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国土资源部2012年4月28日发布全国土地石漠化报告显示,我国石漠化的总面积达到了11.35万平方公里,每年因为石漠化损失的耕地面积为30万亩。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小题2】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 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 ④地表径流缺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22 11:4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2:下图为甲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联图。
(1)材料2中①表示_____,②表示____;受盛行风影响,该现象最有可能向___(方向)扩展。
(2)图中乙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的直接结果是___________。
(3)1963年,图中湖泊的面积为2.5万平方千米,到2001年,其面积已减小为不到1 500平方千米。据专家预测,该湖泊20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试分析该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2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生态整体模型试验,是在短期内检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验 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两图。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示判断,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的关系是
A.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负相关
B.植被覆盖度与径流产生量呈线性正相关
C.植被覆盖度提高 20%,径流产生量相应增加 20%
D.植被覆盖度在 20%~60%之间时,径流产生量最大
【小题2】根据图示情况,在考虑了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后,黄土高原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度是
A.20%~40%之间
B.40%~60%之间
C.70%~85%之间
D.85%以上
同类题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
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2)丙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选择填空)。
A.低湿地的治理
B.荒漠化的防治
C.酸性土壤的改良
D.盐碱地的治理
(3)右图中①②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于左图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
②模式适合
地区。
(4)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下图中①②这两种农业均属
农业。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黄土高原北部地区,是黄河中游区最大的流域。年降水量在300~550mm,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流域内农牧经营方式多有变化,无定河流量大小和清浊也变化无常,故有无定河之名。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无定河径流量下降趋势明显,给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左图为无定河流域水系结构示意图,右图为1933~2012 年无定河径流变化示意图。
(1)分析无定河水质清浊不定的自然原因。
(2)分析无定河干流南北两侧地形的差异并简述理由。
(3)分析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无定河流域径流量减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辽河是辽河的上游,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西部,主要流向是由西向东,沿河两岸地势平坦,植被状况差,水土流失严重。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增长和农牧业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左图是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示意图,右图示意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
(2)描述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情况。
(3)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