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句涉及传统节日,请在横线上按农历顺序依次写出相应节日名称。
①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③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④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依次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07-10 02:45: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B.《逍遥游》中,“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而“旬有五日而后反”中一“旬”是十天。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中的“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中,“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山上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同类题2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B.《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D.“家父”“家母”指对方的父母,“令尊” “令堂”指自己的父母;“令郎”指对方的儿子,“犬子”指自己的儿子。
同类题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字,或称小名、乳名,是孩子出生后父母给起的昵称,供父母长辈、亲近之人称用。
B.藩镇,亦称方镇,唐代始设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长官多为经略使。
C.和亲,即和戎、和蕃,指封建君主为免于战争利用婚姻关系与边疆各族统治者结亲和好。
D.箕踞,席地而坐时,两脚岔开,形状像簸箕一样。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姿。
同类题4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中,“便利”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B.“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岁在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王羲之等人兰亭集会的这一年是东晋穆帝确定“永和”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
C.古代称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为“阳”,称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为“阴”。后人参考这一原则,推断出《游褒禅山记》中的“华山洞”应做“华阳洞”。
D.中国古人常用一些特定的名称来标识日期,如《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既望”即指农历十六日。另外,“望”指农历十五日,“朔”指月末。
同类题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离骚》对后代诗歌创作的影响深远,后代文人常常模仿《离骚》作诗,人们就把文人称作“骚人”,《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骚人”指的就是文人。
B.“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中“初七”指七夕,即农历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下九”指农历每月二十九,在汉代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C.按古代的风俗,女子满十五岁应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笄,以表示成年,故女子十五岁又称“及笄之年”。
D.《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之一,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