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分布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广西西北部的河池市,是我国石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九分石头一分地”是当地生动写照。
材料二
材料三 下图为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河池市产生石漠化的自然原因。
(2)说出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并分析原因。
(3)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重要的产业承接转移区。简述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区域发展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6-25 11:16: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是
①夏季多暴雨 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春季多大风 ⑤本区地形起伏大 ⑥全年降水丰沛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⑤⑥
同类题2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10月17日4时33分,飞船返回舱在四子王旗成功着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P的名称_____________,走向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R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指出L地形主要生态问题___________并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
(4)试分析飞船返回舱着陆场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小题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洼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同类题4
对小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
同类题5
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据图与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各功能区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
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
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D.④禁止超载过牧,退牧还草
【小题2】目前治理③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
B.调整农、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扩大牧草种植面积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