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31 .读“西北地区荒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体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东西差异的地理事物
地区
A盆地南缘的绿洲
B地
C地
D地
人为原因
①
过度放牧
③
不合理开矿
治理对策
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多途径解决生活能源问题
②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生态退耕
④
①
;②
。
(2)写出图示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及治理对策。
(3)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2-14 09:08: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蒸发量可达200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5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
B.地处高纬度地区,年均温低、蒸发弱
C.高山冰雪融水更丰富
D.降水相对较丰富
【小题2】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3】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降低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2)
该区自东向西降水量越来越________,自然景观由森林 草原 荒漠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3)简述该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至少回答3点)
同类题3
灌丛荒丛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若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左图示意某区域植被分布,右图示意灌丛沙堆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和光照
B.地形和降水
C.热量和水分
D.土壤和水分
【小题2】图中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B.海拔高,气温低,生长条件差
C.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贫瘠
D.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
【小题3】若农田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荒漠化加剧的地区是
A.绿洲东部灌丛荒漠区
B.绿洲植被灌丛荒漠区
C.无植被区西侧灌丛荒漠区
D.无植被区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已形成了以优质瓜果为主体的特色林果区。在发展的同时,该地区的土地资源破坏较严重,有退化现象。塔里木河是该地区的主要水源,左图为塔里木河的流域水系图,右图为1970 年以来塔里木河径流损耗量的变化。
(1)说出塔里木盆地瓜果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
(2)据图11,描述塔里木河各河段径流量损耗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原因。
(3)说明该地区在林果业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环境和资源问题。
同类题5
读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
C.交通工矿建设
D.过度樵采
【小题2】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小题3】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⑤⑥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