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原因是
①大面积分布疏松的黄土
②降水集中
③多暴雨
④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5-24 08:2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0安徽高考)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区。
(2)泥沙主要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类题2
下列左图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右图是左图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左图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不是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原因的是
A.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
B.此地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
C.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
D.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
【小题2】图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的过程中,对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山坡土壤肥力降低,粮食减产
B.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影响交通
C.河湖淤塞,河湖调洪能力降低
D.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
同类题3
下图为黄土高原的某小流城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
A.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南北最宽处约30km
【小题2】图示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体污染
B.石漠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盐碱化
同类题4
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以淤地坝为龙头的“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图中淤地坝应建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小题2】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平整土地”可以减小( )
A.地表径流
B.蒸发量
C.下渗量
D.地下径流
同类题5
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
(3)“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字母代表的相关内容填写在下方对应的数字空格处。
A.修基本农田
B.贮水拦沙
C.改善生产条件
D.平整土地 E.蓄水保土 F.发展多种经营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