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过去几十年来,咸海水量已经减少了70%以上。下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B.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C.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D.灌溉水源减少,农业减产
【小题2】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B.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湖泊沿岸植被遭破坏
D.大量引用入湖河水灌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29 10:18: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据报道,我国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沙漠”。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红色沙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小题2】“红色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小题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同类题2
“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甚至造成“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景观,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真实写照。
据此完成题目。
【小题1】关于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人类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是造成该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小题2】为了避免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封沙育林、植树种草、林草结合的综合性生物措施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
同类题3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若A、B均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3)A图的荒漠化表现为__________,B图的荒漠化表现为_______。
(4)这种荒漠化在分布上表现为_________,常可以在_______和______草原等地见到。
同类题4
读我国某地区城镇和沙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该地区绿洲荒漠化成因无关的是
A.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B.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C.干旱少雨,蒸发量大
D.钢铁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小题2】该地区治理荒漠化,最大的困难是
A.交通不便
B.多流动性沙丘
C.人口稀少
D.荒漠化面积广
同类题5
2011年9月14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指出,我国贵州、广东等八省市都有石漠化现象,严重地区甚至寸草不生,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结合下图,回答以下三题。
【小题1】下列有关石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漠化是逐渐形成沙漠景观的过程
B.石漠化常与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C.人地矛盾是治理石漠化最大的难题
D.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
【小题2】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示人为因素比例中,比例最大的是( )
A.不合理耕作
B.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
D.无序工程建设
【小题3】促进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是( )
A.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积极改造耕作粗放的中低产田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