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龙”身体上也存在“病症”(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建温室大棚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退耕还林换草
C.“腹泻”~~不合理灌溉~~发展节水农业
D.“脚肿”~~泥沙淤积严重~~加固加高堤坝
【小题2】与图中甲处相比,河口处(非河流入海口)
A.径流量较小
B.凌汛多发
C.含沙量减小
D.水质较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19 09:07: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黄土高原是我国唯一水土流失的地区。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小题2】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小题3】图中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3
下为“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图中①、②两地地形特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3)与成都平原比较,图中③地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多种因素导致黄土高原农村中的撂荒现象不断增加,有的成为“2人村庄”,大量耕地撂荒。说出黄土高原撂荒现象对该地生态环境的益处。
同类题4
读水土流失关联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B.仅指土壤的侵蚀过程
C.它包含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等各方面的变化
D.水土流失受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制约
【小题2】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该实例体现( )
A.环境要素与地理环境总体特征一致
B.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C.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区域
D.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同类题5
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一条支流。读不同时期头道拐——龙门区间(简称头龙间)水沙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07年头龙间支流来水来沙量分别相当于1970—1979年均值的
A.2/3、1/6
B.3/4、1/4
C.3/4、2/3
D.1/3、1/10
【小题2】下列因素与近年来黄河中游水沙变化状况无关的是
A.黄土高原毁林开荒
B.煤炭开采形成的巷道和采空区
C.退耕还林、封山禁牧
D.窟野河等支流河道中采砂取土
【小题3】河道泥沙沉积量和流域的降水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推测下图中最符合窟野河流域降水强度与黄河中游河道泥沙沉积量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