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按正确顺序依次填入A、B、C、D四处的句子是(只填序号)A___ B___ C____ D____。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A
,
B
。
C
,
D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 ②鹳鹤追飞静 ③豺狼得食喧 ④薄云岩际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11-25 06:01: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洛阳早春
顾况
①
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
一家千里外,百舌
②
五更头。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
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注】①顾况:唐代诗人,苏州海盐人。一生官位不高,曾受人引荐入朝任著作郎,时洛阳为唐代东都。
②百舌:百舌鸟,立春后鸣叫不已,是民间最常见的一种鸟,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随季节迁徙。
【小题1】根据二、三两联,概括诗人“愁”的主要原因。
【小题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2
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 李 端
卢 纶
故关
①
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
②
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 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小题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C.“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小题2】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注】①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
【小题1】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①
!
(注)①徂:消逝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口口。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写景,画面变幻多姿,生动可感。
B.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角度,传神地写出了自己对夜的感受。
C.诗中“竹”与“涓滴”“野”与“飞萤、水鸟”照应。
D.本诗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景中寄托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
【小题3】本诗题为“倦夜”,全诗却不着一“倦”字。请对此作出评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