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约束、制止  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打开
B.罟不入洿池  数:密  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C.他生未此生休 卜:预料 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
D.可以横绝峨眉巅 横绝:飞越 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14 03:44: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稹八岁丧父。其母郑夫人,贤明妇人也,家贫,为稹自授书,教之学书。稹九岁能属文。十五岁两经擢第。二十四调判入第四等,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八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登第者十八人,稹为第一,元和元年四月也。制下,除右拾遗。稹性锋锐,见事风生。既居谏垣,不欲碌碌,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又论西北边事,皆朝政之大者,宪宗召对,问方略。为执政所忌,出为河南县尉。丁母忧,服除,拜监察御史。四年,奉使东蜀,劾奏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违制擅赋,又籍没涂山甫等吏民八十八户田宅一百一十一、奴婢二十七人、草千五百束、钱七千贯。时砺已死,七州刺史皆责罚。稹虽举职,而执政有与砺厚者恶之。使还,令分务东台。浙西观察使韩皋封杖决湖州安吉令孙澥,四日内死。徐州监军使孟昇卒,节度使王绍传送昇丧柩还京,给券乘驿,仍于邮舍安丧柩。稹并劾奏于法。河南尹房式为不法事,稹欲追摄,擅令停务。既飞表闻奏,罚式一月俸,仍召稹还京。宿敷水驿,内官刘士元后至,争厅。士元怒,排其户,稹袜而走厅后。士元追之,后以箠击稹伤面。执政以稹少年后辈,务作威福,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稹聪警绝人,年少有才名,与太原白居易友善。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闾阎下俚,悉传讽之,号为“元和体”。既以俊爽不容于朝,流放荆蛮者仅十年。俄而白居易亦贬江州司马。虽通、江悬邈,而二人来往赠答,凡所为诗,有自三十、五十韵乃至百韵者。江南人士,传道讽诵,流闻阙下,里巷相传,为之纸贵。观其流离放逐之意,靡不凄婉。穆宗皇帝在东宫,有妃嫔左右尝诵稹歌诗以为乐曲者,知稹所为,尝称其善,宫中呼为元才子。荆南监军崔潭峻甚礼接稹,不以掾吏遇之,常征其诗什讽诵之。长庆初,潭峻归朝,出稹连昌宫辞等百余篇奏御,穆宗大悦,问稹安在,对曰:“今为南宫散郎。”即日转祠部郎中、知制诰。朝廷以书命不由相府,甚鄙之,然辞诰所出,夐然与古为侔,遂盛传于代,由是极承恩顾。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执政有与砺厚者之     :厌恶。
B.稹欲追,擅令停务 :拘捕。
C.至闾阎下俚,悉传讽之     :嘲讽。
D.朝廷以书命不由相府,甚之  :轻视。
【小题2】以下句子中,分别表现元稹性锋锐、有才名的一组是
A.即日上疏论谏职 二十八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B.稹并劾奏于法 里巷相传,为之纸贵
C.执政以稹少年后辈,务作威福  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
D.既以俊爽不容于朝 宫中呼为元才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稹作为谏官尽职尽责。议论西北边防事务等朝廷大事,皇上召见他并询问治理策略,可又忌恨他,贬他出京,让他作了河南县尉。
B.元稹先后弹劾过违规擅自收税的节度使、杖毙县令的观察使、违制让丧柩停放邮舍的节度使,还让做违法事的河南尹停止处理政务。
C.元稹和白居易友善,都善于作诗,时称“元、白”;二人遭贬后经常互赠诗作,唱和应答,其流离放逐之情,很是凄婉。
D.唐穆宗很欣赏元稹的诗作,看到他的连昌宫辞等百余篇,非常高兴,当天就调任他作祠部郎中、知制诰;元稹也不负圣望,辞诰盛传于当时。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B.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D.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小题2】选出加点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臣卑鄙  临崩寄臣大事B.受命伤先帝之明
C.遂许先帝驱驰  是众议举宠为督D.昭陛下平明之理 告先帝之灵
【小题3】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夙夜忧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增加)
【小题4】翻译: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