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降雨量
地表径流
非林地
人工林地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3a)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3a)
1992
475.4
4.5
160.5
1.0
0.2
1990
611.4
9. 9
264.6
1.9
6.6
1993
815.4
10.1
272.6
2.4
0.5
1991
884.4
11.1
299.2
2.8
4.9
 
【小题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为
A.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是非林地的20%
B.当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候,人工林地径流量增加3倍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函数关系
D.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大小具有相关性
【小题2】根据上题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关系是
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的
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的
C.降雨量增加l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l倍
D.降雨量增加l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l倍以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08 05:5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学研究多因素(变量)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把多因素问题分解成若干单因素问题,每次试验只改变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地理事象的影响,而其它不变的因素称为控制变量。
渐江省某坡耕地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采校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不同农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
(1)该兴趣小组试验过程中改变的因素(变量)是____。
该小组设置了3个径流小区,均在同一坡面上,长20 m,宽10 m,坡度15°,坡向东偏南,下设沉沙池,其出口处安装自动水位计,小区间隔仅/m,均采用油菜大豆轮作,试验历时1年。其中,径流小区I为顺坡耕作;径流小区Ⅱ为等高土埂,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土埂,宽60 cm,高30 cm,并务实;径流小区Ⅲ为水平草带,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草带种植区,竞1m,种植百喜草。
(2)该试验过程的控制变量有____、____、____等。
地表径流量的测定是V -次降雨过程为单位,通过自动水位计记录逐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径流历时。该小组将不同径流小区的地表径流量变化结果,绘制如图。

(3)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径流小区____、____、____(填“I”、“Ⅱ”、“Ⅲ”)。
(4)在小组成果展示交流时,有位同学提出图示曲线可推断当地降水状况。例如,与6月相比,该地7月降水较____(填“多”或“少”),这是由于该地6月受______(填天气系统)影响,7月受______(填天气系统)控制。
(5)地表径流量的变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