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陕西省黄河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绿色不断向北挺进。
(1)把下列选项填到图中对应空格中。
①平整土地;②修水平梯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2)图中所列内容是
地区
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
,治理重点是
。
(3)将下列治理措施和对应的治理目的进行连线。
A.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①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源
B.调整产业结构 ②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C.建设分洪、蓄洪区 ③便利航运和防洪
D.建设水利枢纽 ④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E.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⑤减轻河水污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3-22 06:50: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的区域,在甘肃有一大片区域属于黄土高原,这片区域是甘肃文化的核心区。黄土是一种优质的农业土壤,它富含腐殖质,而且土体疏松多孔、分布均匀、土层深厚。在远古时期,以农立国的周人在陇东的黄土大塬(指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呈台状,四边陡,顶上平)上大力发展农业耕作,奠定了甘肃甚至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基础。
(1)简要分析甘肃省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 简述陇东的黄土大塬上古代发展农业耕作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评价黄土的特点对以农立国的周人大力发展农耕的影响。
同类题2
产输比是指流域内产沙模数与河流出口水文站控制区输沙模数之比,产沙模数等于区内年均产沙量除以该控制区面积,输沙模数是水文断面实测输沙量除以水文控制区面积,下图为林草梯田覆盖率变化对流域产输比的影响图,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黄土丘陵区与砾质丘陵区产输比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植被
【小题2】有关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砾质丘陵区输沙量大于黄土丘陵区
B.林草梯田覆盖率越高产沙量越大
C.产输比越大水土保持效果越
D.产输比越小输沙量越小
同类题3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黄河下游夏季“易决”的原因。
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吨)
(2)近年来黄河有变清的趋势,分析其形成的人为原因。
作为最年轻的土地,黄河入海口的湿地公园越来越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区。
(3)说明黄河三角洲当前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西辽河流域图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
(2)读材料一,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6分)
(3)推测西辽河流域农牧交错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简述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同类题5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人们采取了平整土地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
A.防止形成地表径流
B.增加土壤水分
C.保持土壤肥力
D.固结土壤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