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图中①②两地均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①地“千沟万壑”景观的自然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中,①②两地共有的是
A.冬季河流结冰
B.广泛种植玉米和水稻
C.季风气候显著
D.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小题3】①②两地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改良土壤
C.修建梯田
D.植树种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13 09:03: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窑洞春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这种建筑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平坦,降水丰沛
C.土壤直立性强,雨季短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小题2】在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区中,需重点治理的环境问题为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石漠化
D.土壤盐碱化
同类题2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小题2】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读“我国36°N附近1950年、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下题。
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河流含沙量增大 ③酸雨加重 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砍伐
D.过度养殖
【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开垦陡坡,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填水域造耕地,扩大种植规模
D.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同类题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北部地区河网密布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B.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
C.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D.该地区气候寒冷,冰川作用强烈
【小题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