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甘肃会宁,地处黄土高原的西南边缘。据此回答:
【小题1】会宁县水土流失也很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开垦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小题2】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
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环境水量和水质
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13 02:20: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加上降水变率大,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这体现了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周期性
【小题2】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 )
A.提供土壤矿物质
B.保证土壤蓄水保温
C.减少养分元素
D.积累有机物,形成土壤肥力
【小题3】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太差
D.水分条件太差
同类题2
我国某山区因受人为干扰,形成水土流失。为治理该环境问题,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油松和混交林的方式造林育林。下表为不同土地覆被下单位面积水土流失状况的观测数据。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强度大
B.种植混交林
C.种植油松
D.开垦坡地
【小题2】相同降水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是
A.混交林地坡耕地油松幼林地
B.坡耕地油松幼林地混交林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D.油松幼林地混交林地坡耕地
【小题3】据表可知
A.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B.开垦坡耕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C.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优于自然恢复植被
D.油松幼林地的地下根系固土能力强
同类题3
下图为不同植被覆盖率下的风蚀量(试验风速:12.7m/s)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示信息,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 )
A.风蚀量逐渐减少
B.风蚀量先增后减
C.风蚀率逐渐增大
D.风蚀率稳定不变
【小题2】根据风蚀率与植被覆盖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地区风蚀量最小的是( )
A.新疆
B.甘肃
C.山西
D.黑龙江
同类题4
下图所示,某村五十年前位于海岸边,但现在远离海岸线。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加速海岸线产生此种变化的是( )
A.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
B.在河流沿岸设置沙石场采沙
C.砍伐森林,减少山坡的植被
D.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陷
同类题5
鱼鳞坑是在山坡地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和鱼鳞坑纵剖面模式图。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拦截坡面径流
B.提高植被存活率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