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刚过去的节日的诗句是( )
A.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11:27: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句是
A.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B.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C.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D.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同类题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即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举进士,指参加进士科考试。
B.谏议大夫,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隋唐仍置谏议大夫,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C.庙号是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一名号,如高祖、明宗、太宗。
D.字指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同类题3
下列各项中,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妃嫔媵嫱”,是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其中妃的等级较高,媵是指陪嫁的女性。
B.《伶官传序》“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少牢”指牛、羊各一头,猪、牛、羊各一头则叫“太牢”。
C.《祭十二郎文》“丞相薨”,古代称诸侯之死为“薨”,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之为“薨”。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冠者五六人”,“冠者”指成年男子,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
同类题4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驭:指天子车驾。除此之外,该词还有“皇帝”“君临天下”及委婉称呼“帝王继位”之意。
B.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C.季父:叔父。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
D.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尚,表示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戏曲中的行当: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
B.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
C.季父:叔父。古代兄弟姊妹间的长幼排序为:仲、伯、叔、季。
D.六艺: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