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旱地

林草地

盐荒地

滩涂

其它

合计

占总面积比例(%)

17

12

32

18

2l

100

 

 
【小题1】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B.
C.D.
【小题2】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滩涂→盐荒地→旱地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盐荒地→滩涂D.林草地→旱地→滩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07 08:18: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唯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从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人们对两湖地区的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
材料二 乾隆末年,王昶在总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北万城堤溃的原因时指出:“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林处,今皆砍伐为种苞谷,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淤日积,水势年增。”清人赵仁基也认为:“水溢由于沙积,沙积出于山垦……江底日高,而容水之地浅矣。”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进我国。由于玉米、甘薯对土质、水分的要求不高,在丘陵、山区广泛种植。”
材料四 面积为31.6万平方千米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0年在青海省建立,49%的黄河水、25%的长江水、15%的澜沧江水都来自这一地区。它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三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地区。
(1)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合的是(  )


(2)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
①湘江 ②三峡水库 ③渤海滩涂 ④青海湖 ⑤江南水稻田 ⑥东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3)湿地的功能有(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4)以现代地理学的原理来分析材料中清人赵仁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