B.既而酌金爵    乱易整,不武
C.颓然寝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
D.久,蓬蒿渐满  夫晋,何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名为“狐嫁女”,里面所记叙的嫁女一家老少皆为狐所幻化,杯盘器皿也皆摄于千里之外;因为狐有如此之神通,所以殷天官也不敢私藏所纳之爵,终还给了原主人。
B.文中“狐嫁女”的故事固然离奇,但殷天官有胆有略且又洒脱之状确也跃然纸上。
C.文末段,写到姓朱的世家的筵席上,殷天官看到另七只金爵的时候,已经想到了狐嫁女所用之金爵必当取自此处。
D.文章语言明白晓畅,叙事简而有法,描写生动传神,尤其在描写“狐嫁女”这一部分里,形象感非常强,使人如临其境。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翁 曰 贵 人 光 临 压 除 凶 煞 幸 矣 即 烦 陪 坐 倍 益 光 宠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殷尚书,其睡已酣。但办吾事,相公倜傥,或不叱怪。
(2)小人有箕帚女,今夜于归。不意有触贵人,望勿深罪。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明宗纪论
北宋 欧阳永叔
①呜呼!自古治世少而乱世多。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数百年,其可道者,数君而已,况于后世邪,况于五代邪!
②予闻长老为予言:“明宗虽出夷狄,而为人纯质,宽仁爱人。”于五代之君,有足称也。尝夜焚香仰天而祝曰:“臣本藩人,岂足治天下!世乱久矣,愿天早生圣人。”自初即位,减罢宫人、令官;废内藏库,四方所上物悉归之有司。广寿殿火灾,有司理之,请加丹雘,喟然叹曰:“天以火戒我,岂宜增以侈邪!”岁尝旱已而雪暴坐庭中诏武德司宫中无得扫雪,曰:“此天所以赐我也。”数问宰相冯道等民间疾苦,闻道等言谷帛贱,民无疾疫,则欣然曰:“吾何以堪之,当与公等作好事,以报上天。”吏有犯赃,辄置之死,曰:“此民之蠹也!”以诏书褒廉吏孙岳等,以风示天下。其爱人恤物,盖亦有意于治矣。
③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①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兵革粗息,年屡丰登,生民实赖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屡以非辜诛杀臣下②。至于从荣父子之间,不能虑患为防,而变起仓卒,卒陷之以大恶,帝亦由此饮恨而终③……若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等之死,可谓上下相徇④而毁誉乱真⑤之敝矣。……凡为国者,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明宗纪》)
(注)①畋:打猎。②臣下:指下文任圜、安重诲等人。③“至于从荣”五句:李从荣为唐明宗的次子,封秦王。长兴四年十一月,明宗病重,从荣认为已死,怕别人争位,带兵入宫,被诬为弑父篡位,死于乱军中。明宗本有意传位于从荣,闻从荣死,亦悲痛而死。大恶:弑父弑君之罪。趁唐明宗病危之际,起兵夺帝位,虽被镇压,但造成日后皇室成员内斗的祸因。④上下相徇:群臣互相猜忌。⑤毁誉乱真:说好说坏都不符合实际。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自古治世少而乱世多
A.安定B.治理C.医治D.整治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五代之君|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当与公等作好事,以报上天|以诏书褒廉吏孙岳等,以风示天下
C.此天所以赐我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D.而变起仓卒|二败而三胜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况于后世邪,况于五代邪!
何况在后代的君主中呢!何况在五代的君主中呢!
B.数问宰相冯道等民间疾苦
(明宗)多次询问宰相冯道等关于百姓患病的痛苦。
C.以诏书褒廉吏孙岳等,以风示天下
(明宗)用诏书称赞廉吏孙岳等,来教化百姓。
D.生民实赖以休息
人民确实依赖(这些条件)来休养生息。
【小题4】用 “/”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共三处,多断不得分)。
岁 尝 旱 已 而 雪 暴 坐 庭 中 诏 武 德 司 宫 中 无 得 扫 雪。
【小题5】作者认为明宗的治国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阐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生生所资:资助、供给B.心远役惮:害怕、畏惧
C.饥冻虽切:急迫、急切D.尝人事从:顺随、依从
【小题2】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A.幼稚盈室B.于时风波未静C.质性自然D.于是怅然慷慨
【小题3】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家叔余贫苦不物喜,不以己悲B.遂见用小邑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C.故便求胡为乎遑遑欲何D.事顺心游于三辅,入京师
【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2分)
答:
(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分)
答:

同类题5

四.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萧声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B.月明星稀,乌鹊
C.幽壑之潜蛟D.鱼虾而糜鹿
【小题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小题4】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