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洪湖湿地生物种群变化资料,完成各题。
洪湖湿地生物种群变化
代表生物种群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水生
植物
种类
35科92种
20科68种
缺失
 
生物量(g/m2)
3 275
4 423
缺失
 
水禽多样性指数
1.539
1.266
0.755
 
 
【小题1】造成湿地环境生物种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物种群数量自然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围垦湿地,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D.生物迁移
【小题2】湖泊、河流、沼泽等湿地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B.提供多样性的水生生物
C.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D.吸烟滞尘,净化大气环境
【小题3】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途径是( )
A.开发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B.退耕还湿,发展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
C.禁止开垦,保持天然湿地
D.植树造林,在湿地区域增加生物种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22 08:23: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读下列有关乍得湖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非洲乍得湖,位处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国交界处,面积辽阔,一度成为非洲第四大湖泊。湖滨地势低平,多沼泽,芦苇生长茂盛。湖区东南部,沙里河以及洛贡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盛产棉花、花生、稻米、薯类等。
1960年代,乍得湖的湖面面积约为26,000平方公里(约有24个香港大),但直至2000年,它已缩小到仅余1,500平方公里(即约个半香港大),亦即它原来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到了2007年,即便是在雨季涨水期,浅平宽广的乍得湖也没有如期伸展,面积始终不到2000平方公里。湖区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干旱程度愈演愈烈,农业收成和渔业产出持续减少,湖区200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
乍得湖在短短40多年间面积萎缩90%以上,除了大旱灾等自然因素,还要归因于乱砍滥伐、大规模灌溉以及在注入乍得湖的河流上修建水库等人为因素。

读乍得湖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和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______沙漠以南地区。乍得湖水系支流集中分布在湖泊的___部,径流季节变化___(大或小)是该河突出的水文特征。
(2)简要说明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特点及原因。
(3)非洲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简述非洲出口矿产对其经济有何影响?
(4)本地区人口的增长迅速,对环境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非洲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就必须协调人地关系。请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