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摄
(夹)乎大国之间
比
(等到)及三年
B.迨诸父异
爨
(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是分了家)
余自
束发
(表示男子初成年,20岁以上)读书轩中
C.
与
(结交,亲附)赢而不助五国也
宗庙之事,如
会
(诸侯相见)同
D.其言不
让
(谦让)
杳
(深远)不知其所之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13 07:46: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培,即培土,也叫壅土。为保护植物在其根基部分垒土,有防止植物倒伏,促进植物根部发育等作用。
B.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缫丝是制丝的一个主要工序,传说黄帝之妻嫘祖是养蚕缫丝的创始人。
C.鸣鼓,指公开宣布罪状,加以声讨。例如屈原《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就是此意。
D.飱饔,晚餐和早餐。周朝时亦是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飱,客始至之礼;饔,即将币之礼。”(郑玄注)
同类题2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束发戴冠常用“簪”来固定帽子;“笏”是大臣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簪笏”常代指官员或官职。
B.古人把每个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用“望”“朔”“晦”分别表示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月末最后一天。
C.古代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的官员称为“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属“士”这一级。
D.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尚,表示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
同类题3
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同类题4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A.
三五
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先妣
(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B.妪,
先大母
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而立
之年(指三十岁)
C.余自
束发
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日)
D.吾妻
归
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吾妻来
归
(旧指女子出嫁)
同类题5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刚过去的节日的诗句是( )
A.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