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文中,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05-10 06:44: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项中,对《欧也妮·葛朗台》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只用带坠子的金丝带收口的红丝绒钱袋,……她先把二十枚簇新的葡萄牙金洋从里面捡出来放在一边,……光亮精美,像一个个小太阳那样耀眼。……她又捡出五枚面值一百法郎的热内亚金币,也是稀有之物。……还有三枚1729年菲立浦五世时代铸造的西班牙金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欧也妮独自欣赏珍贵的金币时的情景。
B.葛朗台有着精明的经商头脑,在做交易的时候,他能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而陷入他的圈套里。他经常说要和太太商量,其实只是想将太太作为挡箭牌敷衍对方。
C.我在生活中看到的只是鲜花:这种幸福却不能长久。……我必须适应我目前的处境,用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生活,实惠地盘算着过日子。……我可以坦诚相告,我在这里,在索漠,在我伯父家里,遇到一位堂姐,她的仪态、面貌、思想和心地,你都会喜欢的,……看了查理的信,欧也妮欢喜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她暗暗发誓,要忠实于他,永远爱他。可是欧也妮没有想到的是,她的爱却只是换来一厢情愿的等待。
D.葛朗台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债务,庭长先生说,如果不想被宣告破产,就必须把债权证件抓在手上,并表示愿意到巴黎去办这件事,但来往旅费要葛朗台出。银行家格拉桑则表示不要葛朗台付旅费,他可以去巴黎照办。葛朗台自然同意后者,并且满心欢喜。

同类题2

阅读文本,完成各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的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色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二十法郎。”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具商马朗丹先生,他看见您捡到啦。”

老人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过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在酒馆里、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然而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

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叙事详略得当,巧妙地处理了“赶集”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B.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最后忧愤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C.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的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结果。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小题2】小说中的奥士高纳大爷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
【小题3】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请简要分析。