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右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
【小题2】该地区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土质疏松
D.环境恶化
【小题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丘陵山区大
B.黄土高原降水强度比南方丘陵山区大
C.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
D.黄土抗侵蚀能力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24 09:5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和黄土高原北部,它是相邻生态系统的边缘交汇带,是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和人为干扰响应较为敏感的地段。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置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农牧交错地带介于我国的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B.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C.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的过渡地带
D.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
【小题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
②东部农耕区的粮食供应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
④西部牧区的畜产品供应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3】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有顺序地在季节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其主要目的是
A.清除土壤污染
B.治理荒漠化土地
C.恢复土壤肥力
D.防治土壤盐碱化
同类题2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保持水土,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工程于生物措施,下图是黄土高原中的某小流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措施与该流域中字母所示地对应正确的是
A. A、E处营造护田林网 B. B处打坝建库,营造防护林
C. C处封坡育林育草 D. D处建林果基地、水平梯田
【小题2】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①降低下游河床 ②减轻下游的土地盐碱化 ③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④增加河流入海口处的渔业资源
⑤使河口三角洲沉积速度变慢 ⑥减少地下水漏斗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⑥
D.③⑤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以水少沙多、含沙量高而著称,其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t(吨),天然径流量为534.8亿。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黄河水沙情势发生明显变化(表),并引起一系列新的问题。长期人工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带来植被退化和水资源失衡等问题。因此,专家建议:未来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不宜继续人工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而应以植被自然演替为主。
(1)根据表简述1997年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沙情势的变化。
(2)简述黄河水沙情势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
(3)推测黄河水沙情势变化对下游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4)专家建议未来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应以植被自然演替为主,试解释其原因。
同类题4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小题2】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D.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小题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区。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该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试说明其人为原因。(4分)
(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