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下列小题。

[双调]沉醉东风·柴炭行

(明)陈 铎

守行市随时不肯,躲奸猾漏税抽分。逢寒长价钱,遇缺无分论,欺负杀冻饥穷民。但愿残冬暖似春,教那厮折本。

(注)①随时不肯:始终不肯让价。  ②分论:分辩说理。

【小题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
A.古体诗
B.小令
C.近体诗
D.诗余
【小题2】对本作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柴炭商坚守商品价格,维持着市场稳定。
B.遇上天气寒冷,柴炭商们还要趁机涨价。
C.柴炭商想尽办法欺压甚至杀害穷苦百姓。
D.作者希望冬天温暖如春,好让柴炭受损。
【小题3】本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语言风格颇为统一,相得益彰,请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9 03:05: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蟾宫曲 卢挚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注释】①“沙三”、“伴哥”和下文的“小二哥”为北方农家青年的一般称呼,嗏(chā)是口中的语气词。②昔涎剌塔:元代民间口语,大体指口中流涎,身体邋遢的模样。③碌轴:即碌碡,用来滚压土地、碾脱谷粒的大石滚。④琵琶:当时农村的孩子,往往身体较瘦,肚子凸起,像个琵琶。
【小题1】【小题2】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0
A.“双调”是本曲的宫调。宫调可以表明音乐的各种调式,其作用相当于词中的词牌,比如《窦娥冤》中的“仙吕”“点绛唇”,“仙吕”即为宫调名。
B.本曲内容极富乡村气息。例如一句“两腿青泥”,给读者扑面吹来了一股泥士气息,刚捞完虾,又热又渴,于是坐在杨柳荫下磕破西瓜而食,场景极有乡村特点。
C.小二哥吃不到西瓜“昔涎刺塔”的样子,富于农村少年的特征,很有滑稽感戏剧性。作者抓住瞬间神态,使人物显得栩栩如生。
D.本曲的环境描写有着烘托人物的作用,例如“荞麦开花,绿豆生芽”两句,不但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也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使人物活动的环境更加典型。
E. 人物的可爱与景物的富有生机,两者相互结合产生的宁静和谐感,使作者在结束处不禁对无需善恶观念,快活异常的乡村生活流露出喜爱之情,发出由衷的赞叹。
【小题3】【小题4】本曲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