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湿地生物种群变化 | |||||
代表生物种群 | 20世纪6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 | | |
水生 植物 | 种类 | 35科92种 | 20科68种 | 缺失 | |
生物量(g/m2) | 3 275 | 4 423 | 缺失 | | |
水禽多样性指数 | 1.539 | 1.266 | 0.755 | |
A.生物种群数量自然减少 |
B.全球气候变暖 |
C.围垦湿地,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
D.生物迁移 |
A.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
B.提供多样性的水生生物 |
C.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
D.吸烟滞尘,净化大气环境 |
A.开发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
B.退耕还湿,发展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 |
C.禁止开垦,保持天然湿地 |
D.植树造林,在湿地区域增加生物种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