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某地区坡耕地面临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下图示意该地采用不同农耕措施下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农耕措施①②③依次表示
A.等高土埂、顺坡农作、等高草带
B.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
C.等高土埂、等高草带、顺坡农作
D.等高草带、等高土埂、顺坡农作
【小题2】该地位于
A.浙江省
B.贵州省
C.陕西省
D.河北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9 03:01: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局部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1)请在图中找出两个能体现黄土高原典型地形特征的信息。
(2)简要分析当地成为“穷山恶水”的自然原因。
(3)为了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人建议该地区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同类题2
2006-2010年期间,结合石漠化治理工程,在贵州喀斯特高原上设立了三类不同地理环境的石漠化治理示范区,进行了长期监测。结合表及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其他两类地区相比,高原峡谷地区土壤侵蚀量的大小及其主要原因是
A.小,坡度小
B.小,土层薄
C.大,坡度大
D.大,降水多
【小题2】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核心内容应该是
A.立体农业
B.生态恢复
C.开垦梯田
D.解决能源问题
【小题3】最适宜发展经济林业的是
A.鸭池
B.红枫湖
C.花江
D.鸭池和红枫湖
同类题3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_____%,森林覆盖率减少了_____%。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__。相差了_____%。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同类题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指出导致图甲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类题5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
B.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丙处应植树种草
D.丁处打坝建库
【小题2】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林下种草,林草结合
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