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8-11 11:0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等终军之
弱冠
弱冠:通指二十岁刚刚成人加冠之时
B.余自
束发
,读书轩中 束发:古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C.朝菌不知
晦朔
晦朔: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寻蒙国恩,除臣
洗马
洗马: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同类题2
中国的古老历法“二十四节气”2016年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请根据下面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哪个节气。
①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②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③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④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⑤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同类题3
下列各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黄昏”指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B.“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包括司马迁著的《史记》、班固著的《汉书》、范晔著的《后汉书》,以及陈寿著的《三国志》,都是纪传体例。
C.《师说》中“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也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官职低。
同类题4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B.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C.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D.阴阳: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同类题5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的“伏惟”,指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B.《孔雀东南飞》中的“床”,指古代的坐具。
C.《短歌行》中的“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D.《兰亭集序》中的“岁在癸丑”,古人常用地支十个字和天干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指永和九年。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古代地理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