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约束、制止  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打开
B.罟不入洿池  数:密  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C.他生未此生休 卜:预料 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
D.可以横绝峨眉巅 横绝:飞越 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14 03:44: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左传·僖公三十年》)

【小题1】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夫晋,何厌之有
C.君之所知也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越国以鄙(边远。)
C.行李之往来,其乏困(通“供”,供给。)
D.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使……缺,损害。)
【小题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是寡人之过也
C.且贰于楚也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德传

①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②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③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小题1】本文和《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为同一人,他是宋代的________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小题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吐胀懑,无所不至   :通“痢”,腹泻
B.逡巡耳而去  :低垂
C.德自死矣自  :自己料想
D.世之君子皆有所 :拜访
【小题3】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   )
A.既为兵,不获如志 惟山之深者往焉
B.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须臾奋跃,如将搏焉
C.一日十病十愈 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D.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小题4】东坡在读到弟弟的这篇文章之后,在他的《书<孟德传>后》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你读完《孟德传》后,你认为孟德有什么让你感到与众不同的地方呢?(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不可抄原文。)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拔剑切而之   啖:吃。B.杀人如不能 举:举起。
C.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D.沛公起如厕 如:往。
【小题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皆叛  夫秦王有虎狼B.待大王来   常身翼蔽沛公
C.拔剑切啖之 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D.怀王诸将约曰 欲呼张良俱去
【小题3】下列对本段文字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刘邦、项羽的矛盾冲突中,作者选择了樊哙闯帐、面斥项王的情节,通过描写其言语来反映其心情,描写其神态来刻画其性格。
B.“闯帐”过程中的行为描写以及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情态描写,主要表现了樊哙粗鲁莽撞的性格特点。
C.樊哙不仅勇敢,而且有智谋,他为刘邦的辩护和对项羽的指责,体现了他的智慧。
D.项王“按剑而跽”是一种戒备的姿态。他对樊哙的指责无言以对,体现了他不善于随机应变的缺点。
【小题4】把选文中画线的地方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