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中国西南某区域石漠化、环境人口容量、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最不可能是()
A.地表崎岖,峰林广布
B.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资源丰富
【小题2】图中曲线②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上升:植树造林;下降:砍伐森林
B.上升:环境改善;下降:生态破坏
C.上升:人口增长;下降:计划生育
D.上升:科技进步;下降:资源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9-28 06:45: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冬虫夏草核心产区为我国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地区,其海拔多在4 1~-395 600米之间,而20年前该高度是在3 900~4 400米之间。据此回答下题。
大量采挖冬虫夏草,对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草地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物种减少 ④冻土消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同类题2
下图为山西某地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及治理措施的联系图,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④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A.a——④
B.b——①
C.c——②
D.d——③
同类题3
年降水量与林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根据年降水量与林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林草界限。左图为年降水量与林草覆盖率的关系图,右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1)简述左图所示区域天然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成因。
(2)分析甲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简述甲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
同类题4
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该地区20年间粮食亩产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
B.生态破坏,病虫害影响大
C.气候异常,出现干旱灾害
D.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小题2】促进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是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适当减少农业用地,做好水土保持
C.将矿产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D.积极治理风沙危害,发展绿洲农业
同类题5
下图示意我国地理位置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