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9~11题。
材料一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12)
【小题1】图示黄河河段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6、7月份
C.含沙量少
D.有凌汛现象
【小题2】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能源资源
C.充沛的淡水资源
D.充裕的煤炭资源
【小题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A.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B.消除城乡差别
C.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D.不利于产业结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4-02 03:15: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由于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占用,湖北省湖泊数量急剧下降。湖泊数量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①调蓄洪水的功能削弱 ②湖水的减少可减轻当地的洪涝灾害
③使水生生物数量、种类减少 ④可减小大气湿度,进而影响到局部地区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同类题2
洞庭湖对长江水流量的调节作用一度下降很多,主要的原因除了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的缩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
A.长江流域降水量逐渐增大
B.洞庭湖区人口增多,污水排放量大
C.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河湖中淤积
D.洞庭湖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
同类题3
(共6分) 中广网北京2013年2月2日消息 最新统计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小,功能持续下降,对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建国初期,三江平原湿地面积是500万公顷,2010年调整的时候只有91万公顷,减少了80%多。下图为建国以来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1)根据材料,分析三江平原湿地减少和退化的原因。
(2)近年来,由于东北大米的市场行情看好,黑龙江三江平原的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这对三江平原湿地会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同类题4
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滩涂等,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湿地比重最大的是
A.长江中下游、东北地区
B.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西南地区
【小题2】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
A.开发沼泽,扩大商品粮生产
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生产
C.耕海牧渔,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同类题5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伦古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福海县境内(47°15′N,87°18′E),湖泊面积约760km
2
,为新疆第二大湖,湖内生物资源丰富。近些年乌伦古湖面积不断缩小,当地采取了“引额补乌”(即引额尔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来缓解乌伦古湖的湖面萎缩状况。下图为乌伦古湖位置及入湖河流分布图。
(1)分析乌伦古湖湖面面积萎缩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2)你是否赞同“引额补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你的理由。
(3)试提出保持乌伦古湖原生态水质的措施。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